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王炸”已亮出!美国纠结见不见,俄罗斯已为定局做好准备...

作者 | 尧风

01 普京的“王炸”已亮出!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0月2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宣布,配备核动力装置的无限射程巡航导弹“海燕”已完成测试。

500

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俄总统报告称,在10月21日进行的“海燕”导弹试验中,该导弹飞行距离达14000公里——而这并非其极限。

据格拉西莫夫介绍,“海燕”导弹已展现出规避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普京指出,配备核动力装置的巡航导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其他国家都没有。他补充说,该导弹要投入实战仍需开展大量工作。普京说:“必须确定其可能的使用方式,并开始为在我国武装力量中部署该武器做好基础设施准备。”

要理解普京这步棋的深意,得先看懂“海燕”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杀器。这款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主导研发的巡航导弹,最颠覆认知的是其核动力装置。小型气冷核反应堆让它摆脱了燃料限制,理论射程超2万公里,能以800-1300公里的时速在50-100米的超低空飞行。

500

这意味着什么?传统巡航导弹像短跑选手,有明确的射程极限;“海燕”却像永动机式的长跑者,能绕着地球飞几圈再选时机攻击。更狠的是它的突防能力,飞行高度低于雷达探测盲区,核动力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还能屏蔽敌方传感器,就算美国在北极的预警卫星,也只能捕捉到它发射初期的短暂信号。

格拉西莫夫特意强调 “14000 公里非极限”,潜台词耐人寻味。从俄罗斯本土出发,14000 公里能覆盖美国本土任何角落;若真飞到 2 万公里,甚至能绕到防御薄弱的南极方向突防。这种 “无处可逃” 的威慑,比 10 次外交抗议都管用。

02 美国纠结见不见,俄罗斯已为定局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京宣布俄罗斯这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器之前,据法新社10月25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表示,若看不到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协议前景,他将不会“浪费时间”安排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新会晤。

500

在这场“时间差”里,藏着美俄博弈的密码。特朗普前脚用“拒会”摆起“大佬姿态”,试图用外交冷遇施压;普京后脚就亮出“末日武器”,用14000公里的射程说明,谈判桌上的座位,从来不是靠脸色换来的。

当然,这也暴露出特朗普的战略困境。他上台后的对俄政策,始终在“施压”与“试探”间摇摆。4 月暗示“失去耐心”,7月放话“50天停火否则加税”;10月又对俄石油巨头实施制裁,如今再用“拒会”加码。但这套组合拳打在俄罗斯身上,却像打在钢板上,毫无用处。

这也不完全怪特朗普,毕竟长时间以来,美国习惯了“拿捏弱者”,别的不说,就说对俄乌冲突这个问题上,美国掌控着乌克兰的节奏,但美国掌控不了俄罗斯,特朗普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忽悠或者威胁泽连斯基,但却没办法用同样的套路让普京妥协。

与其说特朗普“不想浪费时间”,不如说特朗普“不敢面对失败”,这是特朗普给自己的台阶,但没想到的是,普京把特朗普台阶给踢翻了。

500

特朗普也没想到,俄罗斯的实力这么硬核,俄乌冲突爆发了这么久,俄罗斯还能建造出“海燕”这么厉害的武器,而且除了“海燕”,俄罗斯还有 9 马赫速度的 “锆石” 高超音速导弹,有能搭载分导式弹头的 “亚尔斯” 洲际导弹。这些武器构成的战略威慑,让美国再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些,都足以让美国重新掂量谈判态度和方向。

03 结语

在美俄这场“实力秀”里,乌克兰的命运成了大国博弈的筹码,泽连斯基成了最尴尬的角色。这或许是这场冲突最残酷的真相:小国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决定,而由大国的实力对比决定。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过家家。特朗普以为“拒会”能拿捏普京,却忘了普京最擅长的就是用实力说话。这14000公里的导弹飞行轨迹,其实是给所有大国上了一课:别拿面子当实力,别拿话术当筹码,实力才是最硬的通行证,没有之一。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