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药品,医保参保者竟要多花钱?国家医保局严查“阴阳价格”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却成为一些定点药店蚕食的目标,价差游戏终被纳入监管重点。
何为“阴阳价格”
近期,部分地区陆续发现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 “阴阳价格” (歧视性价格)行为。即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指出,这种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同时违背了医保服务协议中“不得对医保参保人员实行不公平、歧视性价格”的管理要求。
监测处置全面铺开
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将定点药店“阴阳价格”行为纳入重点监控事项,并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对参保人员采用歧视性价格的问题。
重点筛查品种包括各地定点药店药品结算金额排名靠前或价格差异大的药品。
医保部门将通过筛查医保结算数据,系统梳理近期群众信访、舆情反映相关问题等方式,形成本地区定点药店药品“阴阳价格”问题线索。
社会监督与举报奖励
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通知明确定点药店实行“阴阳价格”属于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
各地可按照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向医保部门提供有关问题线索,参与定点药店“阴阳价格”问题治理。
严肃处理与飞行检查
对于违反医保服务协议执行“阴阳价格”的定点药店,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严肃处理。
这些措施包括:约谈主要负责人、暂停医保结算、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医保基金、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甚至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对于“阴阳价格”涉及药品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定点药店,将纳入飞行检查范围。
常态化监测治理机制
除了专项治理,通知还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切实履行药价管理职责,常态化做好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
药品比价小程序将被持续用好,充分利用医保信息系统实际结算价、药店零售价等信息,提供定点药店价格比较、位置导航等服务。
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比较机制,方便群众对周边药店“货比三家”,规范引导定点药店公平合理、诚信定价。
此外,通知还要求在定点药店醒目处张贴标识,提醒参保人员对明码标价的药品价格信息进行核对,不得对参保人员采用歧视性定价行为。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其安全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医保局这一专项治理行动的展开,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定价行为将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将获得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