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沉默的荣耀》上头,查资料了解唯——个逃过国民党追捕,成功活着回归大陆的人
来源:电影博主@宏康010
最近看《沉默的荣耀》上头了,看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了解了很多细节也知道了更多英雄人物,比如这位唯——个逃过国民党追捕并成功活着回归大陆的人,他的名字叫谢汉光,广东丰顺县埔寨镇人,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是有记录可查在台湾省坚持斗争潜藏时间最长的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谢汉光在19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成功的考入了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他的校友也有不少栋梁之才,如张伯哲、梁铮卿、陈仲豪等,谢汉光跟他们学到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四人从此也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积极响应抗日活动。
谢汉光毕业后回到老家,在亲戚的介绍下,与曾秀萍结了婚。刚结婚没几天农业院同学就邀请他去广西的农业试验场担任技术员,后来又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担任了柳州农场主任一职,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把农场发展成了共产党庇护所和秘密联络点,他主要负责联络和掩护工作时的撤退,持续长时间的地下工作也让谢汉光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1944年11月10日,桂林、柳州沦陷,谢汉光为了不受日军侵扰,带着妻儿跟着无数难民一路上风餐露宿,沿路乞讨,以吃树皮解决温饱,靠着顽强的意志终于抵达到了四川。到达四川后谢汉光找到了之前帮助过的党员人士,给他安排了一个老师的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西大学一位教授先行到了台湾,任省林业试验所所长,来函邀请学生谢汉光前往台湾一起工作。谢汉光欣然接受邀请,带着妻儿到香港,拟搭乘海轮到台湾。
在香港时,有个朋友邀请他拜会了中共华南分局在香港的负责人方方、苏惠。方方希望他到台湾后,帮助中共做一些工作。他早在大学时期就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工作后经常与共产党员相处,受党的影响很大,便满口答应下来。苏惠大姐说:“你有一位校友也很快要到台湾,希望你为他安排一个职位,便于开展工作。”
谢汉光考虑到在台湾要接受中共的任务,妻儿在身边不方便,便让曾秀萍背着儿子,一路艰辛地回到老家,在家乡的小学当教师,带着儿子等待丈夫的讯息。谁知自此之后的42年,夫妻俩再没通过音信。
南方局安排了一位中共女党员与谢汉光假扮夫妻,同行到台湾任职。一个月后,中共党员张伯哲来到台湾,由谢汉光安排在属下的莲花池分所担任科员,以此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谢汉光到台湾后,老师安排他在台湾省林业试验所工作,后来老师另谋他职,推荐他当上了所长。他利用这个身份,为中共安排了一批从大陆派来的人员。校友梁锋卿先后在台中农林总场、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任技术员;陈仲豪、徐懋德等人安排在基隆中学任教;将张伯哲安排在林业试验所担任科长等。
1947年初,中共台湾省委经过多方考察,由张伯哲介绍谢汉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台中一个姓林的人家中,与台中中学一位姓张的老师一起,举起拳头,面向党旗,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为掩护自己潜伏人员的身份,他积极做好研究工作,于1947年12月,与同事合作撰写了《林分调查与初步研究》的论文,发表在相关刊物上。
就这样潜伏在林业系统的地下战线就建立了起来,经过谢汉光这一系列的安排,台湾的林业领域被他们渗透了。
谢汉光他们之后不但潜伏工作顺利,还秘密组建了情报组织,通过刊发“光明报”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1949年,一个叫王明德(王世坚他爸)的地下党员,由于给女友邮寄了“光明报”被抓,他很快就把我党的秘密情报全盘托出,也使我党组织相继被破坏,有的被关起来,有的投靠了敌人,有的牺牲。
1950年蔡孝乾逮捕叛变,在这次灭顶之灾中,31岁的张伯哲、32岁的梁铮卿牺牲。在事发前的一个月谢汉光就已经收到了张伯哲的通知,告诉他组织暴露,让他立刻转移,在撤离快要到台东林场的路上,遇到一位农民杨溪伯,谢汉光谎称自己是国民党逃兵,因无户口逃来此地。农民杨溪伯好心带他家里,因怕查户口,几天后又把谢汉光转移到20里外更远更偏僻的深山里。
很快村长来过问,谢汉光把随身带来的两个金戒指送给他,他同意谢住下来,并顶替了该村失踪已一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以后就在村里林场干活。这样,谢汉光为了躲避追捕,改姓名,在台东深山林场隐居了38年。
谢汉光在村里的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了就是要好好活着,等待台湾解放或伺机回大陆。他也想尽各种办法寻找组织,也尝试过偷偷回大陆,但都以失败告终。
1987年中国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1988年12月8日,已经是白发苍苍古稀老人的谢汉光,手持台籍农民“叶依奎”的身份证,从隐蔽38年的台东深山密林走出来,趁台湾省“开放探亲”之机,回到广东省丰顺县老家,经过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的妻子。
后来在其好友、汕头大学图书馆主任陈仲豪帮助下,1995年5月23日经中组部审查确认,其党籍获得恢复,还享受了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1996年,谢汉光因病在家中逝世,走完了他传奇悲壮的一生。
谢汉光的另外一位好友陈仲豪,在“光明报”案爆发后,于1949年10月,在张伯哲等好友的帮助下,提前撤回到大陆。
他先后在华侨中学、聿怀中学、汕头一中任教,任华侨中学校长。粉碎四人帮后任汕头市教育局副局长。任职期间他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第一是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是平反改正冤假错案,落实政策。1979年,他参与筹办汕头大学,后担任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
2021年2月14日逝世,享年98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