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推进未来战斗机项目
来源:战区
瑞典已推进新一代战斗机的计划,国防企业萨博(Saab)已接到继续开展未来战斗机系统概念研究的订单。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尚不清楚瑞典空军现役“鹰狮”(Gripen)战斗机是否必定会有人驾驶的继任机型,也不确定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否会催生一个由不同类型无人机组成的作战航空“生态系统”。当然,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也依然可行。
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FMV)近期与萨博公司签订了这份合同,合同价值约2.76亿美元,执行时间为2025年至2027年。除FMV外,萨博还将与瑞典武装部队、瑞典国防研究局、吉凯恩航宇公司(GKN
Aerospace)及其他未透露名称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工作。最新签订的这份合同是以2024年3月签署的前一份合同为基础的。
萨博公司为其新一代作战航空项目设计的风洞模型早期示意图,图中叠加了风洞中测量到的力和力矩的定义。萨博公司通过X平台发布
新订单涵盖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概念研究,此为“系统之系统”方法的一部分,还包括技术开发以及未公开的演示项目。
萨博航空业务领域负责人拉斯·托斯曼(Lars
Tossman)表示:“这份订单为我们携手为瑞典武装部队及其他客户满足未来作战需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共同征程迈出了下一步。”此番言论证实,萨博也期望将这一开发项目最终产出的任何平台推向出口市场。出口订单将有助于维持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我们此前也讨论过这一挑战。另一方面,就出口机会而言,瑞典处于较为独特的地位,因为协同作战飞机(CCAs)和无人作战航空器(UCAVs)正成为众多空军的需求对象。
在萨博内部,新一代战斗机项目被称为“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令人困惑的是,英国及泛欧未来的作战航空计划也采用了相同的名称。尽管这些计划各不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萨博此前也曾参与英国的FCAS计划,不过后来退出了。
与此同时,所有这些FCAS计划都以有人驾驶战斗机为核心,并辅以一系列支援无人机及其他先进技术,构成“系统之系统”。然而,英国及泛欧计划的时间表比瑞典更为激进。
萨博公司早期“忠诚僚机”构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评估示例。此示例明显采用了隐身性能更佳的发动机尾喷口设计。萨博公司通过X平台发布
去年年底,萨博展示了与FCAS计划相关的多种概念,包括潜在的新一代有人驾驶战斗机以及一系列旨在与之协同作战的无人机。
这些相互关联的概念中,一个较为不同寻常的方面是萨博在多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平台上采用了共享组件。这包括非隐身“鹰狮”E有人驾驶战斗机与隐身超音速无人驾驶平台之间的通用性概念。
去年在一部电视纪录片中披露的F系列超音速无人平台两种视角图。瑞典电视台截图通过X平台发布
利用现有技术应有助于降低项目成本、加快开发进度,并在这些系统投入使用后减轻维护和后勤负担。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方法,在目前这一早期阶段,瑞典似乎仍在保持多种选择。
这与瑞典在确定其下一代空战需求时所采取的总体“观望”政策是一致的。
F系列超音速无人平台的另一种视角图。瑞典电视台截图通过X平台发布
然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萨博迄今所展示的内容表明,FCAS计划将无人驾驶平台置于比其他欧洲FCAS计划更为核心的位置,在其他欧洲计划中,无人机更多被视为有人驾驶战斗机的辅助。考虑到从零开始研发第六代有人驾驶战斗机可能存在的隐患,从长远来看,瑞典的这种方法或许更为稳妥。
萨博在开发先进无人机方面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其中最为突出的包括隐身型瑞典高度先进研究构型(SHARC)实验飞行器。该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适合攻击任务的无人机构型,同时兼具低成本和低信号特征。该无人机于2000年首次试飞。
萨博SHARC(左前)和FILUR(右前)与“鹰狮”战斗机同框。萨博公司
此外,还有“创新型低可观测性无人驾驶研究”(FILUR)飞行器,这是一款低信号特征演示机,于2005年首次试飞。据萨博介绍,FILUR的主要目标是“展示隐身技术应用于飞行器的战术重要性,积累经验,并为未来航空系统和空中监视系统的隐身要求奠定基础”。
在这些研究之后,萨博参与了法国达索公司的nEUROn无人作战航空器演示项目。
此后,萨博展示了一个超音速、隐身“忠诚僚机”无人机概念的风洞模型,关于该设计的更多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
萨博“忠诚僚机”概念在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L-2000风洞中的图像。萨博公司通过X平台发布
同一风洞模型的另一种视角图,其中一个武器舱处于打开状态。萨博公司通过X平台发布
另一方面,萨博公司先进项目负责人彼得·尼尔森(Peter
Nilsson)谈到了开发无人机的计划,这些无人机“将仅作为模拟目标,会被击落,但它们可能有助于任务的完成”。这指向了一种可消耗无人机的愿景——这类无人机成本低廉,足以在高风险任务中承受损失,同时具备足够的能力以胜任这些任务。
去年,萨博公布了其与FCAS计划相关的F系列研究,其中包括有人驾驶的未来战斗机、重量不超过5吨的亚音速无人驾驶平台、重量超过5吨的超音速无人驾驶平台以及重量不到1吨的低成本亚音速无人驾驶平台。F系列还包括目前正在为瑞典和巴西生产的“鹰狮”E有人驾驶多用途战斗机。“鹰狮”E还收到了泰国的订单,并被哥伦比亚选为下一代战斗机。
笔记本电脑屏幕特写,显示萨博F系列概念飞机。瑞典电视台截图通过X平台发布
甚至可以设想,瑞典可能会放弃有人驾驶战斗机,转而追求一个仅由不同类别无人机组成的未来作战航空“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萨博明确表示有人驾驶解决方案也是正在进行的概念研究的一部分。
总体而言,F系列只是萨博为研发“鹰狮”继任机型而研究的众多选项或潜在发展路线之一。瑞典保留“鹰狮”E并与隐身无人机配对也是可行的。我们此前讨论过,协同作战飞机对于所谓的“4.5代”战斗机而言,其相关性甚至可能超过第五代战斗机。
将“鹰狮”E与隐身协同作战飞机配对,将极大地提高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无人机将作为强大的力量倍增器。瑞典还可以制造能够执行许多深入穿透任务的无人作战航空器,这些任务与协同作战飞机无关。这种协同作战飞机与深入穿透无人作战航空器相结合的概念,将无需研发新型战斗机即可覆盖更多的任务领域。
萨博“鹰狮”E战斗机。萨博公司
瑞典也有可能选择采购现成解决方案,或许通过加入其他FCAS计划来实现。
然而,这几乎肯定会终结瑞典国内战斗机开发的悠久历史。无论如何,鉴于其明确目标是在2050年左右部署“鹰狮”的继任系统,最新合同的授予确保了这一方向的概念研究将继续进行,希望瑞典下一代作战航空计划的更多细节能尽快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