美国入侵计划彻底失败!这次,俄罗斯用实际行动给全球上了一课...

作者 | 尧风

01 美国“入侵”计划彻底失败!

据路透社11月1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1日谴责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以打击贩毒为名“过度使用军事力量”,并重申其对委内瑞拉领导人的支持。

500

美国真是荒谬!居然使用摧毁国家级战略目标的战略轰炸机。这种以“打击毒贩”为由的操作,像极了2003年联合国安理会上,鲍威尔举起那管装有“不明白色粉末”的试管,将伊拉克塑造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拥有国”的名场面。 历史的复刻总是带着惊人的相似性:同样是“正义”的借口,同样是军事力量的前置部署,同样是对主权国家的步步紧逼。

美国的“栽赃套路”从来没有更新过。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的数据早已戳破谎言:美国每年消耗全球35% 的可卡因,是全球最大毒品市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2023年对拉美89亿美元反毒预算中,70%都流向了军事装备采购与情报外包,所谓“扫毒”,不过是军工复合体的摇钱树。

很多人将美国的动作简单归结为“抢夺石油”,但真相远比这复杂。委内瑞拉确实手握全球第一的3038亿桶探明石油储量,但自页岩油革命后,美国原油日产量已飙升至1320万桶,早已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根本不缺石油。真正让美国坐立难安的,是委内瑞拉动了美元霸权的“奶酪”。

500

全球80%以上的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这是美国“铸币税红利”的核心。只要各国还在用美元买油卖油,美国就能靠印钞换取真实资源。可马杜罗政府偏要打破这个规则:2018 年推出以原油为背书的“石油币”,明确绕开美元结算;2024年更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出口,中国银行系统还专门开通了支付渠道。在华盛顿看来,这种“去美元化”的尝试,比导弹更具威胁。

这才是美国急着动手的根本原因。从特朗普时代制裁委内瑞拉“石油币”,到如今以“扫毒”名义威胁军事干预,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美元的能源结算霸权。就像当年伊拉克想用欧元结算石油后遭遇的结局一样,任何挑战美元秩序的国家,都会被美国贴上“邪恶标签”。毒品只是包装,石油只是媒介,巩固金融霸权才是真正目的。

就在美国觉得可以对委内瑞拉手拿把掐的时候,俄罗斯传递出一个硬核信号,让美国“入侵”计划彻底失败。

500

02 俄罗斯给全球上了一课

10月26日晚间,伊尔 - 76TD运输机降落在加拉加斯机场,委内瑞拉军方立即封锁现场,多辆卡车将货物秘密运往军事基地。

一架伊尔-76运输机最多可搭载50吨货物或200名人员。《防务新闻》指出,此类飞机过去曾为俄罗斯运送小型武器、军用物资。公开资料显示,该运输机的运营商为俄罗斯“阿维亚康·齐托特兰斯”货运航空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全球,包括运输军事装备。

现在是什么时刻?一个是美国正在构陷委内瑞拉,另一个是美俄正在进行一场微妙的博弈,而俄罗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让伊尔-76运输机降落在委内瑞拉,很明显带着威胁信号,给人一种‘美国胆敢再对委内瑞拉动武,俄罗斯就会不客气’的感觉。

500

相比这架飞机的功能,其航线设计更藏深意。绕行非洲不仅能避开西方监控,更能借道亲俄国家完成补给,堪称“制裁突围范本”。这种方式早在2019年就已经采取了,俄派机运送官兵和装备,才稳定了马杜罗政权。这次也必将奏效。

这也告诉全球正在遭受美国霸权困扰的国家,美国不是坚不可摧,美国霸权正在落幕,只是美国还没意识到罢了。

03 结语

美国或许忘了,拉美从来不是任人摆布的“后院”。自19世纪“门罗主义”提出以来,美国以各种借口干涉拉美内政,1846年挑起美墨战争夺取半壁江山,1954年推翻危地马拉民选政府,1989年入侵巴拿马…… 但每一次干涉都只带来动荡,却挡不住拉美国家追求独立的步伐。

500

如今的局势更非20年前可比。当美国还想靠武力维持早已失衡的全球秩序,历史早已证明,军事干预换不来真正的控制,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靠霸权维系的秩序,本质上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当然,这不会是霸权主义的终结,更可能是大国博弈的开始。但我们始终相信,当多元结算体系逐渐成型,那个靠 “谎言+武力”横行的时代终将落幕。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