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闻:印度军方称在“辛多尔行动”中应用了人工智能

  日本期刊《外交学者》10月14日载文称,印度陆军电子机械工程团总监拉吉夫·库马尔中将透露说:“在‘辛多尔行动’期间,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多传感器、多源数据实时融合。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印度军队能够精准识别、优先排序、定位和攻击目标,成功率接近94%”。

  库马尔声称,为了获得战场的“通用监视图像”,印度陆军将Trinetta系统与战场监视系统(BSS)整合于一体,应用人工智能融合了多个地面和机载传感器的数据,为军事指挥官提供了增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库马尔表示,BSS应用了“边缘人工智能”,能够在本地处理数据并支持决策,而不依赖于远程服务器。此外,“边缘人工智能”可直接在平台上接收和处理,无论是在无人机还是单兵装备中,都能确保系统在网络受到干扰时继续运行。

500

  据印度陆军发布的消息,在今年五月爆发的印巴冲突期间,使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子情报整理和分析系统(ECAS),以实时识别直接威胁并确定其优先次序。据称,该系统在识别各种雷达、导弹装置以及其他发出电子签名的设备方面达到了94%的准确率。与此同时,还使用了人工智能无人机和23个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能够提前48小时准确预报巴基斯坦边境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天气状况,指导印军炮兵进行精确打击,并提供实时战场数据。

  文章认为,鉴于此前印度并未正式承认在其军事行动中应用人工智能,因此新德里的这一说法在南亚可谓前所未有。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10月7日表示,现代战争不仅依赖武器,还依赖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影响。这表明印度将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并很快将人工智能大规模融入军事系统。

  文章指出,由于数据稀缺,有关印军应用人工智能及其在“辛多尔行动”中取得成功的说法无法得到证实。尽管如此,巴基斯坦还是要防范于未然,在加强本土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切实增强电子战和网络作战能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