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水线”投喂孩子的小学,被网友骂惨了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刷到个有趣的视频,点赞量有10万+,评论区里却是骂声一片。

视频内容并不复杂。

就是讲某学校引入了标准份取餐制,具体操作是:

每天提前用流水线为学生们准备好荤素搭配的午餐,放入保温柜。

500

到了饭点,再把保温柜推到用餐区。

孩子们只要排队领取,就可以直接开吃。

这操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

按照视频的说法,只要半小时就能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

500

看起来这套模式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学校有预算,安排一下也不是不行。

然而网友们看了却不满意了。

特别是“流水线”、“节约时间”这几个关键词,果断戳中了他们敏感的心趴。

他们觉得,校方用流水线分餐,很不人性化。

这会剥夺了孩子们的选择权。

500

他们不明白,为啥现在的学校连吃饭都要搞得争分夺秒?

让孩子们在食堂里排排队聊聊天放松一下,不是很好吗?

500

段子手还在评论区留下了一连串反讽式的建议:

500

500

500

看到反对者声势浩大,支持者忍不住出来驳斥了。

第一波站出来的是山河四省的同学。

他们觉得这种模式看着就有效率。

500

要知道某些学校只给学生20分钟吃饭时间,可食堂排队就得花十多分钟。

那是相当痛苦的。

500

有了流水线帮忙分餐,这样至少能省下排队时间,让同学们多午休一会儿。

想想就开心。    

500

除了痛恨排队的人,还有一些女孩子也站出来发声。

姑娘们表示,她们经常遇到“重男轻女”的食堂阿姨。

这些阿姨会给男生们打更多的菜,但碰上女生就手抖,刻意给她们少打菜。

所以在她们看来,引进标准化的分餐线,更利于校园内的性别平等。

厌恶校园特权的家长也支持标准份分餐。

理由是是这样分餐更公平,“能有限打击学校里的关系户,让每个孩子吃上一样的饭菜”。

500

说实话,作为一个讨厌排队的人,我也觉得流水线分餐的模式挺好的。

退一步说,校方肯拿出预算来做这个东西,至少说明他们还在考虑学生吃饭的难点、痛点。

总比那些不好好安排午饭的学校强吧。

也比那些连凳子都不装,就让学生站在食堂里吃饭的学校靠谱吧。

500

500

一个现实情况是,如今的中小学生确实没有很多时间用来吃饭。

随便上网看看,就能发现一堆家长吐槽孩子午休时间短、吃饭时间赶。

有家长爆料,自家小学生在校中午只有15分钟吃饭,根本吃不完,只能到点倒掉。

还问大家,现在的小学是不是都这么“变态”?

500

评论区给出的答案很多元。

管得比较严的小学说是只给10分钟吃午饭。

人性化一点的学校安排的是35分钟。

听起来好像很长,但仔细考虑一下小学生的进食效率,这35分钟真的足够他们用来消化食物吗?

天知道……

500

不止是吃饭时间紧,孩子们上厕所的时间也不见得有多宽裕。

小课间10分钟,大课间20分钟,听起来挺长的,但碰上拖堂的老师,就能硬生生用掉大家一半时间。

更麻烦的是,某些学校的厕所距离教室比较远、坑位又十分有限,守规矩的孩子们害怕上课迟到,只能全力憋便,减少自己上厕所的频率,以此化解潜在的迟到风险。

于是,在如厕自由这件事上,越守时的孩子,受伤越深。

500

他们唯一的自救方式,就是把屎憋回家。

500

再说说同样紧迫的睡觉时间吧。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减负,还建议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睡够9小时。

但遗憾的是,多数家庭都保证不了这一点。

500

新华社做的一项统计显示,77.2%的小学生睡眠不足9小时,72.3%的初中生每天睡不足8小时。

所以,睡眠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一个非鸡娃家庭给出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早晨6点半起床,然后开始跳绳、阅读、背单词,七点十五吃早饭,七点三十五出门上学;

晚上五点五十放学,回家吃完晚饭,七点开始写作业……

一顿折腾下来就得到十点以后才能洗漱睡觉。

500

上面这种还是普娃状态。

如果碰上家长鸡娃,执意给孩子报一堆课外辅导班,那“花朵们”的睡眠时间恐怕会更短。

500

为了完成名目繁多的作业,一些同学甚至要边喝咖啡边码字。

500

细想想,那场景很像写字楼里用咖啡续命的牛马。

可问题是,当牛马是什么乐事吗?

何必小小年纪就上赶着当牛马呢?

500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用牛马类比小孩子并不合适。

因为小学生至少有寒暑假,还有双休日,打工人可未必有这么多假期。

其实这是想多了。

因为在教育内卷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的假期也可以比打工人的加班日更忙碌。

面对家长的殷殷期待,面对铺天盖地的辅导班,每个小学生都在负重前行:

500

更惨的是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

一项调研显示,某市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七成参加过培训班。

孩子们的周末时间大概有41%是被培训班占据的,能去公园、游乐场的时间仅仅只有9%。

小小的他们好像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但谁都不知道,跑赢了究竟有什么好处?

他们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松弛感;

饮食起居就被各种时间表、课程表规训得明明白白;

能够用来生活的时间,也远远短于用来学习的时间……

这种状态真的好吗?

500

崇尚优绩主义的虎爸虎妈们或许能列举出无数条“内卷”的好处。

比如:

“卷是寒门子弟光宗耀祖的唯一出路”;

“不卷连被淘汰的资格都没有”。

又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才有机会成为人上人。”

等等。

只是他们没想过,过度的磨砺和极致的苦寒可能会把梅花摧残到直接断根。

有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发展趋势。

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

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学业压力、睡眠不足都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

500

有时候,孩子们的情绪问题还可能转化为自我伤害,比如自残和自杀。

2023年亚洲教育论坛公布的最新数据是:

“我国15-20岁少年自杀率为3.34/10万,把年龄拓展到中小学生,整体不会超过5/10万。”

这些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总体来看是小概率事件。

但小概率不意味着可以被忽视。如何让祖国的花朵们劳逸结合、健康快乐,仍然是值得全社会努力思考的命题。

500

所以,别骂那些用流水线“投喂”学生的学校了。

他们至少在努力地照顾孩子的身体,为他们挤出宝贵的休息时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