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迎战斧,俄罗斯用战马,俄乌战争为何“时空错位”?

NO.2453 - 战斧和战马
作者:A马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和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2025年10月17日,华盛顿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再次迎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是他和特朗普的第三次会面。不同于之前2月的公开争执和8月的尴尬斡旋,这次双方的会晤会非常有意思,组成一个联盟来给俄罗斯施压。因此这次会晤的核心议题就是商量“战斧”巡航导弹的援助问题,因此这次的会晤将决定未来战争升级的可能。
乌克兰的新希望
▼
作为美国军事武器的标志性装备,BGM-109“战斧”导弹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实战的检验。这款导弹从1991年海湾战争首次亮相以来,已经在超过15场军事行动中使用过超过2000枚以上。其低空突防和精准打击能力成为美军远程打击的核心力量。
其中战斧导弹的最新型号Block4型可以通过数据链在400公里半径内巡飞2小时待命,重新计算目标后进行打击。其打击移动目标的反应时间压缩至4分钟。

对乌克兰而言,拥有“战斧”导弹能够填补其远程打击能力,攻击俄罗斯境内的远距离重要目标。当前乌军装备的“海马斯”火箭炮的射程仅为80公里,自研的无人机虽能远程攻击俄境内的能源设施,但其飞行速度慢、容易被拦截。
如果获得了“战斧”,乌克兰可以攻击俄罗斯境内的军工厂、能源设施,甚至能够攻击莫斯科。这种威慑力是乌克兰所拥有的武器无法比拟的。因此,乌克兰驻美大使斯特凡尼希娜透露,泽连斯基已向美方提交明确的导弹需求量,试图推动援助落地。
特朗普对于援助“战斧”的态度,更多是给俄罗斯施压的一种手段,因此态度摇摆不定。在10月13日从中东返美的专机上,特朗普一边宣称“战斧是进攻的新一步”,一边又以“走着瞧”保留余地。这种模糊的态度就是既要借武器施压普京,又担忧直接援乌会引发美俄军事对抗。

俄罗斯的战马重现
▼
当“战斧”的阴影笼罩在俄乌上空时,冲突中的一幕却让人感觉穿越了时空。在2025年10月5日,乌军无人机镜头捕捉到俄军骑兵分队的身影。
俄军启用战马并非浪漫的历史怀旧,而是战场困境的无奈妥协。首要原因是地形和反装甲威胁的双重挤压。乌东地区的公路网在两年战火中彻底损毁,且布满双方布设的地雷。重型车辆通行需付出巨大代价。
相比之下,战马具备天然避雷优势,且通过能力更强,方便对前线部队的补给。更关键的是,战马不会产生电磁信号,能规避乌军无人机的电子侦察,这在全天候电磁监测的战场环境中成为独特优势。

同时,后勤压力则是更致命的推手。自2024年9月起,乌军在美方情报支持下持续打击俄境内油气设施,导致前线汽油供应锐减。俄军总参谋部的内部报告显示,装甲部队日均燃油消耗量从冲突初期的1200吨降至不足400吨,部分坦克因缺油被迫遗弃。
同时,兵工厂的产能危机导致装甲车轮胎、发动机零件短缺率达60%。在此背景下,日均消耗仅5公斤草料的战马,成为替代机动车运输弹药、伤员的现实选择。
尖端和复古两端的战局影响
▼
首先,“战斧”若在乌克兰落地,将成为打破平衡的双刃剑。一旦“战斧”进入乌克兰战场,将从三个维度重塑战局。
在战略层面,它将彻底打破俄乌的“非对称威慑”格局。此前俄军凭借“口径”巡航导弹随意打击乌基础设施,而“战斧”的部署将迫使俄将防空重心从边境前推至莫斯科周边,防御成本急剧上升。

在战术层面,“战斧”可能引发“纵深打击竞赛”。俄军已通过“西部-2025”军演展示反制能力,普京更暗示将公开新型武器。而乌军很可能优先打击俄能源设施与铁路枢纽,试图通过破坏后勤迫使俄军撤退。但这种打击存在巨大风险:若击中克里姆林宫等象征目标,可能触发俄罗斯“核威慑门槛”的重新评估。
在政治层面,援助决策将撕裂美欧和俄乌的博弈格局。欧洲多国虽呼吁对俄施压,但担忧“战斧”引发冲突外溢,而对泽连斯基而言,获得“战斧”意味着和俄彻底决裂,双方和平谈判的空间将被彻底压缩。
其次,战马出现的背后的展示了俄军的困局。
战马的出现,本质上是俄军现代化进程失败的缩影。自2008年“新面貌”军事改革以来,俄军一直以“信息化军队”自居,但实战暴露其深层缺陷:过度依赖油气出口的经济结构,在制裁与基础设施打击下濒临崩溃。军工体系的“重核轻常”倾向,导致常规武器产能不足。而且电子战装备的落后,使其无法有效压制和反制乌军。

这种困局正在形成恶性循环:燃油短缺导致装甲部队失能,迫使启用战马;战马的低效运输进一步削弱后勤补给,加剧前线颓势。
“战斧”和战马在战场的同时出现,展示了现代战场尖端技术的威慑力和基础后勤的决定性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特朗普试图以“战斧”迫使俄罗斯让步,但也忽略了战争的本质,那就是先进的导弹也需依托可持续的后勤体系。乌军即便获得“战斧”巡航导弹,也可能因缺乏配套维护设施而难以发挥效能。
兰德公司的研究显示,自1990年以来,巡航导弹和低空无人机始终是冲突首波打击力量,但真正决定战局的仍是后续的后勤支撑能力。在俄乌冲突中,无论是乌军的无人机袭扰还是俄军的导弹打击,都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消耗双方的是日复一日的人员、装备和后勤拉锯。因此,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单一武器决定的,而是技术、后勤、民心的综合较量。

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无论10月17日的白宫会晤结果如何,也就是特朗普是否最终决定援助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而在乌克兰,俄军的马匹使用可能会扩大规模,只是马背上的士兵将多几分茫然。可以说,俄乌冲突的发展依旧亟需。
因为双方难以调和的矛盾,使得这场交织着尖端和复古的战争会亟需发展。这种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世界:当文明的武器和原始的工具在战场相遇是没有胜利者的,拥有的只是依旧在战场上拼杀的军人和残垣断壁。



退役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