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开劳斯莱斯都得给你妈拉菜
作者 | Haruka
来源 | 视觉志
双十一来得越来越早,薅羊毛、凑满减,人均算得脑瓜子嗡嗡的。

图源:小红书@王小月和他的朋友们
但东北人根本顾不上整这些“虚的”,人家正忙着给自己的双十一嘎嘎囤货呢——
扛白菜、拽萝卜、晒大葱……
家家户户疯狂囤秋菜,囤得跟要过冬眠似的。

图源:抖音@纵览新闻
“囤得不多,也就一千来斤吧。”
街上随便逮个囤秋菜的大爷大妈一问,南方人听完都得扶墙喘口气:“这是开食堂的吧?”

图源:央视网文旅

凛冽的东北,疯狂的囤菜
东北人囤秋菜,其实从秋初就开始了,一直能囤到第一场雪之前。
如果说,夏天是山东人的豆橛子狂欢节, 那么在秋天这个赛道,东北人稳赢——
他们囤的油豆角,多到能下地、能上树。

图源:抖音@今日黑河
就连小区的铜牛雕塑底下,也晒满了密密麻麻的晚熟油豆角。

图源:抖音@极光新闻
从晒油豆角这波操作,就能看出东北人囤秋菜的力度,那绝对不一般。
“全包了多少钱?”
一到囤秋菜的季节,这是东北菜市场最常听见的一句话。
都说东北人演不了霸总,但秋菜季东北人均霸总,轻描淡写间将几百斤秋菜轻松收入麾下。
而一句“给我装”,就意味着接下来进入了东北孩子喜闻乐见的——运输环节。

图源:抖音@老韩头
南方人囤菜用手提,东北人囤菜用车拉。
一到囤秋菜,东北街头各种自行车、电动车,都上阵开始拉菜了。
有的老铁,甚至给家里的婴儿车和轮椅也整去了。

图源:抖音@极光新闻
因为在东北,不管开的是啥车,都得给你妈拉秋菜。
无论是宝马宾利或路虎,还是大众带字母,只要你妈发了话,三下五除二,那必是要造一车土。

图源:抖音@哈尔滨二龍
“奥迪suv上周刚拉完大葱和土豆,车程3分钟,味道三天没出去,洗车花200。”
拉完秋菜,洗车都是小事儿,更大的事是安排这些菜的去处。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这么多秋菜要是都放家里,即便东北地儿大、房子大,也经不住这么放。

图源:抖音@风吹树叶“莎莎”响
全家老小齐上阵,自家院儿里那是码得整整齐齐。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据说,秋菜季不小心误入东北,不管你是谁都得帮忙晒秋菜。
不管你是小黄人,

图源:抖音@Mrx小溪
还是维纳斯,

图源:抖音@维度新闻
又或者是药王孙思邈。
不管中国人外国人,日子一到,谁家“大宝贝儿”都得切换成“劳动力”。

图源:抖音@小虎
所以,到了秋菜季,也能看见各种东北的限定“奇观”——
车顶有秋菜。

图源:抖音@Mrx小溪
窗户外有秋菜。

图源:小红书@盼望春天 绿色
楼道里有秋菜。

图源:抖音@我有酒窝也有酒👑
树上有秋菜。

图源:抖音@Mrx小溪
绿化带也有秋菜。

图源:抖音@公主岭毛掌柜 下同
总之,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秋菜,主打一个“野蛮生长”。

南方人囤菜考虑的是冰箱可能装不下,东北人压根不用愁,户外就是他们的天然冰箱。

图源:小红书@廖信忠
无论多么富丽堂皇的地儿,到了秋菜季都会被放满秋菜。

图源:抖音@中国网直播
而且无论你干什么,都不能挡着别人晒秋菜。
如果不小心把车停在了晒菜区,那这车基本只能等腌完酸菜之后才能开出去了。

图源:抖音@中国网直播
所以,为了更美观和方便管理,东北也会限时推出一些限定区域。
比如,秋菜销售会有规范疏导区域。

图源:小红书@有瓜喊我
小区里也会有集中的“秋菜晾晒处”。

图源:抖音@Mrx小溪
为了囤秋菜,东北老铁可以说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除了划定区域,他们的装备也很齐全。

图源:抖音@今日黑河 下同
大灰塑料袋,是商家专门定制的白菜专用袋,结实!能装!下一年还能用!

有经验的买家,什么尿素袋、仔猪饲料袋,都洗洗拿出来了。
毕竟这种袋子,装几百斤萝卜白菜都不会破,懂得都懂。

东北的菜市场,那更是壮观。
不用去海边,直接原地可以观“海”。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卖菜的干脆也都不回家了,直接在货车上安营扎寨。

图源:小红书@廖信忠
因为从早到晚,眼睛一睁,就有人来问价囤菜。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一颗颗大白菜,装着东北人实实在在的浪漫。
“凛冬将至,伴你三月,让你顿顿大白菜。”
“这个冬天,你的饭桌上必须都是我。”

图源:抖音@鞍山云
当然,除了白菜、大葱、土豆、萝卜、地瓜这种常见的秋菜品种,东北老铁囤秋菜时,也会买各种水果,为未来的冻梨、冻柿子、冻苹果进行储备。
毕竟东北的冬天,主打万物都能冻。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秋菜“鄙视链”
随着老铁们囤秋菜的热情,东北一场暗戳戳的“竞赛”也开始了。
大家都在看别人家秋菜囤好没,都囤了点啥。

图源:抖音@吉林日报
谁家有个小地窖,那基本就是人生赢家了。

图源:抖音@沈阳海波——长白岛
好点的小区,物业会直接给业主送大白菜。
这含金量,在东北人眼里,那家伙比啥嘘寒问暖的“虚招儿”都强。

图源:抖音@穷装直男
如果没人送,那就得自己囤。在秋菜面前,主打一个人人平等。

图源:小红书@廖信忠 下同
甭管你是什么主理人,门口没摆点秋菜,就别谈自己懂生活品质。

从农村小院儿,到洋气咖啡店,到处都有秋菜的身影。

你永远想不到,在东北街头会在哪些地方与秋菜相遇。

它会出现在浴池门口、房产中介门前。

街头巷尾,反正走两步没看着,走三步一定能找得到。

因为东北人主打一个:寸土不让(yàng)。

当然,这些秋菜也不用怕别人拿,因为家家都这样晒秋菜。

图源:抖音@盼姐日记
一进小区,那更是漫“山”遍“野”的秋菜。

图源:小红书@廖信忠 下同
秋菜们占据了花坛边缘、广场周边,把大妈们的广场舞空间都压缩了。

晒秋菜的盛景,推开窗应有尽有。

图源:小红书@CocoOrange
公摊面积上,谁家怎么晾,那都是有规矩的:
“各家划分放菜、晾晒,到日子了用塑料布罩起来,再盖上棉被压上砖头保温。”
无论是邻里互相比赛、还是晾菜划分区域,都充斥着中国人传统邻里间的浓厚情感。
如今,在其他地方,已经不常见了。

图源:抖音@Mrx小溪

朋友圈别人晒猫晒娃,东北人晒菜
看过了震撼的囤秋菜场面后,可能有南方人要问了:
有必要囤这么多吗,现在冬天啥都能买到了,吃不完不会坏?
过去东北囤秋菜,确实是因为物资运输成本高,要为冬天备菜。但现在囤秋菜,那原因可多了去了。
首先,冬天菜贵,现在买实惠。
“现在买秋菜是应季菜,囤起来便宜又绿色,乱码七糟的药用得少,平时的那种是反季菜、大棚菜、用药菜,又贵。 ”
而且东北天冷,能放得住。像是大白菜这种,本来就能长期保鲜。

图源:抖音@饭桶孙和暴躁王
关键是东北币,那老经花了,几百斤、几千斤秋菜,真没多少钱。
在东北大街上走一道,问问菜价,不是三毛就是两毛,关键是买一车还能讲价。
以为买一车,就多到不行?其实,对东北人来说,“真没多少玩意儿”。
以大白菜为例,一百斤也就十几、二十个。

图源:抖音@🍙饭团
正值东北秋菜的收获旺季,黑土地长出来的这些蔬果,产量高、个头儿也大。

图源:抖音@䒕荳苞
所以几百斤、几千斤,真实装起来,也没多少。

图源:抖音@沈阳新闻频道
囤菜尚且还能论斤,到了囤煤那可就是论吨了。

图源:抖音@阿泽-
如果囤得不够多,那是真的烧不到开春,要挨冻的。

图源:抖音@韩未央
而且“大”东北,那必须得“大”。
大葱论捆、土豆论麻袋、白菜论车,因为东北本来就是一个菜量贼大的地方。

图源:小红书@脂包肌老王(柴古备赛版)
比如买葱,在南方葱是调味品,买一两根就够。

图源:小红书@咪就叫咪咪呀
但在东北,葱是能独立成菜的主食伴侣,蘸大酱那是嘎嘎好吃。

图源:小红书@Karen Hon
另外,东北还有嘎嘎权威的“猫冬”文化。
此猫非彼猫,东北的“猫冬”,可以说是冬天一来就不咋出门了,总在家猫着的意思。

图源:小红书@廖信忠
这是由东北的气候和地理特性决定的。
南方的末日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桥段:末日一来,气温降到了零下20度,雪下一尺厚,各家各户囤了100斤食物。
但这对冬天的东北来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温度。

图源:小红书@嘿''小姐姐
因为冬天太冷不愿意出门,东北人就爱在家里猫着。从11月份落雪开始,东北人一直能猫冬猫到来年4月。
所以,对于菜量这么大的东北,如果没有囤秋菜,东北人那必须浑身没有安全感。
“东北的冬天时间短,8点多一睁眼亮天了,3点多黑天了,一天就活6个来小时。”
一天就活6个小时,再出门买趟菜,那就真啥啥都不赶趟了。

图源:抖音@老韩头
有了这股子囤菜的习惯,如果某天小说里的末日来了,那东北人估真的是能活最久的。

图源:抖音@阿醒

囤的不是菜,是爱
东北孩子总说,东北的冷是有味道的,一吸满鼻子都是家的味道,儿时的记忆。

图源:《毛雪汪》
尤其对于离开东北的人来说,东北各种独有的生活仪式都是一种情怀,一种集体记忆,凝聚了黑土地的文化,造就了这里人们的性格。
囤秋菜也是如此,是刻在东北人骨子里的印记。
有东北大姨,会专门在囤秋菜的季节赶回东北。
她不嫌辛苦和麻烦,还会专门从东北往杭州寄,选秋菜选到手黢黑、埋埋汰汰也不在乎。

图源:抖音@龙视新闻
因为他们知道,买白菜、晒白菜、腌酸菜的过程,就是秋天的仪式感,必须做的事。
有了这些前序步骤,才能有桌上一道道热气腾腾的东北名菜。

图源:小红书@是允侨呀
酸菜炖粉条、酸菜炖五花肉冻豆腐,酸菜馅儿饺子、包子、菜团子、锅贴、烙饼……

图源: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能和亲朋好友在热热的炕头唠唠家常。

图源:《乡村爱情故事》
她们不嫌累吗?
肯定累,甚至会累到浑身都疼。
但有人等着吃,那就“都得整”。

图源:抖音@龙视新闻
现在囤的秋菜,未来都会变成东北孩子寒假、过年回家餐桌上腌制的美味,以及他们返工、返校时行李箱里的家的味道……
关于东北味道的杀伤力,漂泊在外的东北游子最有体会。网上有位博主,专做这件事:从东北老家,带一份妈妈做的饭,由博主带给外地的孩子。
每一个想家的孩子,不出两口,就能尝出妈妈做的味道,然后,止不住地,猛男落泪。

图源:抖音@北范南调
东北家长囤的不是菜,囤得是给孩子贼拉拉的爱。
哎,眼瞅着又快要过年了!
异地他乡的东北孩子,啥时候能回家呢……


监制:视觉志
编辑:Haruka
视频号:视觉志



视觉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