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躺平的新策略

文/挪威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去香港参加电子展的拍摄,从广州出发,大巴两个小时左右就到香港了,基本从广州去深圳一个小时,深圳到香港一个小时。

500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国庆时带着孩子去一个比较郊区的酒店住了几天,还是一个星级酒店,提供自助餐,然后酒店在一个小区楼盘了,我好死不死查了下这个小区的房价,二手房六七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我当时脑子就宕机了,虽然是广州远郊但也是属于广州,附近还有学校和商场,二手房就这个价格——差不多我老家县城好一点的楼盘,也是这个价格。

但这个地方吧,百公里差不多的距离,广州深圳香港三个世界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路便捷得去哪儿都是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包括从广州去广州。世界级城市的意思是世界级的商业需求,总之百公里内就是密集的赚钱机会。

我之前觉得好的躺平策略是在职业上找一条不依赖于现实空间获得收入的路径,然后可以自由挑选生活地域,一些省会也可以,一些好的城市也可以,但现在我觉得这种世界级的城市群的远郊,世界级城市群的鹤岗,更适合这种玩法。

百公里内广州深圳香港的「鹤岗」和真正意义上的鹤岗,不是一个概念,从未来前景,经济活力,商业生活,年龄结构来看,都不是一个概念。传统意义上回县城置业的「县城」刨除一些抽象的乡愁情怀之类的,拿什么跟这种地方打?

有个朋友说,长三角珠三角之类的城市对人口的虹吸仍然会持续,未必是广州深圳上海这样的城市虹吸,而是长三角珠三角的县城虹吸其它地方的县城。

如果你在大城市,在琢磨换城市的话,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这个方向,回县城未必是回真的生你的那个县城,也可以是发达城市群周边的县城,同样都是躺,但躺在发达城市群周边感受和机会我觉得都会好很多。

唯一需要解决的是,怎么不用通勤一两个小时去固定的地点上班也能获得收入。所以说现在职场打怪升级有两条路:

路径A:数字类市场,做数字化的交付,搞几年自己可以独立出来做,不用固定办公地点,发达城市群郊区定居,偶尔去客户那里也不折腾。

路径B:传统职场发展,走升职加薪这条路,基本都在市中心那几块地方上班,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在附近定居,需要比较高的定居成本。

哪条路径更适合当下和未来社会呢?

500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