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是历史最大经济与技术奇迹,脱钩代价非常大,十五五报告的技术意义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是历史最大经济与技术奇迹,脱钩代价非常大。十五五报告的技术意义。
1. 以前没有太大的供应链问题,除军工比较敏感。民用产品供应链是真的全球化了,经济规律疯狂起作用,非常高效。核心技术是分工,提高效率简直吓人,从亚当斯密时代就很厉害的原理。
2. 2000-2018年,是全球供应链合作大发展的黄金期。有能力的公司们积极加入产业链,利用效率、贡献效率。互联网起了很大作用,生意与技术合作很方便,甚至开源技术扩散。还发展出了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超过制造业的价值。大市值公司很少搞制造,但设计价值更高。这是一个人类历史最大的经济奇迹,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不可思议。没谁有意设计,是经济规律起作用,全球化货真价实,人类的技术从来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
3. 东亚、欧洲、美国三地制造业水平最高最复杂,不断深化供应链分工合作,有时搞到几十层了。几乎没有国家和公司能独立制造,都嵌入在巨大的产业链分工依赖关系里。几十层是说,做这个需要那个,那个又需要别的,能穿透几十个公司。三地主导,全球受益,最穷的国家最穷的人都能用上技术很复杂的低价科技产品。其核心,就是比互联网还要大的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网络。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网络的存在,因为并非互联网那样有意设计的。
4. 美欧政客大大低估了制造业供应链网络的复杂程度,误以为脱钩问题不大。性质上,这是文科治国,一伙不懂科技和产业的律师与演说家,借口国家安全问题,悍然霸占了决策权,干起了破坏全球供应链的勾当。技术意义上,这就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矛盾。
5. 将人类社会自然形成的庞大又复杂的制造业供应链,拆解成多个,或不全拆但加上“安全”属性,是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中国十五五规划将任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这个意图是发展自己的高效技术体系,替代美西方的高效公司,避免被暴力降低效率。任务艰巨,但只是技术问题,产业规模大,突破条件很好。
6. 美西方阵营意图是在制造业供应链中将中国排挤出去。但是做起来非常复杂,不能指望利用中国公司的高效率了,反而要自己发展。以前很多事容易是因为麻烦的事中国做了,稀土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还有很多基础工业原料,最基本原理是规模,没规模就等于实验室玩闹。最后会归结到能源电力,如生产几百吨镓需要5000亿度电炼铝。
7. 稀土其实不算太麻烦,只是个技术问题,2024年中国出口稀土商品34.8亿元,5亿美元。美西方用500亿美元做出来,经济问题都不大。就算是稀土制品的256亿人民币也只有30多亿美元,美西方出血本1000亿美元解决卡脖子问题不会缺钱。
8. 真正麻烦的是很多需要规模的产品,价格很关键。例如光伏供应链,规模决定成本。如果不用中国性能最好价格最低的供应链产品,硬干的结果会是几倍的太阳能发电成本,这是自找麻烦,等于降低竞争力。就算本国市场排除中国商品,“盟友”的产品用中国供应链效率高,难道也不让进?和中国硬脱钩等于经济自杀,美欧最近表演了几次,哪怕是西方优势最大的半导体领域。




亚洲视觉科技研发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