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美国的石头?隐身直-20亮相天津直博会,外形直逼猎杀本拉登的“沉默黑鹰”!
不知不觉,直-20型隐身直升机的想象图,就在直博会的舞台上亮相了。本届直博会的宣传视频中,出现了一架怪模怪样的直-20型直升机,机体成菱形,各种天线全部都进行了保型设计,无论是主旋翼还是尾桨都和普通的直-20型大相径庭。
很显然,这是一架和美军特种部队曾经在“猎杀本拉登”行动中惊鸿一瞥、要不是因为降落失败美军被迫将其炸毁在现地、才被人发现型号存在的“沉默黑鹰”直升机性能类似的、直-20型通用直升机的一个低可探测性改进型。
隐身直-20的必要性
直-20型直升机有可能要推出低可探测性能改进型?当然有可能,就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考量,通用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的低可探测性改进型,本身就是直升机发展路径上的必由之路。
AH-64阿帕奇和RH-66科曼奇
美国从AH-64系列到RH-66系列,从UH-60系列到猎杀本拉登行动中出现的“沉默鹰”,以及具备一定低可探测能力的两个未来的通用直升机SB-1和中标的MV-75,都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是确实存在的。
而从战术要求的角度来说,咱们还是要说回“猎杀本拉登”。事实证明,“猎杀本拉登”行动,正因为“沉默鹰”的存在加上地形掩护,才让美军成功地避开了巴基斯坦军队边境雷达的侦察,成功降落在了本拉登的藏身之处。
“沉默鹰”
如果我们哪天要执行类似的定点清除行动,虽然肯定也要出动随队电子战机,防空压制飞机进行电子干扰、防空压制,甚至出动战略侦察和电子战飞机实施远程伴随保障。但是,终归不如主攻机队本身就有雷达和红外低可探测性能来的更为可靠。
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以后不执行这种远程定点清除,那么空军搜救部队在敌方纵深地带搜救落难遇险飞行员,也是需要这种直升机渗透进入敌方防御严密的空域活动的。这种情况下,直升机本身具有一定的低可探测性能当然是最好的。
因此,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战术角度,还是对标研发,研发和“沉默黑鹰”相提并论的直-20隐身型都势在必行。
隐身直-20的性能
从此次天津直博会爆出来的视频CG画面来看,最起码证明,我们确实是在认认真真地考虑如何研发一个直-20的低可探测改进型,那么该机具备怎样的技术性能呢?
先从机体设计上来说,首先就是将直-20型直升机圆滚滚的机体横截面改为菱形,类似于F-22型隐身战斗机的机身横截面外形。机身横截面线条互相平行,可以有效将雷达波反射向其它方向。同时必然使用RAM涂料,靠机体外形设计和RAM涂料,来共同保证机体外形的低可探测性。
而在动力系统上,直-20估计还是使用FWZ-10型涡轴发动机,但是其发动机桨叶和尾桨都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进。比如发动机桨叶顶部结构增加了整流罩,各种作动器等均收纳进入整流罩内,最大限度提高发动机桨叶和桨叶作动机构外形的光洁程度,发动机尾桨部分也都使用了尾桨罩,同样可以避免因为诸多外露组件产生不必要的雷达波反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直-20隐身型似乎在发动机进气口部分进行了特化设计,之前圆墩墩的进气口被改成了两条狭窄的条带状进气口,像是两条矩形的盒状物一样紧紧地贴在机身上。这种设计应当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红外特征,圆柱状的进气口部分改为矩形,也有利降低发动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从而同时具备雷达射频隐身和红外隐身双重性能。
那么,从直-20型隐身型的航电系统来看呢?起码从CG图里来看,直-20隐身型直升机的航电系统,包括部分外部特设还是有些意思的。比如其机头部位的光电转塔,似乎并没有沿用直-20基本型的简易FLIR前视红外系统。
从其多波段光电窗口的设计来看,应该是采用了一个和直-20T型类似的EO/IR光电转塔。这种光电系统不仅具备更强的夜间飞行能力,还同时具备地形跟踪、激光测距等能力。也就是说直-20隐身型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员运输,而是人员运输加上敌后突击,和直-20T承担的任务类似,这也证明了直-20隐身型更多承担的任务,近似于敌后远程突击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直-20隐身型在一些机身外部特设上,似乎还有待改进。比如其位于前起落架舱罩上的RWR和MAWS设备,似乎沿用了直-20型直升机的设计。甚至连前后左右各一个,共四个可以投放箔条/红外干扰弹的综合式投放系统,也依然突出于机身外表面,这无疑将成为直-20隐身型的一些雷达反射源。
此外,目前在直升机上普遍配备的主动式红外防御系统(DIRCM),比如俄军的“维帖布斯克-S”,在直-20隐身型上似乎也没有配备。不清楚原因为何,是该机型设计还处于早期还是设计取舍,也许在未来的量产型上,会存在这一特设。
总的来讲,以CG图片里显示出来的直-20隐身型直升机的外观,估计离真实存在的型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外形上可能已经很接近了。其外形设计,各种外部特设,基本上都能遵循低可探测性设计的原则。其实,以目前我们在隐身技术上的积累,能把这个隐身的直-20造出来并不困难,无非是什么时候想造、造出来承担什么任务、乃至会不会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早期曝光的直-20隐身版模型
大伊万的观点哈,要是直-20隐身型的造价和直-20基本型相差不会太多,那其实还不如将其作为直-20的一个深度改进型,作为直-20和新一代通用直升机之间的过渡型投入大批生产。
直-20家族的发展
如果直-20型直升机真搞出了这样一个可以算作深度改进型的低可探测型号,那么就目前公开的直-20型直升机已经有多型了:
首先是基本型,我们都看到了,算是直-20的基础款型号。基本型同时还衍生出三个型号,分别是直-20空军型,用于装备空军空降突击部队。直-20海军型,用于装备两栖攻击舰上用于海军陆战队空中突击部队的两栖登陆作战。直-20武警型,用于武警空中突击单位。
然后是直-20的几个特种型。首先是陆军的直-20突击型,我们前段时间刚刚提过,增加挂架短翼,使用EO/IR替换之前的前视红外夜视系统,具备夜战和引导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可以用于突击作战。
空军搜救型
其次是直-20空军的搜救型,相比直-20基本型增加机身一侧的大型强光探照灯,机体一侧安装吊装架,可以用于搜索地面和吊运伤员。
然后是最为神秘的直-20反潜型,增加机身下方的大型搜水雷达,两侧的声呐浮标投放装置,磁异常探测器等,如果再加上现在这个直-20隐身型改进型,直-20型直升机已经出现了足足8个型号,已经可以说形成一个庞大的通用直升机家族了。
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直-20型直升机的故事应该还没有结束,以直-20型直升机的基本性能,其实还有更多的型号可以出现。比如空中指挥型,比如战场监视型,比如电子战型,比如要人运输型,甚至预警型,带加油系统的特战型等都可以出现。
从这个角度看,直-20作为目前我们技术最为成熟的直升机家族,未来依然有着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