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且低调:Brunello Cucinelli凭什么在中国市场闷声发财?
©️深响原创 · 作者|林之柏
“在中国市场,我们全年都没有感觉到客流量的缺乏。”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哪家奢侈品牌有底气说出这种话?答案并非爱马仕、CHANEL、LV这些老巨头,也不是近年来人气高涨的Miu Miu,而是一家知名度低于赚钱能力的品牌Brunello Cucinelli。
今年前三个季度,Brunello Cucinelli营收同比增长10.8%至10.2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带动整个亚洲市场业绩上升。
相比之下,LVMH、开云集团今年上半年亚太市场(不包含日本)营收分别下滑9%、22%,历峰集团2026财年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大中华市场(含港澳地区)销售额也同比下跌7%。
而Brunello Cucinelli“不想出名”、谨慎扩张的经营理念,也和其他奢侈品牌的高调作风形成对照。今年上半年,Brunello Cucinelli没有新开任何门店,营销活动也是十分低调。
“请记住,在未来,我们希望品牌知名度能够比现在降得更低(less well-known than today)。如果说我们现在每年能够触达近50万人,那么,这个数字如果缩小到30万就更好了。我们需要在沟通上保持专注。”品牌创始人、执行主席兼创意总监 Brunello Cucinelli 说。
这一系列反差,不禁让人好奇:作为一个“非典型”的奢侈品牌,国民认知度、历史底蕴不如爱马仕、LV、Gucci、Prada,营销能力、舆论热度远不及Miu
Miu,Brunello Cucinelli如何做到“闷声发财”?在各大品牌都想尽办法保持热度、争抢优质客户之际,Brunello
Cucinelli为何坚持低调路线?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拒绝花哨、减少曝光、谨慎扩张
Brunello Cucinelli发展历程并无太多戏剧色彩,甚至略显平淡——而这种平淡、柔和,恰好成为Brunello Cucinelli日后最特别的品牌气质。
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Brunello
Cucinelli,因为从事模特工作,对衣着十分讲究,逐渐萌生了自己做品牌的想法。1978年,Brunello
Cucinelli创立同名品牌,开出首家山羊绒制衣店。虽然只是一家小店,但Brunello
Cucinelli已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要求:坚持意大利传统工艺、选用优质原材料,选定顶尖奢侈品的赛道。
创立至上世纪90年代,是Brunello
Cucinelli的原始积累期,扎根意大利,逐步在欧洲拓展业务,产品线也从女装延伸至男装、鞋履、配饰。2000-2020年的全球扩张期,Brunello
Cucinelli先后专攻美国、亚太市场,2012年在米兰敲钟上市。2020年后,受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Brunello
Cucinelli变得更加谨慎,在先后任命两位联合首席执行官统筹日常运营后,Brunello
Cucinelli本人逐步放权,品牌进入平稳发展期。
对比起动辄近百年历史,亲历工业革命、熬过二战、传承多代的一众顶奢品牌,Brunello Cucinelli相当年轻,但近年的增长速度不输一众同行。
撇开客观因素不谈,Brunello Cucinelli最核心的成功秘诀,在于其独特理念:坚持“静奢”路线,不强求高知名度、快速扩张,追求平稳发展。
“除非你的品牌是 comtemporary (指中档时尚品牌),否则如果你的品牌过度曝光,那么你就有可能沦为潮流,一切终将过去。”Brunello Cucinelli如是说。
创始人Brunello Cucinelli 图源:Brunello Cucinelli官网
从产品生产设计,到品牌营销,再到日常的种种经营细节,Brunello Cucinelli都围绕“静奢”理念开展。
在设计上,Brunello Cucinelli是无logo风格的坚决拥护者,拒绝花哨设计。
Brunello Cucinelli的产品以面料触感、轮廓线条和舒适性闻名,即便翻看其最新季度系列,也找不到多少流行元素、时尚色调。而提供舒适感的关键,在于原材料和手工缝制工艺。
原材料的选择上,Brunello
Cucinelli相当挑剔,只选用中国内蒙古山羊腹部的细绒和埃及的优质长绒棉等;生产端也有严格标准,坚持使用本土工艺、合作超过400家手工作坊,每一件产品出厂前都要经过6次反复检查。品牌副总裁兼联合创意总监Carolina
Cucinelli对此表示:“Brunello Cucinelli从不靠花哨取胜,而靠是缝制每一件产品时投入的热情、用心。”
Brunello Cucinelli最新成衣系列 图源:Brunello Cucinelli官网
不过客户对“用心”的感知并不一致,带有很强的主观性。Brunello Cucinelli也不追求广泛的群体认同,而是强调和忠实客户之间的“信任感”,维系小圈层和谐。因此,Brunello Cucinelli在营销策略上保持克制:不请代言人、减少参加各种秀场、不搞大型活动,甚至“害怕”自己太过出名。
目前,Brunello Cucinelli更习惯用社群活动和客户沟通,每年举办约500场家庭聚会式活动,控制单场活动规模,提高和客户的沟通效果。
Brunello Cucinelli客户活动 图源:Brunello Cucinelli官方公众号
这种低调的品牌建设策略,和爱马仕、LV、Prada等顶级奢侈品牌形成鲜明区分,形成了Brunello Cucinelli特殊的品牌调性。
说到底,奢侈品售卖的就是身份符号、社交价值。作为奢侈品江湖中的“异类”,Brunello
Cucinelli满足富裕阶层追求个性化、小圈层认同、同时保持低调的社交诉求,培养了一批身家不菲、具备忠诚度的核心客户。包括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Instagram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等硅谷大佬都是其拥趸。
Brunello Cucinelli的算盘其实掐得很准:这批商界大佬就是品牌行走的广告牌,传播效果不输各路明星代言人。比如扎克伯格就曾在个人Facebook上晒出定制的Brunello Cucinelli T恤,收获了过百万点赞。
扎克伯格晒Brunello Cucinelli定制T恤 图源:Facebook
柔和、克制的理念同样体现在各种管理细节上:比如注重人文关怀,上班不需要打卡、每天5点半关灯下班是必须执行的规定;尊重人才,工匠薪酬比意大利同行平均高20%;拒绝形式主义,平均每三个月才召开一次管理会议;坚持工艺传承,开设手工艺学院,向年轻手工艺人敞开大门;长期参与总部所在地Solomeo小镇的修复、保护工作,和当地社区建立亲密联系。
从设计、营销到日常经营细节一直紧扣“静奢”的理念展开,加上创始人的现身说法,构成了完整的品牌叙事,让Brunello
Cucinelli的形象变得更统一、可信,无形中加强了客户信任感。而且尽管Brunello
Cucinelli无意追逐潮流,但反过度曝光、主张以人为本、追求松弛感这些理念,恰好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也间接为品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Brunello Cucinelli手工工坊 图源:Brunello Cucinelli官网
从近期业绩来看,市场也认可Brunello Cucinelli这一套经营哲学。
2025财年前九个月,Brunello
Cucinelli营收同比增长10.8%至10.2亿欧元,预计今明两年的总营收都将维持10%左右的增长。分地区来看,Brunello
Cucinelli在欧洲、美洲、亚洲三大市场的收入全部录得正增长,亚洲市场以15.6%的同比增幅领跑。
这当中,中国市场贡献很大,占集团营收的比例达到13%,这也难怪管理层有底气喊出“全年没有感觉到客流缺乏”。Brunello
Cucinelli联席CEO Luca
Lisandroni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中国市场的稳健表现,主要还是源于客户对品牌核心价值的认同。但即便形势大好,Brunello
Cucinelli也没打算加快扩张速度,未来几年仅计划每年在华开设1-2家新店。
放缓节奏往往意味着放弃部分快速破圈的机会,但Brunello
Cucinelli对此似乎并不介意。Brunello Cucinelli在谈及自己的经营哲学时,曾引用阿拉伯思想家Ibn
Khaldūn的“适度”理论——农民们在祈祷时经常会祈求“适度的收成”即可。
Brunello Cucinelli亚洲市场收入增长 图源:财报
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Brunello Cucinelli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静奢”路线。其际遇表明,除了爱马仕式高调顶奢路线,LVMH、Prada、开云集团的多品牌路线,奢侈品行业还存在不同的可能。
做空风波与竞争“围剿”,Brunello Cucinelli的求变难题
然而,Brunello Cucinelli的“静奢”理念并非无懈可击。
缓慢的扩张节奏、克制的营销策略、传统的制作工艺,如何抵御互联网时代快速更迭的消费潮流、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冲击,是Brunello Cucinelli的主要挑战。
近期的做空风波,则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忧虑。
9月底,做空机构Morpheus
Research指控Brunello
Cucinelli在俄罗斯通过折扣渠道违规销售、消化库存,虽然品牌第一时间辟谣,但未能让投资者信服。9月25日,Brunello
Cucinelli股价一度大跌超16%,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Brunello Cucinelli近期股价
奢侈品牌折价清货的新闻这几年屡有出现,巴黎世家、Burberry、范思哲等品牌甚至开始参加618、双11等电商大促活动,外界对此也见惯不怪。Brunello Cucinelli引发罕见争议,主要是因为折价销售行为和其一直强调的理念背道而驰。
为了加固和客户的信任感,Brunello
Cucinelli一直承诺全价销售,保证手工制作、限量供应——其高估值也是得益于稀缺感、信任感双重支撑,且二者互为补充、互相加持。这条靠高昂售价和手工限量制作维系稀缺性,用稀缺性来筛选核心用户、培养品牌信任感的经营链路看似严谨稳固,实则是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裂痕,整套品牌叙事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
而更让投资者担忧的是,这次做空风波只是一个警报信号:它不仅表明Brunello Cucinelli的“静奢”理念和其他奢侈品牌并无本质差异,一样经不起太多负面消息的冲击,背后还潜藏着品牌的深层次经营压力。
首先是高端羊绒市场的竞争加剧。
LVMH集团旗下的Loro
Piana是Brunello
Cucinelli头号竞争对手:一样走“静奢”路线、一样扎根羊绒赛道,且历史更悠久、资金实力更雄厚。今年6月,LVMH董事长Bernard
Arnault的三公子Frederic Arnault调任Loro Piana CEO,也表明了集团加大投入的决心。据报道,过去七年间Loro
Piana营收翻了大约五倍。
除此之外,同来自意大利的Colombo近年开始加速向亚洲等地区扩张,爱马仕、YSL、拉夫劳伦等奢侈品牌也在加码羊绒产品线,未来少不了一番正面竞争。
Loro Piana/Colombo/爱马仕高端羊绒系列 图源:各品牌官网
其次,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时代,想保持低调并不容易,年轻一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构Brunello Cucinelli的“静奢”理念。
随着“老钱风”在这两年翻红,Brunello
Cucinelli等走“静奢”路线的高端羊绒品牌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大批博主开始批量生产穿搭种草、品牌科普等内容,品牌被迫频繁出镜,间接影响其稀缺性和小圈层认同感。而博主们的跟风行为不仅加快消耗品牌热度,更激发了外界对“老钱风”、“静奢”理念的逆反心理。
社交媒体上关于Brunello Cucinelli的讨论增加 图源:小红书
大部分时间都顺风顺水的Brunello Cucinelli,或许真的走到了求变的十字路口。但考虑到Brunello Cucinelli的特殊情况,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一方面,Brunello
Cucinelli自诞生起就坚持小众、低调的“静奢”路线,形象过于根深蒂固,强行转变可能造成品牌形象撕裂,引发原有忠实客户不满。更何况,如果失去“静奢”理念的支撑,Brunello
Cucinelli在设计风格、营销能力等层面对比其他竞争对手并无明显优势。
另一方面,还有更实际的成本问题。由于Brunello
Cucinelli所有运营策略、管理架构、营销方案都是围绕“静奢”理念展开的,转型就意味着要从内到外做大调整,投入回报比难以预测。比如要想扩大知名度,必然牵涉到营销成本的上涨。根据财报,Brunello
Cucinelli去年上半年与消费者沟通方面的投入为4460
万欧元,营收占比为7.2%,虽远低于同行(LVMH高达36.6%),但同比增长23%,需要谨慎控制。
鉴于此,Brunello Cucinelli高层目前仍一致强调不会轻易做出改变。联席CEO Luca Lisandroni直言,不会在分销渠道和客户沟通上加速,筹备重点新店是为数不多的扩张动作,上海Casa Cucinelli旗舰店就被寄予厚望。在复杂的竞争环境面前,Brunello Cucinelli或许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过往经验,希望靠加固信任感、稀缺感,留住核心客户。
在消费行业,永恒不变的唯有变化。面对市场的持续动荡和互联网时代的全新传播方式、用户消费行为变迁,Brunello
Cucinelli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经营哲学。如何在保持“静奢”理念的基础上补强短板、维系品牌形象,是Brunello
Cucinelli接下去的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