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自毁长城!ASML的好日子到头了,东大做好万全准备...
作者 | 尧风
01 荷兰自毁长城!ASML的好日子到头了
日前,荷兰政府12日以所谓“对荷兰及欧洲的经济安全构成风险”为由,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公司妄加干预。
安世半导体绝非普通资产。这家企业掌握着全球第一的小信号二极管出货量,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链全靠它支撑,闻泰科技当初花332亿真金白银收购,本是中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布局。
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彭博社点破了本质,报道称,这一事件的背后是来自美国的压力与威胁。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围堵未能彻底遏制中国芯片产业,转而试图卡住“成熟制程”的脖子,安世主营的0.13微米到90纳米工艺,恰恰是汽车、工业等实体经济的“刚需品”。
让荷兰打头阵,美国打得一手好算盘,既能用“盟友大义”捆绑欧洲,又能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还能测试中国反制的底线。可荷兰忘了自己的软肋,ASML的EUV光刻机抛光工艺,离了中国超高纯度铈基稀土材料根本无法运转,这种材料荷兰每年要从中国进口12%。今年上半年,荷兰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占全球出口的26.4%,比美国还高出近10个百分点。
荷兰政府或许以为能靠 “站队美国” 换取安全,却没算清两笔致命账。
第一笔是供应链账。安世半导体的芯片生产全靠中国稀土,如今被荷兰强行接管,等于主动切断原料供应。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已经紧急致函荷兰经济部,警告 “芯片断供将导致欧洲汽车产能暴跌30%”。而ASML更陷入两难:一方面25% 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稀土管制已精准覆盖14纳米以下设备所需材料,一旦禁运,ASML的生产线将全面停摆。
第二笔是信用账。荷兰此举向全球投资者释放了危险信号:在这里投资可能随时被 “合法没收”,简直成了第二个印度。要知道,荷兰能成为欧洲科技枢纽,靠的正是 “产权保护” 的金字招牌。现在亲手砸掉招牌,德国博世、韩国三星等企业已开始转移在荷研发中心。谁愿意把真金白银投进一个“朝令夕改”的市场?
02 东大做好万全准备
荷兰最致命的误判,是以为中国还离不开它的光刻机。可2025年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早已完成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突破”的蜕变。
8月1日,璞璘科技自主研发的PL-SR系列纳米压印光刻系统正式交付,这款设备支持线宽<10nm 工艺,性能直接超越日本佳能的14nm设备,更实现了7:1的深宽比突破。更关键的是,它的投资成本仅为EUV的40%,能耗降低90%,在 3D NAND存储芯片领域能降低 20% 的制造成本。中芯国际已明确计划将其用于14nm工艺的关键层图形化,通过多重曝光实现7nm等效制程。
与此同时,上海微电子的600系列光刻机已完成90nm 制程量产,28nm 浸没式设备进入研发测试阶段,国产光刻机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产业链协同效应更在加速显现:江丰电子的冷却部件、蓝特光学的光学镜头等核心配套,国产化率已提升至35%。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韧性远超想象,纳米压印技术的突破只是开始。
除了科技突破,中国还有战略王牌在手。
稀土管制已瞄准ASML的命门,而针对安世半导体的反制更可直接联动欧洲车企。一旦中国对 “使用被没收资产生产的芯片” 发起反倾销调查,欧洲汽车在中国市场将面临巨额罚单。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欧洲车企30%的利润来自这里,谁也承受不起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图片来源于AI)
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从未减弱。2024年中国进口光刻机金额超745亿元,即便国产化率提升至12%,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荷兰要知道,中国的反制工具箱里,从不缺精准打击的武器。
03 结语
现在的荷兰,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赌徒,一边是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一边是跟着美国走的狭窄绝路。但愿它能早日清醒,跟着美国当“探路石”,最终只会成为“铺路石”。而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以技术创新为矛,以市场规模为盾,坚定地走向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未来。
毕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封锁别人实现强大,也从来没有哪个企业能靠剥夺别人获得长久发展。荷兰今日种下的因,终将收获自己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