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
一、强化文化认同,凝聚精神纽带
基层应深入挖掘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性元素,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民俗展览、传统技艺传承等活动,让各民族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和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在文化交融中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促进交流交融,增进情感认同
一方面,通过合理规划社区布局,打造多民族共居的社区环境,鼓励各民族居民混合居住、互帮互助,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增进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不同民族的居民共同参与,在互动合作中拉近彼此距离,消除陌生感和隔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从而增强情感认同。
三、解决民生难题,筑牢信任根基
民生连着民心,解决好各民族居民的实际问题,是赢得民心、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人心基础的关键。基层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让各民族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增强对基层治理的信任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