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的AI战事

500

当企业将AI嵌入核心业务,比如用智能客服响应客户咨询,靠AI质检把控产线精度,把AI问答接入办公HR等管理流程,支撑这些AI应用的数据基座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音频、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洪流,实时检索私域知识的严苛效率要求,以及智慧金融、智能诊断等数据高敏感度,要避免核心业务暴露在数据泄露、运行中断的风险中……

这些AI落地带来的挑战,都指向了一个核心:数据库。

以前,数据库作为IT基础设施,承载着企业生产运营、客户服务的全链路数据流转,而AI时代,企业还需要能支撑AI应用与智能体的可靠基座。数据库能否满足大模型落地业务的要求,就成了企业转型的必答题。

500

筑牢数字世界的根基,专注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其核心产品海量数据库Vastbase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早已成为金融、医疗、制造、政务等关键行业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的优选方案。在多年的实践中,Vastbase见证了企业从传统IT架构向数智化的跨越,也以技术前瞻性给出了AI落地的破局方向。

500

为什么支撑AI落地,对国产数据库尤为关键?有必要了解一下数据库的发展脉络。

作为“软件皇冠上的明珠”,数据库向下衔接硬件算力,向上支撑APP、AI模型等应用,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因此,这一领域也常年烽火漫天。

数十年来,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正是一部逐步构筑数字长城的奋斗史,历经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对标基础功能,替代突围。国外厂商长期占据主导,早期国产化以打破IOE架构垄断为核心目标,聚焦替代Oracle商业数据库的方案。

第二阶段,攻坚性能稳定,并跑抗衡。随着企业业务复杂度提升,去O化过程中,也在开展涉及业务逻辑重构、数据迁移、运维体系升级的系统工程,对国产数据库的要求从勉强够用进一步提高,要求在性能、稳定性、兼容性上与国外主流产品持平。

500

第三阶段,面向AI浪潮,升级战力。企业AI已经从场景探索迈入价值验证阶段,亟需一个能解决可信、高效、可扩展问题的企业级知识基座,为AI稳定落地提供核心支撑。可以说,当前阶段,赢得AI战事,对国产数据库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国内数据库厂商超两三百家,仅关系型数据库赛道就有数十家,必须在AI赛道上取得先发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单一的关系型数据库难以适配AI时代的业务需求,打造AI原生的业务防线,是国产数据库实现领跑的关键契机。

500

这要求国产数据库,要像长城一样升级攻防体系,成功应对企业级AI带来的几重冲击:

一是信任冲击。通用或行业大模型普遍缺乏企业私域知识,生成内容常无事实依据,难以直接用于医疗诊断、金融理财、客户服务等严肃业务场景。而企业用户要求AI生成结果必须真实可信,这一需求让信任问题成为AI落地的首要阻碍。

二是成本冲击。大模型推理本身需要消耗大量GPU算力和显存,若再将向量检索、预处理等任务全部交由大模型承担,极易引发显存崩溃、响应延迟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高昂的AI运行成本让不少企业难以承受。

三是范式冲击。当前主流AI应用范式已转向检索增强生成RAG,这种架构要求将知识检索与生成解耦,但多数企业缺乏高性能、高精度的向量数据库,导致架构难以落地,知识无法动态注入,无法适配AI应用新范式。

500

为助力行业破解企业级AI落地时“数据价值难激活、多类型数据难协同”等核心痛点,在海量数据1024开发者日暨产品发布会上,Vastbase V100交出关键答卷,凭借向量能力+关系型能力的双重优势,为智能时代构筑起稳定、高效的知识基座。

500

企业将AI融入核心业务、高效调取私域知识,这些动作都需要一道坚固的数字防线。迎击AI挑战,海量数据适时研发了自主可控的向量数据库,Vastbase V100以“准、快、大、稳、全”特点,在企业内部筑起一座智能长城,守护数据这一核心资产。

这座智能长城,有几个重要的防御工事:

高筑塔,守住AI的可信防线,让企业敢用。Vastbase V100以精准的知识召回,通过多路召回机制实现99%+端到端召回率,确保企业有可信的私域知识支撑,来抵御AI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同时,以稳定可靠的业务可持续性,让企业放心将AI部署于生产场景,支持一主多备集群架构,实现数据零丢失、业务零中断;同时支持两地三中心跨Region容灾,极端风险下AI依然稳定发挥,避免失联即失智。

500

修广道,突破性能瓶颈,让AI好用、成本可控。具体来说,Vastbase V100首先通过算法、硬件、机制的三层的优化提效,自研磁盘向量图索引,单节点能存十亿级向量,多节点扩展后可承接百亿级数据,确保承载海量的企业私域知识库,并破解存储限制,独创的“VectorBuffer”独立向量缓存机制,通过智能加载与调度策略,大幅提升I/O效率,突破性能瓶颈。快+大的双重特性,让Vastbase V100高效输送资源,支撑AI在企业中大规模运行的效率提升、综合成本TCO可控。

500

全面设施配套,无缝适配AI架构,让AI易用。面对RAG架构适配难、门槛高,传统IT升级运维难等复杂 问题,Vastbase V100以“全”为核心,为企业AI落地打造了一系列配套工具与服务,就像驿站、烽火等长城的配套体系一样,扫除企业应用AI的全链路障碍。比如说,Vastbase V100全平台兼容x86/ARM等多种架构与多款信创系统,部署即能用;全工具链集成开发、迁移、自动运维等工具,降低项目人员的操作难度;全接口支持原生SQL与Python/Java/Go多语言接口,和市面上主流AI框架无缝集成。通过AI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覆盖,Vastbase V100真正实现开箱即用,满足多样化、智能化业务需求。

500

可以看到,Vastbase V100的数字防线,并不是单点防御,“准快大稳全”的系统性规划,全方位解除后顾之忧。正如长城在古代军事中的防护意义,有Vastbase V100这道防线托底,企业能够放心地部署智能业务,真正实现从AI探索到价值落地的大发展。

500

在AI浪潮中,国产数据库的价值也早已超越替代国外产品的范畴,成为企业抵御AI风险、支撑智能业务持续运转的数字长城,是中国产业在智能时代掌握自主话语权的战略基建。

在国产数据库能力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海量数据的独特之处,在于提前卡位。

瞄准企业级AI催生的新需求,卡住了私域知识库、成本控制等关键支撑点与落地薄弱环节,为接下来的企业智能化升级大潮打下了产品基础,抢占用户心智。

从产品的基石来看,Vastbase V100从内核层面为AI设计,让企业在技侦人脸识别、AI质检、智能诊疗等核心场景中,既能放心用AI,又能高效用AI。而随着信创、数据库慢慢走向核心业务,为企业打造整体数据防线,卡住了核心业务的版图。

500

从转型的周期来看,企业智能升级是一个涉及数据迁移、系统集成、长期运维的复杂工程,不少企业卡在数据迁不动、不敢迁,导致当前绝大多数行业的AI渗透率不超过30%,这意味着向量数据库的市场增量仍巨大,长期价值凸显。海量数据把全周期支撑融入产品能力,包括exBase迁移工具、30+省市的服务中心、远程技术支持等,不仅让企业AI轻松上道,自身也在高价值的长期赛道上扎下根来。

500

从行业竞争的结构性优势来看,数据库是一种高黏性的基础设施,替换难度大,一旦嵌入业务系统后切换需复杂改造,所以企业不会轻易换库,Vastbase V100不仅是企业当前的数据基座,更能成为长期的智能伙伴。这种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让海量数据从国产数据库阵营中脱颖而出。

卡位AI战略关键点、落地薄弱点的海量智能,正助力各行各业构建起数据防线、建设智能基座。而唯有在稳固的数字基础设施上,才能有力地跃向智能时代。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