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窑火到“空中智造”的厚积薄发
一座城市,一部产业转型的教科书。景德镇,这座被千年窑火映照的城市,正以其从“白如玉、明如镜”的瓷韵匠心,到“米秒不差”的空中智造的精彩跨越,向世人诠释着产业升级的真谛:它不是仓促的改弦更张,而是基于深厚积淀的顺势而为与蓄力迸发。
景德镇的辉煌,始于泥土,成于窑火。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将匠心倾注于每一道工序,追求胎骨的致密、釉色的温润,终成就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中瑰宝。这背后,是无数匠人对技艺极致的苛求,是对品质一丝不苟的坚守,是世代相传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塑造了景德镇陶瓷的金字招牌,更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基因,成为一种文化自信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告诉我们,任何卓越的成就,都离不开时间的打磨和专注的积累。
历史的车轮前行,景德镇并未沉溺于往昔的荣光。依托数十年在精密制造、材料科学等领域(尤其在陶瓷及其衍生材料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这座城市成功实现了从地面向天空的产业跨越。从精美绝伦的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技术陶瓷;从传统手工制瓷的精准控制,到如今航空制造领域“米秒不差”的极致要求,景德镇展现了将传统产业优势转化为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大能力。以昌飞等企业为代表,这里生产的直升机翱翔蓝天,其精密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这正是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放大和升华的结果,是“厚积”之后的“薄发”。
景德镇的转型之路,绝非一蹴而就的“腾笼换鸟”,而是一条立足自身、强化优势、顺势升级的路径。它证明了产业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人才积淀,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敏锐捕捉时代机遇,通过技术创新、理念更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这种转型,是内生动力驱动的转型,是文化自信与技术自信相结合的产物。它启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要耐得住寂寞,持续投入,不断夯实基础,方能在一朝破茧成蝶。
从古老的瓷都到新兴的“空中智造”高地,景德镇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书写了一部关于坚守与创新、积累与突破的生动教材。它的故事昭示:真正的产业生命力,源于对自身优势的深刻认知与不断挖掘,源于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与持续奋斗。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景德镇的蝶变经验,值得深思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