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再起风波:“救火队长”辛杰辞任,接棒者黄力平能否挽救困局?

500

《星岛》记者 钟凯 广州报道

近两天,辛杰失联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10月13日早间,万科一纸公告官宣了他的最新动态。

公告显示,辛杰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辞任后将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同时,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获选举为新一任董事长。

这距离辛杰出任万科董事长仅不到10个月,实际上59岁的他到2026年也将进入退休时间。但如今,意外情况已经发生,关于辛杰的未来,外界也多了一层不确定性。

500

▲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出任万科董事长。万科资料图

作为房地产头部企业,万科过去三年深陷困境,但深铁集团通过信用背书、资产受让及超260 亿元借款,持续支持万科业务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深铁对万科的救助并非企业层面的自主决策,每一步行动均需上报深圳国资委并获得批复后方可实施,本质上是国资的战略支持,不会因辛杰的“插曲”而改变。

辛杰曾同时担任深铁与万科两家企业的掌门人,使其在任期间的决策与行动,深度渗透了万科当前的经营推进路径。包括投资者此前对万科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与辛杰传递的协同稳定性相关;以及深铁今年在万科推动的组织变革,从策略制定到人事安排都带有鲜明的辛杰主导印记。如今辛杰职务调整,短期内仍可能扰动市场信心、影响变革的延续节奏。

截至13日11时30分,万科A(000002.SZ)报6.54元/股,跌3.11%,万科企业(2202.HK)报4.99港元/股,下跌4.22%。

在深圳国企间辗转、晋升

资料显示,辛杰于196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1988年7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器专业,曾在深圳市外贸大厦服务公司、深圳市外贸集团、深圳市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名都实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公司工作。

500

▲资料来源:万科集团官网

1998年,辛杰进入深圳长城地产旗下长盛实业担任副经理。1999-2003年,历任深圳圣廷苑酒店筹备组负责人、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圣廷苑酒店也是深圳首家五星级绿色商务酒店,一度成为华强北的地标建筑。2004年12月起,他担任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长城地产更名而来)副总经理,兼任深圳圣廷苑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9年11月起,辛杰历任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星岛》记者查询,2009年天健集团营收规模约26.66亿元,次年就提高到35.46亿元,至2017年则达到约67.50亿元。

辛杰真正被外界广泛关注是在2017年。那一年10月,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茂德退休,并由51岁的辛杰接任。以总资产计算,2017年深铁的总资产超3161亿元,相当于同期天健集团的14倍,辛杰也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跃迁。

需要指出的是,林茂德于2016-2017年间,在“宝万之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时深铁分别以371.7亿元、292亿元收购华润、恒大所持万科32.43亿股,累计持股29.38%成为第一大股东,终结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股权争夺。因此,深圳国资委曾计划给予林茂德100万元作为资本运作奖励,但被他婉拒。

这也意味着,辛杰掌舵下的深铁,更多是为深圳国资委守住万科这家500强企业。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深铁不仅未干预或参与万科具体经营业务,双方甚至还在“轨道+物业”模式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在万科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辛杰还公开表示,投资万科是“正确的选择”。

据《星岛》记者统计,2017-2022年,深铁集团投资收益合计达到542.02亿元,主要由于深铁仅将万科作为联营公司核算,不纳入合并报表,故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依靠万科的贡献,深铁一度成为国内最赚钱的地铁公司。

分红方面,2016-2022年度,万科每年分别每股派息0.79元、0.9元、1.045元、1.166元、1.25元、0.976元及0.68元;以深铁初始投入663.7亿元、持有32.43亿股计算,其累计获得分红约215.91亿元,现金收益率达到32.5%。叠加分红除权后,深铁的持股成本从约20.47元/股,降至13.81元/股。

守住万科,从声援到托底

只不过,入股万科给深铁乃至辛杰带来的甜蜜在2023年戛然而止。这一年11月,万科遭遇首轮信用危机,公司召开线上会议做回应时,辛杰直接表态:深铁将坚定与万科站在一起,已准备好丰富“工具箱”给予支持,将根据市场情况有序释放以支持万科。

500

▲万科未来之光。

其后,万科于2023年年报中宣布首次取消分红,2024年更是录得上市34年以来首次亏损,单年归母净亏损达到494.78亿元。为此万科不得不断臂求生,进行大力度资产处置,但在下行期的房地产市场,出售难免有阻力,这时深铁被迫托底,包括出资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份额,以及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

深铁托底不仅只是救助万科,实际上在业绩层面也与万科高度捆绑,2024年其已录得归母亏损达到335.66亿元,主要原因便是对万科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亏损,并计提投资减值损失。至2025年上半年,万科亏损态势未改,导致深铁归母净亏损约达33.61亿元;期末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降至814.05亿元,与2023年底1035.07亿元已大幅缩水。

2024年,万科还在以自救为主,但郁亮等人已难以化解流动性危机;到2025年,深圳国资委不得不介入全面接管。今年1月27日,辛杰接替郁亮出任万科董事长,同时李锋、华翠、李刚担任执行副总裁,田钧担任董秘,他们均来自深圳国资系统。

据《星岛》记者统计,截至2025年9月16日,深铁于年内已向万科提供10次股东借款,合计借款金额266.04亿元。从期限来看,其中有9次股东借款的期限均为不超过三年,经过出借人同意还可以展期;利率统一维持在2.34%,远低于万科上半年境内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39%。本质上,深铁是将市场风险向自身转移,这也是一步险棋。

9月17日,在辛杰主导下,万科还进行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包括对三级管理模式调为二级管理,以及将原有的职业经理人重新安排等等。通过组织扁平化,既可以提高决策和运营效率,也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如今,辛杰突发的职务变动,也让外界开始担忧深铁对万科资金支持及经营调整的可持续性。对此,业内人士对《星岛》记者表达看法称,万科新任董事长由原董事会成员黄力平担任,熟悉公司情况,有利于工作的延续和稳定。

其同时强调,“个别管理者的调整不会影响企业改革化险的进程。”

万科毕竟是对外投资,对于深铁自身的地铁主营业务,辛杰实际上也在同时兼顾。2023年8月,深圳国资委的一篇文章曾肯定深铁的发展:2020年以来,在轨道交通领域,深铁集团就创下了17条地铁铁路、5条成绩线路、6个综合枢纽同步推进的纪录;近五年间还迎来了四次集中开工和通车,目前仍保持每年200公里以上的建设工程量。

但无论是对万科还是深铁,辛杰或许都难以继续带领它们,59岁的他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截至发稿,深圳地铁集团官网“领导致辞”依然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的署名,目前深铁暂未对外披露是否调整辛杰的消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