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联席CEO郭晓涛“空降”,平安好医生业务不再“平安”
文 | 《星岛》见习记者 黄冬艳 广州报道
编辑 | 周昊
平安系再度迎来人事大换防。
10月7日晚间,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01833.HK)公告宣布,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的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全部职位,同时,平安集团联席CEO郭晓涛接任董事会主席,前58同城联席总裁、百度资深副总裁何明科则出任CEO,即日起生效。
换帅如换刀。算上此次更替,成立11年来,平安好医生已先后有过四位一把手,从最初的C端用户“跑马圈地”,到“去C端化”再到“医险协同”,每次人事换防后,这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的战略调整都尤为明显。
今年8月底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才强调“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的大战略,平安好医生便紧接着换帅,平安集团联席CEO郭晓涛直接担任董事会主席,受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扭亏功臣“激流勇退”
对于李斗的辞任,外界普遍意外。
从2023年10月,李斗走马上任,短短两年间,李斗就改变了平安好医生成立以来持续亏损的局面:在2023年营收下滑逾两成、亏损2.45亿元的情况下,2024年平安好医生实现首次盈利,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更是翻倍增长,并带动资本市场估值修复,于诸多证券机构的研报预测中,业绩及估值均有持续走高的态势。
与前两任一把手均因业绩未达预期而被替换相比,如今李斗无疑属于“激流勇退”,资本市场对此给予的反应亦是略显质疑。10月8日,平安好医生股价微跌0.28%,国庆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的10月9日继续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3%。
▲平安好医生10月9日股价,来源:雪球网
从履历来看,1976年出生的李斗曾担任玛氏箭牌糖果(中国)的销售副总裁及中国区需求经理,2020年才加入平安集团,历任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平安健康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曾推动平安人寿的“健康+”业务模式发展及多个服务场景落地;2023年开始出任平安好医生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拥有医药、快消、保险、养老等多个领域的经验。
李斗辞任的原因,平安好医生在公告中仅一句“个人工作安排”的表述,且强调此次调整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并未有更多细节披露,未来是否会调任平安系其他平台,目前亦尚未可知。有行业观点认为,李斗的辞任或涉及平安集团内部战略调整或高管轮岗。
《星岛》记者曾就此尝试联系平安好医生方面,希望获得更多的人事调整及相应的战略变动情况,对方回复称公司此次人事变动的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曾由李斗兼任的平安好医生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岗位,将一分为二,由郭晓涛、何明科分别接任。
新董事会主席为53岁的郭晓涛,现为平安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副总经理,亦是平安好医生非执行董事。郭晓涛加入平安前,曾任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韦莱韬悦资本市场业务全球联席首席执行官等职。2019年加入平安集团后,在北大医疗、平安银行、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壹账通等多个平安系重要子公司中均有高层管理经验。
平安好医生方面表示,郭晓涛长期在平安集团及国际顶级顾问公司任职,拥有丰富的大型金融、医疗集团战略转型升级、数字化运营及改革、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深厚经验。
接任平安好医生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的何明科,则为外部空降兵。据了解,46岁的何明科先后担任过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顾问、软银赛富投资副总裁、58同城联席总裁、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等职,在互联网、大健康领域有深刻认知和丰富实战经验,有望帮助平安好医生推进医疗AI场景化落地,进一步推进公司商业化战略。
四度换帅,业务摇摆
平安好医生成立于2014年11月,2018年5月于港交所挂牌上市,被定位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医疗养老”战略协同的核心公司。得益于平安集团这棵“大树”的资源和资金庇护,平安好医生是最早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中少数成功杀出重围并成功上市的一家。
成立之初,平安好医生由出身阿里的王涛创立,走的也是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春雨医生等平台一样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卖药”路数,先通过免费或低价的线上问诊等服务积累C端客户,再借此销售药品、保健品等获得收入和利润。
但这样基于烧钱的“跑马圈地”虽能抢夺流量,盈利问题却始终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即便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两大巨头,也是2021年前后多番调整,打通线上线下业务闭环才实现扭亏为盈。
相比本身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京东和阿里,平安好医生要继续走“卖药”的路显然竞争优势较弱。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王涛任职的2014—2020年六年间,平安好医生累计亏损超47亿元,核心的在线医疗业务始终未能突破营收规模瓶颈。
因此,2020年王涛因履行管理职责未达预期而被免职,平安好医生第二位掌舵者方蔚豪走马上任,开始将公司战略从C端全面转向B端的企业用户,意在与平安集团旗下的保险、金融业务进行深度协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但方蔚豪也仅在任三年,同样因为公司经营管理未达预期而在2023年10月隐退,其2020年接任之时,平安好医生市值已至千亿港元以上,但2023年10月总市值已跌至200亿港元以下,一度沦为平安系各子公司的医疗健康服务商,外部客户数量并未有大的突破。
▲平安好医生2018年上市后股价变化,来源:雪球网
第三位掌舵者李斗便是基于此背景,带着平安集团高层的任务接手平安好医生,随即开始大刀阔斧的内部人员优化、战略调整、业务改革,提出“医险协同”战略,聚焦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开拓平安集团以外的客户需求。
改革效果亦是显而易见的,2024年平安好医生便首次实现了盈利,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至25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36.8%。
随着李斗辞任,一二把手再度更替,平安好医生接下来会有哪些战略上的调整和转向,将为市场关注。
有投资者指出,基于何明科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商业化经验背景,平安好医生此番换帅,背后进一步开放平台,通过企业客户拓展降低集团输血依赖的意味十分明显。远期来看,摆脱平安系的路径依赖无疑是利好,但短期影响仍需要观察。
不过《星岛》记者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与平安集团各子公司的关联交易比重仍较大,其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中,仅平安寿险的交易额就达3.91亿元、平安产险1.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部分关联交易情况,来源:企业2025年中报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在2025年中报中表示,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平安将聚焦综合金融主业,深化医疗、养老服务。
具体到平安好医生层面,将主要体现在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的AI医疗产品矩阵中,通过整合优质医疗养老服务资源,打造“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务网络,规模效应带来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
在2025年中报中,平安好医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平安集团的协同,赋能集团综合金融主业,持续提升平安集团旗下近2.45亿金融客户的渗透,同时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的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