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见证历史已经越来越近了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距离见证历史,已经越来越近了。
你看看最近一个星期发生的事情,每一件都能引发全网的关注:
首先是10月23日的时候,四中全会的公告直接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写进了十五五规划里面,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升级,是历史首次。
然后是10月24日,重要会议表决之后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的纪念日,引发了全网热议。

紧接着从10月26日开始,新华社署名“钟台文”连发三篇重要文章,第一篇名叫《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这是在科普台湾自古以来的合法性。
第二篇叫《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这是在通告世界,先礼后兵,把好处和该有的态度摆在明面。
第三篇叫《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在正告岛内群众,要做出正确的历史决定。
然后几乎同一时间,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
首先是人民日报发布了解放军抢滩登陆的视频,无人机、无人狗协同作战,那么问题来了,现在需要我们抢滩登陆的地方,又是哪里?

然后多个官方媒体预告,2026年春节档会上映一部反映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的电影——《澎湖海战》。
而且最近还在热播一部电视剧,名叫《沉默的荣耀》,是为了致敬当年隐姓埋名去台湾工作的地下工作者。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法律层面也是不断出手,先是国安部门公布了3名台湾水军的身份,随后,公安部门又悬赏征集18名台军方政治作战局心理作战大队的核心骨干,更让人吃惊的是,10月28日,我们还对顽固分子沈伯洋进行了立案调查。

熟悉法律流程的都清楚,一般立案调查,它传递出的一个潜在的信息就是,我们有能力追查和逮捕相关人员,否则立案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相关部门直接进行立案调查的时候,那就说明台湾的人和事,我们有了充足的信心。
为什么我说我们距离见证历史越来越近了?
因为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来看,一场变局在发生之前,大概会出现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第一阶段是高层的战略评估和目标确定。
也就是这场仗能不能打赢,成本和收益是否成正比,还有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是前期就要确定的核心内容,这些信息属于高度机密,普通人无从得知,所以这一步咱们老百姓不会有任何感知。

然后第二阶段只有非常专业的从业人士才能感知到细微的变化。
因为这一阶段开始,国家就开始做铺垫了,比如说在国际上努力的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壮大己方的声势,再比如说在国际上对目标进行孤立,不让其他国家和目标进行经济、政治往来。
还有就是动用卫星、情报部门进行重要目标的盘点和侦察。
到了这一阶段,普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专业人士会敏锐的感知到风向的转变,但这一阶段,上面的意图我们依然很难判断,因为壮大己方正营和削弱对方势力是一个长期工作,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至于情报工作,那更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的信息,所以这个阶段对于95%的人来说,依然还属于不可察觉的阶段。
真正能够让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局势的变化,还要从第三阶段开始。
在这个阶段,一般会发生两类大事。
第一类大事是针对性的演习频繁发生。
第二类大事是舆论领域的攻势开始密集出现。
我们先说演习的事情,很多人搞不清楚演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就这样说吧,我们对外宣称可以用演习的字眼,但是其他国家实际上是很难判断,你到底是做个样子还是要玩真的。

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通过演习的方式去秘密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但是外人却毫无察觉。
还有演习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把王牌部队进行调动,轮训、换防到指定位置的行为,但是外人依然看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更重要的是,演习所需的弹药库、油料库、野战医院,这些都是需要搭配供应的,这些东西一旦建成,那未来是不是用于演习,就无从得知了。
而且在一些特定海域的演习,往往还包含勘测水文的任务。
也就是说,演习和战争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需要的时候,某些演习可以转化为战争,某些战争也可以转化为演习,比如说,假设有一天,米国准备在某个海域发动战争,结果接触之后他们发现胜算极低,那为了照顾整体的面子,他们就会对外宣布是在进行一场演习,然后演习的过程中有两艘航母意外失事,所以一些新闻上出现的飞机坠毁、潜艇出事,不一定就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再来说舆论攻势的事情。
国内很多人会习惯性的忽视道义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很不应该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场战争,在道义层面抢占高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师出有名的道理,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清楚,可惜很多人依然还是只想当一个莽夫,用情绪去控制自己的决策,在中国国内,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道义那么重要?因为除了争取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历史大事,我们不仅要给当下的人一个交代,还要给无数先辈还有我们的后代一个历史解释,否则以后的史书上会不太好看。
所以哪怕一些问题早就是常识性的问题,我们该做的工作依然还是会做,你看看最近一个星期我们做的那些事,很多其实都属于舆论攻势的范畴。
到了这一步,那就说明前面的很多步骤我们可能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见证历史了。
至于见证历史之前,还会有哪些铺垫,其实也挺多,比如说经济、能源、财政、粮食领域的准备,还有工业动员,军事领域的调整等等,一旦发展到这一步,那就是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了。
但是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在舆论层面,这个阶段往往会逐渐收紧,因为到时候各种消息会到处传,为了避免误导民众,所以可能会进行管控。
也就是说,往往第三个阶段,舆论攻势阶段,就是舆论最热烈,讨论最积极的阶段,所以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这么多大事扎堆在一起?大家心里明白了没有。
总而言之,任何大事发生之前,内部统一思想、建立叙事框架、准备法律依据,这都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重要步骤。

现在赖清德的一些举动,是在红线边缘不停的横跳,岛内一些普通民众的思想也出现了重要的转变,原则上,我们当然希望和平见证历史,可如果有些人冥顽不灵,那就需要用出一些特殊手段了。
就像《没出息》这首歌唱的那样,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历史上,我们不是没有给岛内的一些人机会,只不过他们没有珍惜而已,那既然如此,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大业,可能就要正式进行到倒计时了。



枫冷慕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