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般的疼痛丨心理杂货铺

【欢迎关注中科院之声公众号(ID:zkyzswx)或微博@中科院之声,看科学界的大事儿】

上次写的有关牙医恐惧症的文章真是要提起不少勇气,因为我只要一想到牙医,就会开始牙疼,从后槽牙蔓延到腮帮子,原来长着智齿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其实智齿早就被拔掉,但还像个幽灵一样会让人感到疼痛。

“幽灵牙疼”(phantom tooth pain)是指没有牙疼或牙神经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地感觉牙齿或者口腔疼痛。有研究估计,超过一半的慢性牙疼,并不能找到明确的原因,得算是“幽灵牙疼”。“幽灵牙疼”更多出现在女性当中,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更常出现。幽灵牙疼跟普通牙疼不一样,普通牙疼会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加剧,比如冷热酸甜、咀嚼食物等。而幽灵牙疼,疼起来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刺激。由于存在牙体或牙龈的病变基础,普通牙疼疼痛的位置比较固定。但“幽灵牙疼”就像我自己的体验一样,可以蔓延到口腔、下颌甚至脸上的其他部位,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为“非典型面部疼痛”。

“幽灵牙痛”的病因不明,可能存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在神经生理基础方面,可能是由于疼痛传递神经元的过于敏感,或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痛觉传到神经元的变异而产生;在心理方面,“幽灵疼痛”可能是精神或精神疾患,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的躯体化表现。由于没有显著的口腔问题,对于幽灵牙疼的治疗一般也和其他慢性疼痛一样,医生会使用止疼药甚至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另一种并不算罕见的“幽灵疼痛”是“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不少失去手臂或腿脚的人,会感觉失去的肢体还在、截肢的位置感到疼痛,这个现象叫“幻肢”和“幻肢痛”。残肢总感到疼痛的人,也常常会经历“幻肢痛”,这可能是由于残肢末端的神经末梢出现异常生长,而导致在残肢末端的神经活动,而激发原来肢体的感觉神经通路。

幻肢痛并不少见,超过50%的截肢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幻肢痛,往往在截肢后的一周内就会出现。痛可能是不同的感觉,比如撕裂的疼、灼烧的疼、刺痛等等,这种疼痛可能是一直持续,也可能是时有时无。“幻肢痛”起初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但现在学者们认识到“幻肢痛”具有神经基础。当病人感到“幻肢痛”的时候,原来与截肢部位感觉相关的初级感觉皮层会表现出活跃。虽然肢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原肢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的感觉神经通路还存在。在截肢前肢体更疼痛的人,也更可能在截肢后感到幻肢痛,也被认为是因为这条神经通路已经留下深刻印记而更容易被激活。

截肢之后,原先负责截肢区域感受和运动的脑区就少了信号。由于大脑神经的基本设定就是“主动接受信号”,一旦失去信号,“闲着没事儿”的脑区会做出不可预测的反应。对于这些“意外”,就可能激发人体对“意外”的最基本反应:疼痛。幻肢痛还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有关,原来负责截肢肢体的大脑皮城不能闲置,需要重新分配给其他的身体部分,比如原来负责手感觉脑区、可能重新分配给脸。当碰到脸,信号也会传递到这个脑区。但由于还没有完全实行新建立的位置联系,对于刺激的定位还是会关联到原先负责的位置。

虽然痛觉让人不快,但疼痛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免于遭受过度伤害。从积极的角度来向,“幽灵疼痛”可能也是在提醒我,少吃甜食、好好刷牙、保护牙齿,潜意识地防患于未然吧。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