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狂怼NASA代理局长,美国航空权到底归谁?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美国亿万富翁、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再次开启“狂暴模式”,而这次的目标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
当地时间10月21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连发数帖,称达菲为“笨蛋”,指责他“正在摧毁NASA”,并毫不掩饰地蔑视:“负责美国太空计划的人的智商不可能只有两位数”。

这还没完,马斯克持续输出:“一个最大成就只是会爬树的人能管理好美国的太空计划吗?”他甚至还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两个答案选项:“是的,猩猩的(爬树)技能最牛!”以及“不,他需要更多脑子!”,这明摆着是在嘲讽这位代理局长曾任职业伐木运动员呢。
真不愧是硅谷第一“喷子”,发起帖子来跟豌豆射手有得一拼。
消停了几个月的马斯克为什么又开始喷人?达菲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地时间10月20日,NASA代理局长达菲公开表示SpaceX的“星舰”飞船研发进度滞后,NASA将重启载人登月计划竞标,邀请包括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在内的其他公司参与竞争。
这就不对了啊,作为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绝对不会允许NASA重启载人登月计划竞标。毕竟早在2021年4月,这份“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合同便由SpaceX中标,现在NASA想要找借口重启竞标,这不是直接打马斯克的脸吗?
马斯克不跳才怪呢。

至于开头为什么要说马斯克“再次”开启“狂暴模式”,当然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喷人了。
就在五个月前,马斯克因“大而美法案”与特朗普闹翻,一怒之下在社交媒体X上连发多则贴文,集中火力攻击该法案以及支持法案的人,并愤然离开了美国政府。
此后,马斯克便在网络上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你以为是马斯克转型了?怎么可能!他是憋了个大的,这次直接升级成“狂暴模式plus”版。

看吧,到了10月22日马斯克还在继续“炮轰”达菲:“有一个对火箭和航天器一无所知的NASA局长会破坏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危及我们的宇航员”。“我不是支持任何特定的候选人担任NASA局长。我只是很想找个智商三位数的人”。
欸,重点来了!

“不是支持任何特定的候选人”吗?那你马斯克搁这又唱又跳的干什么?
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至此,这场争端背后的阴谋逐渐显露,这场看似技术争议的背后,其实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实际上,达菲突然高调宣布重启登月计划竞标,与其说是说给公众听,不如说是演给“一个人”看——美国总统特朗普。
达菲2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特朗普“希望在其本届任期结束前美国能重返月球并在那里建立基地,目前距离本届总统任期结束还有1186天,所以我们要开放合同”。
达菲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向特朗普“表忠心”,另一方面是为了保住NASA代理局长一职并力图“转正”。
要知道,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拨款最多的部门之一,且局长的位置能提供巨大的媒体曝光度。达菲目前仅为NASA代理局长,代理期到年底就将结束。
马斯克的好友、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则是这一职位的有力竞争者。

曾经,在马斯克的推荐下,艾萨克曼一度被特朗普提名为NASA局长。他是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创始人,曾投资马斯克创办的SpaceX,是马斯克的亲密盟友。其实,相比于对火箭飞船一窍不通的达菲,曾自资组织并指挥两次私营地球轨道任务的艾萨克曼,更适合这个位置。
但5月底,随着马斯克与特朗普闹翻并卸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白宫次日即撤回对艾萨克曼出任NASA局长的提名。
五个月过去了,代理局长达菲和特朗普关系越来越好,并且转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果达菲的提议能够落地,那这个局长就毫无疑问了。
届时,SpaceX将彻底退出美国航天科技领域。煮熟的鸭子眼看就快到别人嘴里了,马斯克不急才怪!
那么马斯克如此跳脚有用吗?
当然,虽然跟特朗普闹掰了,但因为钞能力和技术实力,他在美国航空航天领域还是有话语权的。

目前,NASA已斥资超过400亿美元研发用于载人登月飞行的航天器和火箭,而在成本、人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下,该机构几乎在登月任务的所有方面都不得不依赖私营公司。
这种新态势便赋予了亿万富翁及其航天公司前所未有的权力。
但马斯克的话语权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多,因为美国最不缺的就是亿万富翁。
当下,美国几大玩家围绕登月计划的巨额资金展开了激烈“内斗”:除了马斯克的SpaceX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美国老牌军工巨头也试图染指登月计划。
尽管SpaceX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遥遥领先,但政府项目向来不只看技术实力,政治游说与传统军工关系网同样关键。在这一方面,蓝色起源联合洛克希德·马丁组成的“传统派”联盟,正试图以稳定性和国家安全为卖点,争夺NASA的信任。
所以,马斯克多少有点无能狂怒了。

当资本家们在把美国的航天当香饽饽抢夺的时候,NASA内部也因为争权夺利而步履维艰。
由于政府停摆、特朗普政府大规模裁员,NASA的员工和科技人员已经减少了20%。员工士气低落,领导层争权夺利。
美国科技博客媒体“Ars Technica”形象地描述道:“NASA在风中摇摇欲坠,像穿着铅鞋试图奔跑,但只能‘看着中国不断前进、不断攀升’”。
而代理局长达菲似乎还有意把NASA归入交通部,这一想法更是在航天界引起哗然。
很显然,美国的太空探索的领导权似乎已经从科学家手中转移到了政治家和商人手里。

2026年被视为美国试图抢在中国之前实现登月计划的关键一年。美国政界近来频频热炒“中美登月之争”,面对中国扎实稳定的进展,美国政客的焦虑日益升温。
然而,此时的NASA却陷入多重政治纷争的漩涡:领导权之争、特朗普政府与马斯克的复杂关系、白宫与国会就是否延续传统登月路线的冲突。
当太空竞赛变成了政治内耗,美国登月计划很可能因这些政治纷争再次延迟。

太空探索的本质应该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但在美国,它已经沦为政治斗争、商业利益和个人虚荣的角力场。
当中国稳步推进月球探测计划,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时,美国却沉浸在“亿万富翁的太空大战”中。
或许正如美国网友所调侃的:“我们担心的是,当中国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时,我们还在为谁应该负责登月计划而争吵。”
图片源自网络



有理儿有面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