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改变世界,蔡徐坤破坏世界

500

前阵子,周杰伦粉丝打榜,引发了一场黑蔡徐坤的全网狂欢。过几天,罗永浩跳出来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偶像。也不知道这是蹭热度,还是真心给流量明星洗地。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网络喷子级别的思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偶像不假,但他们遭遇抵触的深层次原因一样?

送罗先生一句话:“非蠢即坏。”

周杰伦和蔡徐坤,一个是改变世界的人,一个是破坏世界的人,遭到的抵触,当然也是两回事。

500

父母当年看不起周杰伦,是因为后者威胁到了他们喜欢的东西。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和看法。父母觉得真正的歌手就应该像费玉清、宋祖英、毛阿敏等等,而周杰伦的音乐融入了rap、爵士、嘻哈、新金属、雷鬼等多种类型,这在当时的音乐生态就是一种亚文化的地位。

一个人的品味,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信念和认同。因为太过根深蒂固,甚至让他们无法客观地看待世界。这就是新事物一出现,无论好坏,都一定会遭到强烈抵制的根本原因。

不仅仅周杰伦出现时遭到老一代人的强烈抵触,周星驰、张国荣、四大天王当年也是如此。

周星驰如日中天的时候,大陆电影连商业化的条件都不具备,主流的电影不是教化、弘扬主旋律,就是一本正经讲故事。因此,当时的电影专家根本没法接受周氏喜剧的戏仿、解构及无厘头,觉得那简直就是低俗的闹剧。

500

然而,亚文化生命力旺盛,便一定会跻身主流。如此,长辈们的抵触,其实是一种恐惧。他们害怕自己喜欢的东西遭到威胁,这等于要将他们的认同感连根拔起。

认同感本身就是一个人精神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出生在哪里?我的父母是谁?我喜欢谁?……这一系列的认同感,都是关乎“我是谁”这个终极答案的分支。上帝死后,明星的崇拜就是一种类似于归属的信仰。

所以,这种抵触不是基于了解而产生的。因为恐惧,抵触者本身就拒绝了解。无论你多正确,赢得多少,他们都要揪住细枝末节的东西去反对。

如果你觉得音乐、电影太主观,谁好谁坏没有无争议的标准,那咱可以用胜负清晰可见的体育来举例子。

金州勇士过去5年全部进入总决赛,夺得3次冠军,但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道理很简单,他们的打球方式,完全改变了比赛的逻辑。

500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NBA就代表着硬邦邦的肌肉碰撞,内线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勇士却以三分球作为战术的核心。这种远离篮筐的打法成为根基,当然会减少对抗,彻底颠覆比赛的面貌。

如此,名宿们当然会坐立不安,毕竟,他们前半生积累的名声,就是以和勇士相反的方式获得的。

改变世界的人,当然要遭到抵触和非议。但世界总要发展,所以反对者总有一天要闭上嘴巴。

500

但是,蔡徐坤被看不起,完全就不是一回事。最终败下阵的也不是反对者,而是蔡徐坤本人。

蔡徐坤被黑的根源,在于他德不配位,获得关注度靠的不是作品,而是炒作、刷数据。这种名声和关注度本身就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刷数据本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言以蔽之,就是破坏规则。

这种突破底线,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做法,对于行业的生态破坏力是非常大的。一个人刷,就会带动一群人刷,因为游戏规则如此,不刷的人就会被挤在后头。

蔡徐坤当然不是第一个这样操作的流量明星,毕竟流量明星已经崛起四五年了。但作为头部流量,他的操作带有强烈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对整个生态的破坏力也是排在前列的。

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被流量明星破坏的娱乐圈生态,完全可以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

以往的大明星都有妇孺皆知的作品,刘德华的《忘情水》,按照知名度来讲完全不亚于现在的神曲。提到明星就想到代表作,这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成为现代神话的一部分。

但现在,明星的八卦、脸和段子才是他们最具传播力度的元素。八卦、脸和段子的本质是什么?数据、流量,冰冷冷没有生命的数据。

蔡徐坤有什么作品?《鸡你太美》?但《鸡你太美》在扭曲而失控的传播中,已经成为一个狂欢、段子的符号,本身的作品属性已经无关紧要了。

这就造成了一种滑稽的奇观:不仅仅是讨厌流量明星的路人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作品。像我这种喜欢热巴的,也是喜欢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她到底拍了啥电视剧,唱了啥歌。特地去搜后,看了一两部,也没接着看的欲望。

500

但是,哪怕热巴拿到金鹰奖的同时被封为“水后”,我依旧没有脱粉。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粉丝和明星之间完全没有作品基础的相互关系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低成本的,短平快的。

过去几年的娱乐圈生态,就充斥着这种短平快、赚快钱的操作。你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所以,经纪公司就像老鸨一样,从一波又一波新鲜靓丽的肉体上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快钱。

作品是有生命的,创作他的人衰老了,甚至死亡了,作品却有可能更鲜活、更有生命力,所以有作品的明星可以红几十甚至上百年,别说四大天王这样的一线巨星,哪怕是周慧敏这样最红时也不过是二三线的明星,现在52岁了也还是活蹦乱跳开演唱会。

但是,鹿晗从崛起到沉寂,不过四五年的时间,触目惊心。作品有识别度,数据却没有。我可以捧鹿晗上去,也可以捧蔡徐坤上去。他们都只不过是一个被绑架的数据符号而已。周杰伦们在老一代的骂声中崛起为一代人的信仰,蔡徐坤们则在骂声中快速沉寂。

当这种建立在炒作、刷数据之上的割韭菜操作成为主流,必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某一天我问一个小女孩,怎么现在没有周杰伦、林俊杰这样的年轻巨星,也没有像《浮夸》、《晴天》、《青花瓷》这样满世界在唱还可以唱好多年的新歌?

能赚快钱了,谁还愿意沉淀下来打磨作品?

要知道,周杰伦出道的时候,对手是孙燕姿、王力宏、陶喆、陈奕迅、谢霆锋、容祖儿等,现在年轻一代扛鼎的是谁?华晨宇?

当然了,华语乐坛衰弱本身是一个系统性,乃至社会性的问题,流量明星只是其中影响因素的一种。但毫无疑问,它的破坏性很大。

另一方面,这种对规则的破坏,影响的不仅仅是娱乐圈的生态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

要知道,流量明星刷榜可不仅仅是靠自己的经纪公司,还有他们的粉丝。流量明星有庞大的粉丝群体,集体参与造假、破坏规则,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就不用说了。2018年吴亦凡粉丝在itunes上刷榜,说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形象也不为过。

500

明星作为整个社会聚光灯的中心,到底有没有义务承担道德楷模的责任,这一直是有争议的。但毫无疑问的是,破坏规则、突破底线,导致粉丝上行下效,当然是要遭到强烈谴责的。

流量明星的粉丝很多还在读书,却已经把弄虚作假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这种荼毒所造成的伤害,持续的可能是一两代人。而你作为泡沫一般的流量明星,可能崛起到销声匿迹不过就几年时间而已。

改变世界的人,和破坏世界的人遭到的抵触,性质是不一样的。父母讨厌周杰伦,是因为后者撼动了他们热爱的东西;现在的人看不起蔡徐坤,则是因为后者破坏了规则和生态。

所以,现在讨厌流量明星的,可不仅仅是00后、10后的父母,哪怕90后,以及一些有辨别能力的00后,也对流量明星深恶痛绝。毕竟,流量明星所触及的已经不仅仅是作品的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基本的三观问题。

讨厌一个服饰前卫引领潮流的“异类”,跟讨厌一个买通评委的人,本身就不是一回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曾不才在别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