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深入讲讲宗馥莉身上的问题

娃哈哈这局其实很复杂,国资、员工股东大会、宗家内部,还有试图架空娃哈哈的宗馥莉的势力,这几方势力在此局之中斗争纠缠,要解决好是很需要政治智慧的。

首先,虽然宗馥莉的宏胜系架空了娃哈哈,使其在经济上与当地国资的关联被削弱,但是娃哈哈这个品牌本身是需要相对正面的舆论形象去支撑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互联网把宗庆后吹上天时,给的正是良心民族企业家的标签。

当然,以老宗的水平来说,这个称号也不算过。毕竟老宗是很好地平衡住了上述的几股势力,即便存在宏胜系架空娃哈哈的行为,但至少把面子留给了当地国资委,也就是娃哈哈这个品牌的根基没有被撬动。

实际上,老宗在走之前已经给自己女儿做了相对合理的布局:

1)对国资委这边,不去碰娃哈哈品牌所有权这个底线,维持住对方的面子。

2)对家族内部,把企业的实际掌管权给嫡长女,用海外信托基金安抚私生子,避免嫡庶争权撕裂家族。

由此形成对外稳住国资委,对内团结家族的效果,为宗馥莉的接班铺平了道路,如此安排,至少多方还是体面的。

但老宗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自己长女身上这股子“西式DEI拳师”的味道。老爷子刚走不久,大小姐不经股东大会直接去转移娃哈哈商标的行为,就打破第一条红线,把国资委逼到了不得不下场干预的地步。为什么呢?因为娃哈哈是杭州的一个门面,宏胜系完全不给娃哈哈留活路的结果,是这个门面的崩塌,紧接着就是就业、税收甚至城市营商环境的重大影响,没有哪个领导担得其这么大的责任。

宗馥莉单方面踏破这条红线,相对把老宗设下的第一道护城河给拆了。

其次,海外信托基金本身就是老宗用于安抚私生子的方式,目的就在于让他们安心支持嫡长女执掌家族大权。但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宗馥莉连这种花钱消灾的事情都不愿意干,为了争夺这份遗产与庶出们开撕,甚至不惜将老宗良好的人设给推翻。

由此,老宗设下的第二道护城河也被大小姐给拆了,使宗馥莉对外对内完全孤立,最后只能带着宏胜系鱼死网破。

这也是为何她要搞哇小哈等新品牌,为何这次又辞职,她是真的想出去单干了。

但问题又来了,娃哈哈这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产品质量吗?是关键技术吗?不不不,就是娃哈哈这个品牌而已。

而娃哈哈这个品牌背后是围绕这家企业的历史、故事中所呈现出的相对正面的形象。

有人把这种支撑IP形象的东西称为“势”,说白了,娃哈哈几十年的品牌营销积淀,良心企业创始人民族企业家的形象标签,是支撑起广大消费者持续消费娃哈哈产品底层因素。这其中当然也有渠道的依赖,但渠道这种东西最终还不是要看消费者怎么选,你的故事讲得动,渠道才能够“说服/忽悠”消费者去消费,一旦故事的底层逻辑崩坏了,那么再根深蒂固的渠道也难免崩塌。

经典的案例就是钟薛高,那销量多辉煌,但支撑起这种销量的是“高端雪糕”的定位。然而“晒不化”事件曝光之后,高端的形象一被打破,你看销量跌成啥样。无独有偶,西贝的预制菜风波不也如此?

所以对娃哈哈这种销量和溢价都靠品牌形象支撑的公司来说,其创始人人设的崩塌是极其致命的。

如果宗家口碑如去年那般一边倒的好,那么宗馥莉与娃哈哈一刀两断,自创新品牌尚有讲故事的空间。然而其家族内斗的公开化抹杀这种可能,宗家在广大群众面前的形象一落千丈,那么宗馥莉即便掏空娃哈哈,带着宏胜系再创业,那也是背负着集中的“原罪”的。

这才是此局最要命的地方,说白了,宗馥莉哪怕得罪了国资委,也不该得罪自家人。国资委为了娃哈哈这个品牌的体面,会最大程度给予其容忍,毕竟地方政府要的是社会稳定,相关领导要的是仕途通畅。由此去年闹离职,人家是把大小姐给劝回来了的。

如果宗家团结一心,保住老爷子的人设,那么这件事情在舆论层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当下经济不好,地方政府会很在意对于民营企业的保护,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税收还有持续招商引资,特别是对沿海城市来说,吸引外资的良好营商环境,而广大民众当然也不喜欢所谓官僚主义欺压良心民营企业家的故事。

但可怕就可怕在,良心企业家的形象却自己先崩塌了。去年为了搞舆论战,把宗老爷子的形象捧到了天上,今年却因为内斗又把重重摔倒地下---此种魔幻操作堪比西贝贾老板亲身下场撕罗永浩。

怎么说呢?宗大小姐这番操作,给我的既视感就像当年吕后死前把大权托付给两个侄子,千叮万嘱军权不能给外人。然而人刚走,吕禄这个傻小子就被周勃忽悠得交出了北军军权,结果吕氏惨遭灭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并不能以对方是亿万富翁就断定她算无遗策,更何况,宗家的发起更有改开时代特有暴发户色彩,即便老宗给自己套了一个南宋的祖宗,但那东西又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如此好局被宗大小姐打得稀烂?

这就回到我上一篇提西式教育的问题了。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按照民主党执政时期的尿性,美国的商学院多半是会推广DEI这种东西的。DEI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身份政治,落实到一些具体层面就是女拳问题。国内的企业因为DEI出幺蛾子的案例早就不胜枚举,一个杨笠就已经串联起了长城、京东几大企业。而宗大小姐这种完全抛弃基本务实政治逻辑的,毫无顾忌自己手中底牌的内外双撕行为,就像极了DEI训练出的风格。

结合她初中时期就在美国读书的经历,你要说那种思潮没有影响到她,我是不信的。

为什么不跟国资委搞好关系?因为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为什么不跟家族内部搞好关系?因为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在老宗去世时用舆论打造超级良心爱国企业家的形象,使舆论向着维护民营企业,让地方政府难堪;在兄弟姐妹跟自己争财产时又亲手摧毁这个形象,使舆论向着自己这个嫡长女,让庶出们难堪。每一步都在狭间之中充满了算计,但又却在宏观之中错谬惊人,逻辑崩坏,自拆长城。此种思维断层与自相矛盾的讽刺,像极了正在为持枪辩论却被枪击致死的查理柯克。我们观察西方社会,能看到太多这种狭间之中的算计,狭间之中的辩经,在狭间之中实现了个人利益、情绪价值以及身份获得感的最大化,却在宏光层面失掉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共识。

我由此警惕西式教育的局限性,特别是被某些资本赞助下的,带有引导性的商业思维、意识形态的传递,这其实是一种实事求是,因事而发,因感而悟的肺腑之言。我知道这样的文章会让一些成天只会脑内左右互搏的古墓派公知不舒服,敢情我点评一下某个商业人物的沉浮得失就是在迫害民营企业家了。对于这些人我只能说,您不舒服就对了。

想想宗馥莉为何会陷入如此内外失控,众叛亲离的困局中吧?不就被某种外部灌输的理念给束缚了脑子?失去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念入局而表达的唯物辩证的思维能力了吗?古墓派公知们也是如此,说官僚主义的就是右,点评民营企业家就是左,左右就是水火不容,就是二元对立,反正标签贴好互撕就完事---人类的智力水平就这种理念束缚的小可爱们给拉低的,我对此并不在意,欢愉命途常伴我左右,乐就完事儿。

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家长要真正地懂教育,懂教育就需要自己首先懂很多东西。我打赌宗老爷子是不懂DEI这套意识形态的,只知道西方的东西很先进,要去学习,或者也会基于传统文化的思维觉得自己女儿身上的某些特质有些离经叛道,但就是叫不出它的名字。

而我们作为家长,与其让孩子在考试中卷,不如卷卷自己,多了解了解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了解当下的时事政治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整体论的认知体系是需要逐步构建的,这样你就能够更早识别出孩子身上那些苗头不对的地方。

此外,盲目崇拜西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长城到京东,再到娃哈哈,我们看到的是西式教育以及西式理念在中国本土的水土不服。这与所谓普世价值在全世界蹩脚的推广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层级之间微妙的呼应。上一代人在认知上的缺陷,需要我们这代人补上,他们抬头仰望西方,囫囵吞枣;而我们如今平视西方,兼收并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