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变脸!美国突然放软话,真相不简单…
作者 | 薄荷蛙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从佛罗里达返回华盛顿的飞机上透露,华盛顿可能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同时寻求中国改变对稀土金属的立场,并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骤变的立场
10月10日,特朗普还强硬宣称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且11月1日前生效,摆出毫无协商余地的架势。结果,9 天之内,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态度完成了 180 度转折。这一反转并非偶然,而是美方面临多重压力的必然结果。
美方的软肋
特朗普的 “让步” 本质是被现实痛点倒逼,而中国精准击中的两大领域 —— 大豆与稀土。
大豆:
中国不是突然不买美国大豆的。从年初开始就慢慢减少采购,同时和巴西、阿根廷签了长期供货协议,给南美那边足够的时间准备接订单。这样一来,就算不买美国大豆,我们的大豆供应也不会受影响,反倒是美国豆农没了销路。
据路透社报道,9月,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首次进口量降为零。如果贸易谈判无法取得突破,随着中国油商继续从南美采购,美国农民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虽然特朗普曾试图用农业补贴稳住人心,但美国国库空虚导致补贴杯水车薪。
稀土:
这更不用说,中国的管制是十来年政策的延续。10月9日中方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前,就提前通知了美、欧、日等国,流程透明得很。
而在中方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率先爆雷,其 B-21 轰炸机项目 4.77 亿美元亏损中,仅稀土断供导致的停工损失就占三分之二,还未计入订单延误赔偿。
这种 “不打无准备之仗” 的做法,让中国在谈判里腰杆很硬:你想谈可以,但得拿出真诚意,光靠嘴说可没用。
“降税换让步”,是否诚意?
美国嘴上说要让步,实际还在施压。10月10号说的 100% 加税计划没取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也没停。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贸易谈判得平等尊重,要是美方只靠 “口头让步” 耍小聪明,想让中国在大豆、稀土上松口,根本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7日消息,听证会临近之际,特朗普政府正悄悄放松关税政策,已豁免了数十种商品的关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身就有法律问题,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就判了,他没经过国会批准就加关税是违法的,上诉法院8月也维持了原判,最高法院11月初还要开庭。现在开始豁免一些商品的关税,其实也是在为败诉做准备,降低对华关税说不定只是应对法律风险的权宜之计。
不管特朗普的态度如何反转,在中美这场博弈中,谁手里有实在的筹码,谁说话就有底气;谁提前做好准备,谁才能在变局里稳住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