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正从跟跑迈向领跑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500

在“十五五”规划中,把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第一目标,第一目标又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目标导向下的路径指引。

500

中国每五年都会出台一个新的发展规划,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观察中国发展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社会和舆论对此高度关注。

香港处于国家开放最前沿的特区,更应锚定十五五规划的目标、方向和部署,提早谋划发展蓝图。

稍回顾一下,中央定下“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在中共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穷问题;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在中共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若说“十四五”是“两个百年”目标转换期,“十五五”则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

500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提出哪些主要目标和规划重点?

主要目标:“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重大部署: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2)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3)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5)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6)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7)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9)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0)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11)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12)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概括而言,突出3个重点,一是强化实体经济根基,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

二是科技自立自强,回应当前的技术封锁压力。

三是壮大内需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而最令人瞩目的,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全会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下一个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在传统产业方面,要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举措,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场空间。

先进制造业布局在哪些领域?

公报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同时,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讯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十分可观。

西方分析家看中国经济发展,一般聚焦于房地产下跌,国内消费不足等,缺乏系统性认识从邓小平时期确定达至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几步走战略布局。

我经常参加广东进出口交易会,目睹中国出口的转变。

早于七十年代,山东抽纱、河南浴巾以及景德镇瓷器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轻工业品和手工艺品,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军;到九十年代广交会出口主要以中国仪器、重型机械、化工产品取代了轻工业;到了今天的交易会,人工智能、机器人、医药物品等,占据了出口展品的主要场景,备受外国采购商欢迎,尤其是人工智能多功能用途的产品,已经领先于欧洲市场。

广东交易会出口产品的转变,反映中国长期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并已形成体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根基,科技则是提升生产力的钥匙,强大的产供链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基础。

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公报提出进一步加强制造业,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将保持产供链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中美展开全方位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经贸争端中要占据有利位置。

中央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关键是要把经济发展搞好,把经济发展搞好关键是要找到实际的支撑点,而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经济建设最基础的支撑,也是中国未来面向长远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500

因此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到所有任务的第一条,就是抓住了经济建设最基础的环节。而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又把主体落在实体经济上面。

这一发展基调,既是基于中国现有的产业体系,也吸取了其他一些国家发展中的教训。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在“十五五”规划中,把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第一目标,第一目标又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目标导向下的路径指引,这是四中全会公报的核心精神,必须认真把握和融会贯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