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特约研究员、李旻律师:“辛巴”对主播及运营各罚款100万元存在争议性
10月19日,““辛巴”罚款赵梦澈100万”登上微博热搜。据悉,“辛巴”团队开始双十一带货直播,直播中,主播赵梦澈出现重大失误,“辛巴”通过电话对其进行斥责,并对主播赵梦澈及运营高管各罚款100万元,合计200万元。此番风波是剧本演绎还是意外突发?主播“擅自降价”是否可行?“辛巴”紧急罚款200万是否涉嫌违法?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

李旻称,“辛巴”对主播赵梦澈及运营团队各罚款100万元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如果赵梦澈与“辛巴”团队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双方约定,且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100万元罚款大概率远超其月度工资,很可能被认定为违法罚款。除非“辛巴”公司能证明赵梦澈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直接且高达100万元的经济损失(如品牌方索赔、已支付的产品成本等),否则这种高额罚款在法律上很难站住脚。
如果“辛巴”与赵梦澈及运营团队之间有明确的合同约定,规定了在出现类似重大失误时的罚款条款,且该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辛巴”的罚款行为可以视为依据合同约定进行。
李旻认为,直播机构首先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主播和运营团队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直播流程和规范,确保直播活动的有序进行。
其次,应定期对主播和运营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使其熟悉直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
最后,在与主播和运营团队签订合同时,将直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以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有效地防范风险。
主播个人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熟悉直播产品的特点和卖点,确保在直播过程中能够准确、真实地介绍产品;认真学习和了解直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违规行为而受到处罚;应严格遵守与直播机构签订的合同条款,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因违约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主播要注重自身形象和声誉的维护,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直播秩序,避免出现不当言行。
专家介绍:李旻,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