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上任第一个任务,“上贡”清单内有蹊跷,这回美国头不疼了
作者 | 薄荷蛙
特朗普的大豆忧虑,很快就要消失了。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其政府正敲定一项采购计划,拟于下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时提交。
清单是 “示好”
这份被戏称为 “朝贡” 的清单,每一项都精准对接特朗普政府的诉求。
据报道,该计划包括采购美国皮卡车、大豆和天然气,以向特朗普政府示好。
其中,日本清单中的大豆,实则是 4 月就已启动的 “救援计划” 的延续。早在今年4月,随着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持续疲软(1-7 月全球出口量同步下滑),日本政府就已释放 “考虑增加采购” 的信号,核心目标便是帮助美国抵消对华出口损失。但因为实际需求的有限性,时任日本首相的石破茂并未开始实际行动。现在,高市早苗重新启用该计划,只能理解为是用来向特朗普示好。
关于今年8月特朗普接受采访时曾高调宣称 “日本准备购买漂亮的 F-150”,如今的清单无疑是对这一表态的精准呼应。而日方执意采购的背后,是对特朗普 “制造业回流” 诉求的刻意回应 。
又说天然气,美日双方还将讨论 5500 亿美元投资框架的候选项目,而高市曾公开质疑该协议 “对美过于有利”,如今的态度转变堪称现实妥协。
高市早苗的双重困境
高市早苗的 “送礼” 选择,本质是一场以经济代价换政治资本的豪赌。
从政治逻辑看,此举有三重考量:
巩固执政根基:在国会席位不足的情况下,“搞定美国” 能为其争取自民党保守派支持;
绑定美日同盟 :作为强硬派,她需美方背书推进地区安全议程,而采购清单正是 “投名状”;
规避舆论风险:相较于承诺增加防务支出,采购商品的争议性更低,可避免国内对 “安保负担加重” 的反弹。
日本经济连续三年低迷,通胀高企与日元贬值加剧民生压力,此时斥资采购非必需商品,无疑是 “雪上加霜”。更尴尬的是 “送礼效果” 存疑。且大豆等采购本质是履行7月协议义务,能否换来美方在 15% 输美商品关税上的让步,仍是未知数。日本庆应大学教授白井早由里就指出,美日协议中 “投资内容由美国政府选择” 的条款,已让日本丧失核心话语权,单纯增购商品更难改变被动局面。
蹊跷的是,面对特朗普最看重的 “盟友多掏军费” 要求,清单中缺乏特朗普最看重的防务开支承诺,但高市早苗却明确说不会承诺任何新的国防开支目标。
高市早苗带清单见特朗普,是为了讨好美国、巩固日美同盟;不承诺新军费,是为了躲开国内的财政坑、稳住民众支持率。这本质上是一场 “两头顾” 的平衡术 ——既不想得罪美国大哥,又不想刚上台就被国内的压力逼下台。
只不过这场平衡术能不能玩得转还是个未知数。特朗普最想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军费,不是大豆和汽车。但对高市来说,眼下保住执政根基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美国那边的不满,也只能先靠这份清单暂时应付了。



新财迷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