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盟到APEC峰会:全球秩序的跷跷板在亚洲寻找平衡?|多极视角

Club提要:2025年东盟与APEC峰会折射出全球秩序转型期的复杂图景,大国博弈与中小国家突围、经济合作与地缘张力、秩序跷跷板与新局平衡交织,勾勒出当下国际格局的核心脉络。
两场峰会最鲜明的特征是亚洲国家对中美战略的对冲平衡。面对美国战略收缩与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亚洲各国一方面通过双边协议争取美国关税优惠与市场准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以中国为中心的多边合作。中国强化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捍卫者角色,但仍需应对外部的“中国怀疑论”,在安全与意识形态层面,各国对美国的依赖仍旧深厚。
经济和企业外交成为破局关键。中美关系虽阶段性缓和,供应链却持续向“中国+1”多元化演进。人工智能成为合作焦点,中韩分别推动相关倡议与机制建设,企业层面的技术合作与联盟构建活跃。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等平台搭建起政企协同桥梁,缝合破碎供应链,为动荡局势注入稳定性。
东盟展现出中小国家的多边外交智慧。马来西亚以“桥梁搭建者”角色牵头峰会,推动多方对话与合作,避免被迫“选边站”。但东盟共识机制的局限与内部分歧仍存,新贸易协定落地面临挑战,RCEP因其更强执行力被寄予厚望。
全球秩序变革正在“停滞”中寻找新的平衡。人口萎缩、生产力放缓、领土征服成本激增,终结了传统大国崛起路径。美国凭借经济、技术与人口结构优势维持相对领先,中国是最具潜力的竞争者,印度则受限于基础短板难以突破。这一状态既规避了霸权争夺的毁灭性战争,也催生了军事化、单边主义等新风险。
一、从“匆匆忙忙”到“从从容容”,亚洲各国已修炼成“特朗普驾驭术”
相比年初“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的应对状态,如今许多亚洲中小国家在与特朗普打交道时,已然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除了常规的高规格接待仪式和特色礼品外,东盟多个国家还纷纷抢先敲定双边协议,通过降低对美出口关税、承诺扩大美国商品采购等方式巩固合作。
此次亚洲之行,特朗普为追求快速的交易性胜利,直接搁置了气候、健康、人口及供应链等更为复杂的议题讨论,这也在区域治理中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欧美评论指出,美国政府频繁达成的这类小规模双边贸易协议,反而在客观上巩固了中国在多边合作领域的优势地位。
亚洲国家已清晰意识到,特朗普提前退出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标志着美国参与西太平洋事务的“根本性转向”。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跳过APEC峰会回国后,随即出席一场万圣节活动——这一行为不仅延续了他对大型多边论坛一贯的轻慢态度,更折射出当前美国精英阶层对全球事务的漠视。此外,他针对APEC峰会及亚洲事务的轻率言论,近期在日本、韩国等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亚洲多国舆论评价称,特朗普政府的表现“往好里说是漠不关心,往坏里说就是对战后国际秩序持主动敌视态度”,这已对跨太平洋友好关系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在此背景下,各国也在悄悄为应对美国领导力长期缺失的未来做准备。
在美国战略收缩的同时,中国积极作为,成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然而,部分国家官员及舆论场仍持续散播“中国怀疑论”。大量海外评论指出,这种质疑与担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在全球工业领域的突出主导地位,二是对中国可能将出口管制等手段“武器化”的顾虑——各国担忧中方对美反制措施未来可能无差别适用于其他国家。
当然,在特朗普团队的叙事中,此次亚洲之行堪称“大获全胜”,并且罕见地未遭遇太多质疑。他在享受各国元首赞誉的同时,也毫不吝啬地回馈赞美。在东盟峰会上,他见证了泰国与柬埔寨和平协议的签署,并借此时机公开强调美国与东南亚的友好关系,称东盟国家领导人是“杰出的领导者”。贸易合作方面,他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署互惠贸易协定,还与泰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根据这些协议,美国同意对上述国家出口商品维持平均19%的关税水平,对部分重点商品更直接取消关税;作为回报,这些国家承诺向美国企业开放更大规模的服务市场和数字市场。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还同意不对输美工业关键矿物及稀土实施出口限制。此外,特朗普在吉隆坡期间会见巴西总统卢拉,双方均对取消美国对巴西出口商品关税持乐观态度。不少分析认为,这些协议正成为此后美国贸易谈判的重要风向标。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表现,更让特朗普深感“不虚此行”。两国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美日关于稀土矿物及关键技术的合作协议尤为引人关注,双方还起草了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联合项目,用于日本对美经济投资。特朗普甚至夸耀称,日本已承诺投入1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汽车工厂,并将采购福特F-150卡车等产品——他将此视为东京“会不遗余力争取其青睐”的明证。作为回报,特朗普对高市早苗表达感谢,将其与已故的安倍晋三相提并论,预言她将成为“日本最伟大的首相之一”。这种“美国总统治背书”似乎也刺激了高市早苗在东盟峰会及APEC会议上的活跃表现,其举动透露出欲代美国主导区域秩序发展的意图。
从东盟峰会到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两场接踵而至的高级别会议,折射出亚洲各国深层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深知缺乏超级大国参与,难以真正推行具有实质价值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各国领导人也展现出在没有美国主导的情况下,自主推进区域事务的能力。
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区域合作策略,让亚洲国家得以继续采取“对冲下注”的平衡姿态,区域内微妙的秩序平衡也因此得以维持。对于“孤悬海外”的美国,亚洲各国仅凭其元首出席就能引发“巨大轰动”;而对于中国这个近邻,各国则天然抱有“更高标准”的信任期待与务实诉求。这背后折射出亚洲各国的核心外交逻辑:外交不仅关乎切身利益,更与安全保障及意识形态认知深度绑定。即便美国正进行战略收缩,但出于对所谓“领土争端”“经济胁迫”等方面的顾虑,尚无任何亚洲主要国家准备将区域领导权完全交给中国。

▲ 马来西亚为特朗普在机场安排了一群挥舞旗帜和跳舞的围观人群,并播放Y.M.C.A.等特朗普竞选用歌曲。特朗普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甚至在红毯上即兴展示舞步。图源:CNN
二、地缘张力之下,企业与经济外交积极“破局”
中美博弈显然是两场峰会绕不开的背景。从筹备阶段到会议期间,东盟和韩国内部就峰会宣言是否应纳入自由贸易或多边主义相关表述,展开了激烈辩论。最终,各方仅在部长级会议上重申了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则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精神,APEC峰会宣言则聚焦人工智能、人口结构等具体议题。
宏观层面上,中美元首会晤的成果被视为贸易摩擦的“暂停键”:两国领导人“收回了尖锐的威胁措辞”,就相互撤销部分惩罚性措施达成共识;但企业界仍普遍认为,潜在摩擦风险并未消除,紧张态势可能持续蔓延。这使得供应链“中国+1”的多元化布局趋势愈发凸显。韩国官员公开表示,众多企业正是寄望于此次峰会拓展新合作伙伴,进而对冲大国博弈带来的风险;韩国自身也借此契机,在半导体、造船及核工业等优势领域与美国敲定了新的合作条款。
人工智能是本次峰会最受关注的行业热点。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人工智能列为其APEC议程的核心,他向商界领袖表示,韩国目标跻身全球前三大人工智能强国,且已将人工智能融入国家发展规划。在峰会开幕式上,李在明正式推出韩国倡导的“APEC人工智能倡议”(2026-2030),旨在“将颠覆性变革转化为发展机遇”,并着重强调跨境人工智能合作与数据流动规则构建的重要性。中国领导人也提出倡议,呼吁建立“世界人工智能组织”,通过制定统一治理规则,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惠及全球的“公共产品”。
私营部门的行动更为积极主动。峰会期间,李在明特意会见英伟达CEO黄仁勋——后者不久前刚宣布与多家韩国企业建立新合作伙伴关系,将为韩国供应图形处理器(GPU)并助力建设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甲骨文、微软等企业也与韩国方面签署人工智能及云服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完善韩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科技领军人物云集各类商界峰会与专业论坛,例如SK集团专门举办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圆桌会议。此外,韩国依托此前在济州召开的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成果,通过“济州倡议”发起“APEC初创企业联盟”,助力人工智能领域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规模扩张。
其他领域也涌现出诸多“小圈子”合作成果。在绿色技术研讨环节,美国、韩国、日本三方高管明确表示,将持续巩固半导体与电池供应链联盟。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同样成为合作焦点,西门子医疗、优美科等企业的新增投资,进一步夯实了韩国医疗设备产业的优势地位。首次参与APEC的阿联酋,将此次参与视为其技术驱动发展愿景的延伸,计划深化与韩美在国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整个过程中,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与CEO峰会发挥了关键作用。东南亚地区一位ABAC代表团团长指出:“贸易部长与企业首席执行官们借助此次峰会交换让步、签署合作协议,既缝合了断裂的供应链,也为新兴产业开辟了空间。”当企业力量与国家元首直接参与谈判准入规则和行业标准时,商业交易与政策导向得以保持同频。在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APEC这类多边平台依然通过经济外交发挥着核心协调作用,而私营部门对于维系区域秩序运转的价值同样不可或缺。

▲今年APEC峰会及其CEO峰会的焦点超越了传统的贸易和外交议题,AI 和半导体芯片等未来科技的新联盟成为亮点。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与三星、SK集团、现代汽车集团和Naver等韩国主要企业达成一系列重磅合作协议,将向韩国供应26万块Blackwell GPU,用于建设大规模 AI 工厂和开发主权AI模型,旨在将韩国打造成全球AI中心。同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承诺在韩国投资超50亿美元建设新的AI数据中心,创下韩国史上最大绿地投资纪录。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韩国在制造、移动出行、电信等各行各业的AI转型,也突显了美韩之间在AI和战略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来源:The Korea Times
三、全球南方的“平衡术”:东盟演绎如何驾驭多边关系
在备受关注的APEC峰会和中美元首会晤前夕,东盟峰会不仅发挥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更生动展现了“中小力量”及区域组织在大国博弈中灵活周旋的独特路径。
作为本届东盟峰会的主办国,马来西亚展现了务实高效的多边外交风格。面对多极格局下张力凸显的亚洲局势,总理安瓦尔明确将马来西亚定位为“桥梁搭建者”与协调者。该国主动重启多项对话机制,坚信只要秉持“耐心与理性”的原则,东盟就能持续发挥有效作用。
围绕“包容性与可持续性”这一核心主题,马来西亚着重强调东盟需坚守团结、巩固区域核心地位,同时明确警示: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应借机利用东盟的内部分歧。实践层面,马来西亚成功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及中东多国伙伴汇聚吉隆坡,更再次牵头举办东盟-海合会(GCC)峰会,彰显了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
东盟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也吸引了更多区域外伙伴的积极参与。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专程出席峰会,对马来西亚向欧洲释放的合作信号表示欢迎,并重申欧盟与东盟紧密的经济联系——目前欧盟已是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在东亚峰会上,巴西总统卢拉则强调了与马来西亚共有的“全球南方”价值理念,高度评价东盟凭借核心地位平衡全球变局的作用,认为在动荡时期,多元化伙伴关系是维护国家“自主权”的最佳途径。
不过,东盟作为“松散联盟”的固有局限依然突出。评论界普遍认为,东盟奉行的共识机制与不干涉内政原则,在跨界危机扩散时往往会导致行动滞后。以缅甸问题为例,东盟此前提出的“五点共识”推进缓慢,成效不及预期,而危机产生的地区外溢效应却在不断加剧。安瓦尔也公开坦言,全球紧张局势升级可能使东盟内部的“裂痕与分歧”被外部势力利用。
此外,尽管峰会期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但舆论普遍担忧,各国内部的政治阻力可能影响这一协定的落地效果;相比之下,各方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寄予了更高期望,认为其更强的强制执行力能发挥更大作用。
马来西亚在此次峰会上的表现,集中凸显了中等国家在两极化趋势下的桥梁价值。该国通过重启对话机制、推动东帝汶正式加入东盟等举措,让东盟的现实意义得到重申。尽管东盟共识机制的局限性并未消除,但马来西亚成功将这些约束转化为务实成果:不仅促成泰国与柬埔寨实现停火、推动贸易规则升级,更在全球舞台上传递东盟价值理念,同时始终坚守中立立场。这些实际行动,打破了西方所谓东盟必须“选边站”的预判,将这个区域组织从潜在的“大国角力场”转变为各国平等对话的“重要平台”。
2025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表现,为中等国家外交树立了典范。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发展中国家完全有能力召集潜在竞争对手,搭建东西方沟通桥梁,在不疏远任何一方的前提下,推进数字经济、气候韧性、包容性增长等宏大合作议程。峰会成果清晰表明,即便东盟的正式职权有限,一个积极主动的轮值主席国仍能显著提升其国际话语权;依托区域性组织,全球南方国家依然能构建包容性多极化战略,搭建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持续巩固内部团结,从而有效对冲大国博弈带来的冲击。

▲ 在特朗普与东盟国家密集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同时,中国也与东盟推动自贸协定升级。图源:ASEAN
四、秩序更迭陷入停滞:地缘政治的新常态?
相较于上半年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宏大叙事,近期两场大型国际峰会的整体氛围反倒显得格外平静。这种秩序更迭的停滞状态,恰好与《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停滞的秩序:以及崛起大国的终结》(The Stagnant Order And the End of Rising Powers)形成呼应。特摘编于此,供读者参考:
1898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曾将世界划分为"崛起型"与"衰退型"两类国家。前者是工业时代的新兴强国,坐拥增长的人口、颠覆性的技术与强大的军事力量;后者则是深陷腐败与陈旧模式、逐步走向衰落的帝国。索尔兹伯里当时担忧,这种权力交替会引发灾难性冲突。然而如今,世界正逐渐告别这样的权力过渡时代——这是数百年间首次出现没有国家能以足够速度颠覆全球力量平衡的局面。
曾推动大国崛起的核心动力,如人口激增、工业突破与领土扩张,如今已基本式微。中国或许是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大国"。日本、俄罗斯及欧洲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陷入停滞;印度虽拥有年轻人口,却缺乏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国家实力的人力资本与治理能力;美国虽面临债务高企、增长乏力及政治失能等问题,但其衰退速度仍慢于深陷泥潭的竞争对手。曾经以快速崛起为标志的现代地缘政治,如今正陷入固化:世界俨然成了一个由老龄化"在位者"组成的封闭俱乐部。
这种态势逆转带来了深远影响。从长远看,它或许能让世界摆脱因崛起大国争夺领土、资源与地位而引发的毁灭性战争循环;但就短期而言,停滞态势与人口冲击正催生巨大风险:脆弱国家在债务压力与青年人口过剩的双重挤压下濒临崩溃;挣扎中的大国诉诸军事化与"失地收复主义"以遏制衰落;经济不安全加剧极端主义蔓延,不断侵蚀所谓国内稳定;美国则愈发倾向于采取蛮横的单边主义手段。崛起大国的时代虽已落幕,但其遗留的风险仍可能引发暴力冲突。
"崛起时代"本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仅在过去250年间存在。煤炭、蒸汽与石油等技术突破将人类社会从马尔萨斯陷阱中解放出来,使得财富、人口与军事力量得以同步增长。支撑这种转变的核心力量有三:提升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持续膨胀的人口规模,以及具备快速征服能力的军事机器。工业革命打破了资源稀缺的桎梏,让生产力成为国家力量的核心根基。以19世纪末为例,英、美、德三国贡献了全球过半的制造业产出,人均收入实现三倍增长。生产力提升催生人口激增,也为工业化军队提供了充足兵源。到20世纪初,工业帝国已控制全球五分之四的土地。彼时的国家面临着明确选择:要么实现工业化,要么沦为被支配者。正是工业时代的特殊条件,为国家进入"崛起大国俱乐部"打开了大门。
如今,这扇大门正从顺风变为逆风,逐渐关闭。生产力增长持续放缓,人口规模开始萎缩,领土征服也变得愈发困难。当今技术虽不乏突破性,但并未像工业革命那样彻底重塑人类生活:交通速度已趋于平稳;化石燃料仍占全球能源供应的80%以上,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变化不大。尽管全球科学家数量大幅增加,研究生产力却在下降——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力增速与新企业成立率均较以往下降一半。人工智能虽潜力巨大,但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它每年仅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1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速已从本世纪初的4%放缓至如今的3%左右,发达经济体更是跌至1%上下。与此同时,全球债务规模已从15年前占GDP的200%飙升至250%。
人口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全球近三分之二人口所在的国家,生育率已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多数工业化国家实际上已成为"衰退型"力量,全球人口预计将在21世纪50年代开始下降。这对国家实力的冲击极为严峻:随着劳动力人口萎缩、退休人员增多,主要经济体未来25年的增长预计将至少下降15%。工业时代,即便被战争摧毁的国家仍能快速恢复;但在如今人口萎缩的背景下,失去的国力可能永远无法复原。
此外,通过征服实现崛起的路径也日益狭窄。1900年以来,全球民族国家数量增长了三倍,而核武器的存在将征服风险提升至存亡级别。更关键的是,征服所能获得的"战利品"已大幅缩水:在发达经济体中,近90%的企业资产是软件、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根本无法通过掠夺获取。对于发展中世界的潜在强国而言,崛起之路更显崎岖:跨国公司垄断资本与技术,全球生产体系模块化发展,使得后发国家深陷低价值产业链环节;曾经的出口导向型发展阶梯,如今已被收起。
中美的相对优势
进入21世纪后,经历本土恐怖袭击、长期战争与金融危机的美国,一度显得疲惫不堪。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GDP占美国GDP的比重均大幅提升,许多观察家将这种变化视为史诗级的权力转移。
但风向很快逆转:在随后十年中,多数主要经济体的相对比重纷纷回落。到21世纪20年代,印度成为唯一仍能跟上美国发展步伐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从70%降至64%——"群雄崛起"的势头不仅放缓,甚至出现逆转。
美国相较于竞争对手的基础优势依然显著。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过去十年间仅有印度与美国实现提升;美国企业占据全球高科技产业利润的一半以上,而中国仅占6%;美国消费市场规模超过中国与欧元区之和,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其经济对贸易的依赖度却处于低位;美国已从石油净进口国转变为顶级产油国,美元在储备货币与金融交易中的主导地位仍未动摇;即便债务规模庞大,也低于日本、法国、中国等主要经济体。
人口结构会加剧美国竞争对手的压力。未来25年,美国适龄劳动力预计将增加约800万,而中国将减少约2.4亿,降幅高达24.5%;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巴西、德国等国的劳动力规模也将大幅缩减。与此同时,中国退休人员将增加1.78亿以上,增幅达84.5%,巴西更是高达100%。过去两个世纪中,崛起大国均受益于不断膨胀的青年人口;如今,主要经济体却面临劳动力流失与退休人员激增的双重打击,这是以往任何挑战者都未曾遭遇的困境。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印度的劳动力规模预计将增长至21世纪40年代,似乎部分规避了人口衰退风险。但印度面临的熟练劳动力短缺问题极为突出:约90%的年轻人缺乏基本读写与算术能力,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此外,印度经济受限于庞大的非正规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贸易壁垒也制约着发展。尽管拥有庞大市场与较强军事力量,印度仍缺乏支撑大国崛起的坚实根基。
若说有哪个国家能挑战当前的逆风态势,中国无疑是最具潜力的一个。中国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商品,在船舶、电动汽车、电池、稀土等关键领域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既能够凭借规模优势冲击市场、淘汰竞争对手,也能以远超其他国家的速度生产战略物资。历史经验表明,资源储备更雄厚的国家往往能在长期竞争中胜出。
“风暴加剧”与渺茫希望
崛起大国时代的终结,正加剧全球冲突风险。陷入停滞的国家纷纷强化军事力量,试图夺回"失去的"领土并维持大国地位——俄乌冲突正是这种以征服抵消衰落诱惑的典型体现。与此同时,经济不安全加剧了全球民主体系内部的反自由主义倾向:在经济增速放缓、不平等加剧与大规模移民的多重冲击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幅下滑,威权国家则借机利用这些社会裂痕扩大影响。
国内制度受侵蚀的同时,自由国际主义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瓦解。在这个没有新兴崛起大国的世界里,美国正逐渐沦为"流氓超级大国",其战略脱离了价值观与历史经验约束,聚焦于经济利益与国土防御两大核心。盟友们亲身体验到美国赤裸裸的单边主义:安全保障变成"保护费",贸易协议靠关税强制推行。这预示着20世纪最糟糕的场景可能重现:挣扎中的国家加速军事化,脆弱国家濒临崩溃,所谓“民主国家”从内部腐化,而原本的秩序维护者退回到狭隘的利己主义。
但如果能有效管控当前风险,崛起大国时代的终结最终可能为世界带来更光明的未来。没有新的挑战者出现,世界或许能摆脱最具破坏性的霸权竞争循环,获得喘息之机。一个活力稍减的世界,可能促使自由与威权体系之间形成更务实的竞争关系,而非全面的意识形态对抗。这种克制态势还可能因"老年和平"效应得到强化:老龄化社会面临福利支出膨胀、兵源短缺与选民风险厌恶等问题,往往更倾向于避免冲突。
除地缘政治可能趋于缓和外,经济前景也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即便没有新的工业革命,新技术仍在持续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GDP增速放缓未必会阻碍生活水平的"无声革命"——社会完全可以在人口规模缩小的同时,实现知识水平提升与健康状况改善。另一个乐观因素在于当前的人口结构互补性:发达经济体资本充裕但劳动力短缺,而多数发展中地区(尤其是非洲)则恰恰相反。理论上,这为构建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奠定了基础:老龄化社会提供资本与技术,年轻社会提供劳动力,形成共生发展关系。当然,这一切不会自动实现——当前贸易与移民政策正趋于内向,但机遇与挑战同样真实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过去两个半世纪以来,全球政治始终由大国快速崛起所驱动,而如今,支撑这种崛起的核心力量正逐渐消退。这并不意味着稳定会随之而来,却标志着一场深刻变革:那种"崛起国家"与"衰退国家"之间的经典博弈正在落幕,一个轮廓尚不明晰的新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作者认为,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崛起大国”时代正在结束,因为曾经推动其发展的三个主要动力——生产力飙升、人口爆炸和快速征服能力——正在消退 。中国作为最后的上升大国,其经济增长已放缓,人口开始萎缩 ,而日本、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也已停滞十多年 。由于生产力增长放缓、全球人口萎缩 ,以及征服难度增加 ,世界已变成一个由少数老龄化的在位大国构成的“封闭俱乐部” 。尽管美国也面临挑战,但它仍领先于陷入更深衰退的竞争对手 。短期内,这种停滞和人口冲击正带来巨大危险:衰退中的大国可能诉诸于军事化和收复失地以阻止衰退 ;而负债累累且人口快速增长的脆弱国家(特别是非洲和中东部分地区)则面临国家失败 ;同时,经济不安全感和大规模移民正在侵蚀西方的所谓“民主”制度 。最终,这种没有强大挑战者的世界,导致美国成为一个只顾自身利益的“流氓超级大国” 。虽然长期来看,崛起大国的终结可能使世界摆脱最具破坏性的“霸权竞争”循环 ,但短期内,其后果可能同样充满暴力 。图源:Foreign Affairs
■ 北京对话 Beijing Club
参考资料
[1] Beckley, Michael, The Stagnant Order: And the End of Rising Powers, Foreign Affairs, 2025-10-21
[2] “Aproximação entre Sudeste Asiático e Brasil, de Leste a Oeste, é crucial para a defesa do multilateralismo”, defende Lula na Cúpula da Ásia do Leste, Planalto, 2025-10
[3] 47th ASEAN summit concludes in Malaysia, Xinhua, 2025-10-28
[4] 47ᵉ Sommet de l’ASEAN : une étape majeure pour renforcer la cohésion régionale, Le Courrier du Vietnam
[5] ‘CAFTA 3.0’: China–ASEAN trade pact reshaped under Trump’s Asia shadow, The Nation Thailand
[6] Aligning APEC Beyond Trade Turmoil, CSIS
[7] APEC 2025: Korea Advances Regional Trade, AI, and Sustainability Agenda, APEC
[8] APEC CEO 서밋 특별연설 상세보기, 외교부
[9] APEC highlights idea of free and fair global trade is wounded, ABC News (Australia), 2025-11-01
[10] APEC leaders wrap up summit after Trump and Xi reach truce in trade war, Al Jazeera, 2025-11-01
[11] APEC summit adopts declarations on AI and demographic change, DW
[12] APEC Summit 2025: What’s at Stake?, 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
[13] APECのCEOサミットで習主席の書面演説が発表, エキサイトニュース, 2025-11-01
[14] Article, BBC
[15] Article, mp.weixin.qq.com
[16] ASEAN’s centrality depends on a shift to collective security, East Asia Forum, 2025-08-19
[17] ASEAN, China Upgrade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Diplomat, 2025-10
[18] Asia-Pacific leaders call for shared trade benefits as APEC summit wraps up, Reuters, 2025-11-01
[19] Bagaimana ASEAN di Bawah Kepemimpinan Malaysia pada 2025?, news.detik.com
[20] Berita Terkini ASEAN25: Donald Trump tiba di Malaysia Sempena Sidang Kemuncak ASEAN-AS ke-13, Astro Awani
[21] Brazil and ASEAN: together for a prosperous and peaceful future, The Jakarta Post, 2025-10-23
[22] China and ASEAN Strengthen Economic Alliance with Enhanced Trade Pact Amid Shifting Global Landscape, FastBull
[23] China, ASEAN ink upgraded free trade pact covering digital, green economies, supply chain connectivity, CNA
[24] China, APEC, Trump, trade, The New York Times, 2025-10-31
[25] China proposes world AI organization as U.S. skips APEC summit, Modern Diplomacy, 2025-11-01
[26] Connect, innovate, prosper: UAE marks major role at APEC 2025 in South Korea, Gulf News
[27] Five key takeaways from Trump's week in Asia, NPR, 2025-10-31
[28] From the Rhine to the Mekong: Unlocking ASEAN-EU Trade Potential, Modern Diplomacy, 2025-08-17
[29] Global firms pledge $9 bn investment in Korea at APEC Summit, Maeil Business Newspaper Pulse
[30] Indonesia eyes investment gains after Trump–Xi talks at APEC Summit, ANTARA News
[31] Korea – UAE Expand Partnership in AI and Defense at APEC 2025, Signaling Next Frontier in Tech Diplomacy, KoreaTechDesk
[32] L’Asie du Sud-Est s’incline devant Donald Trump, Le Monde, 2025-10-27
[33] Lula diz estar convencido de que logo não haverá problema entre Brasil e EUA, 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
[34] Malaysia Chairs ASEAN at a Strategic Crossroads: Priorit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SEAS, 2025-05
[35] MALAYSIA CALLS ON JAPAN TO PLAY GREATER ROLE IN TECHNOLOGY TRANSFER TO ASEAN, BERNAMA
[36] Malaysia Ready To Deepen Cooperation With Japan In Rare Earth, Critical Mineral Sectors, BERNAMA
[37] Malaysia’s ASEAN Chairmanship 2025: Strengthening Regionalism, Inter-Regionalism, and Global South Mobilisation, ISIS, 2025-03-19
[38] Malaysia’s Role As 2025 ASEAN Chair: An Appraisal, Eurasia Review, 2025-10-31
[39] SK leads global leaders' dialogue on AI, energy at APEC CEO Summit, The Korea Times, 2025-11-02
[40] South Korea's Lee hopes to tackle AI and demographic issues at APEC summit, Reuters, 2025-11-01
[41] Southeast Asia Navigates Trump’s Return: Quick Deals, Lasting Dread, CSIS
[42] Speech by President António Costa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47th ASEAN Summit in Kuala Lumpur, Consilium, 2025-10-26
[43] Trump departs ASEAN with lingering questions for Southeast Asia’s trade, Al Jazeera, 2025-10-27
[44] Trump heaps praise on Japan's first female leader, signs rare earths deal, Reuters, 2025-10-27
[45] Trump meets Brazil’s Lula at ASEAN summit, touts ‘pretty good deals’, Al Jazeera, 2025-10-26
[46] Trump no-show at big Asian economic forum may risk US reputation in region, Times Leader
[47] Trump shaves China tariffs in deal with Xi on fentanyl, rare earths, Reuters, 2025-10-29
[48] Trump skipped APEC. South Korea and Xi Jinping didn’t., Fortune, 2025-10-31
[49] Trump strikes deals on trade, critical minerals in Southeast Asia, Reuters, 2025-10-26
[50] Trump's exit is Xi's cue to take centre stage at APEC, Reuters, 2025-10-31
[51] Trump's Korea trade deal revives concerns about currency flight, Reuters, 2025-10-30
[52] Trump-Xi 'amazing' summit brings tactical truce, not major reset, Reuters, 2025-10-30
[53] U.S.-China Tensions Cast Long Shadow Over ASEAN Summit,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54] US official defends participation in APEC after Trump's early departure, Reuters, 2025-10-31
[55] 여야 "APEC 성공적 개최"...한미 관세는 '이견', zum News
[56] トランプ氏 ASEAN日程終えマレーシアから日本へ出発, TV Asahi
[57] トランプ氏、東南アジア諸国と貿易・重要鉱物巡る一連の協定に署名, Reuters, 2025-10-26
[58] 트럼프 "한국은 기적 만든 나라…美의 소중한 친구이자 동맹", Korea JoongAng Daily America, 2025-10-28



北京对话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