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纪念台湾光复,不忘金门战役教训

近日,官方宣布,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应有之义,早该如此。这说明,台湾早在80年前就已经回归祖国,我们未来的渡海登岛跟港澳不同,并不是台湾回归,只是国共内战的延续,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

我注意到这个日子,同时是金门战役76周年。1949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福建省金门岛,爆发了让我军铭记一辈子的重要战役,极大的影响了祖国统一的进程。“金门”从此成为我军战史里一个自带疼痛感的名词。正所谓:“失败是上帝送给军人的最好礼物,可惜很多人拆开包装后只看得到耻辱,看不到礼物。”这场战役的得失值得我们研究50年,100年,200年。

 01

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敌军注意力,造成敌军判断失误。之后,解放军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10月17日,敌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汤恩伯弃守厦门,解放军成功占领该地。

在粟裕授意下,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决定下令渡海,进攻金门。10月25日凌晨1点30分,解放军开始登陆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直至10月27日10时,金门岛枪声停歇,我登岛部队9086人外加后续增援4个连400余人,无一人撤回。这是有史以来我军第一次成建制覆没。

02失败原因

失败第一个原因就是轻敌。从兵团首长到船工,“胜利病”蔓延。兵团司令叶飞在泉州作战会上说:“金门就是盘中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夹就什么时候夹”;又对28军副军长萧锋交代:“大陆再没什么大仗了,你们二十八军就扫个尾吧”。主攻团命令里写“每人携带熟给养三餐,准备苦战一天”;助攻团更夸张:“在金门县城吃中午饭”。同时,解放军不重视反坦克作战,虽然携带的部分防坦克武器,但是很不齐全。造成在滩头攻击时被前期抛锚的敌军坦克从后袭击,损失惨重。

第二个原因就是多头指挥。作战中三野司令部管作战节点,十兵团司令部管船只分配,28军军部管部队调度,厦门军管会管船工动员。24日黄昏,28军已电请“推迟24h”,厦门军管会却担心“政治影响”,口头催“今夜必须发”。在出发部队里面也是多头构成,第一梯队的三个团隶属三个不同建制的师, 主攻团244团属82师, 助攻团251团属84师, 253团属85师。区区三个团,却要分组三个师,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高层认为此战必胜, 胜利后必有缴获,因此希望28军各部队都能在最后的胜利中分摊点实惠。

第三个原因是敌情不明。这里其实在最近都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中有交待。就是我军始终不掌握金门岛的敌情。我军一直以为岛上敌军只有第22兵团全部、青年军第201师及第12兵团第11师一部,约2万余人,而且这2万人还是从厦门撤退的残兵败将,胆早已吓破。结果在战役前夕,敌军从潮汕运来主力部队胡琏第12兵团第18、第19军,总兵力 增至4万余人。

对此,我军不是没有意料。10月23日凌晨, 运载胡琏兵团的商船已抵达金门料罗湾海面, 在大陆用肉眼便看得清清楚楚。由于风浪大, 敌军不能登陆, 商船停泊不动。 二十八军将此情况上报, 叶飞竟说: 这些商船是金门部队撤退用的,打平潭岛时, 敌人不也派商船来撤兵嘛。

10月24日, 种种迹象表明胡琏兵团即将登陆金门,肖锋心情矛盾。他给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打电话,询问到底打不打?刘培善答: 决心不变。后面请示到叶飞,叶飞怀着侥幸心理说: 我们要抢在胡琏兵团之前占领金门!

第四个原因就是船只与潮汐。解放军的作战计划默认“船一去一回,每夜跑两趟”;忽略木帆船空载更易被风吹偏、金门周边滩浅礁多、敌机天亮封锁海口,船只无法返回的问题。结果,第一梯队上岸后,300条船基本被搁浅和炸烂在滩头,只没有多少条船可以返回,战前设想的“循环运输”顿时成为泡影。

第五个原因就是无群众基础。船工、港口、后勤全靠“临时拉夫”。300条船来自泉州、同安等地,遇炮击即弃船。当时, 福建刚解放, 百姓对我军恐惧,船工俱怀二心。

福建船工多用重金买来,每船三两黄金, 每人三两黄金, 再加鸦片,即便如此, 那些船工要么藏匿不出, 要么故意捣蛋。解放军上岛之后, 金门老百姓毫不支持解放军, 反与解放军为敌,解放军与敌军鏖战时, 有村民鼓掌道: 中国人打中国人, 中国人杀中国人, 实在太精彩了, 比看电影还过瘾。敌军押解放军俘虏和伤员下战场, 村民皆喊: 打! 打! 打!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门守岛敌军焕发了百倍的青春与战斗力,他们不再是在大陆不断溃散的国民党军,而是困守孤岛,没有退路的困兽。

03经验教训

我们设立了台湾光复纪念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十分期待最后渡海登岛彻底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刻,目前看来,这个时刻已经十分临近。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一就是千万不要轻敌,各种军事网站都是压倒性的言论,认为我军战斗力百倍于敌军,打起仗来势必摧枯拉朽。

第二就是千万不要忽视那一湾海峡的阻隔。金门距离大陆仅仅十余海里,这个距离不少游泳好手都敢于挑战,但当年我军依然无法增援。而台湾海峡最窄处都有上百公里,万一第一波攻击受挫,万一有强敌封锁台湾海峡,我们第二波人能不能及时上去,这都是个挑战。

第三就是千万不要过高期待对岸的民心。半个多世纪的阻隔,对岸的民心一定不在我军这边,就算有一定数量支持统一的民众,但是他们能发挥多少作用犹未可知。正如刘亚洲所言:昔日之金门,是明日之台岛;昔日之金门敌军,是明日之台岛守军;昔日之金门村民,是明日之台岛居民。

我们今天认真研究金门战役,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加干脆利落的渡海登岛,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更好出发的起点。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