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消费观众了,最后点情怀全没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南派三叔十年复仇之作”。

前段时间,这条热搜让不少《盗墓笔记》粉丝瞬间沸腾。

毕竟今年是小哥张起灵“十年之约”的特殊年份,大家本就对IP相关动态格外关注,再加上南派三叔那句“十年已过,有很多话、很多事实可以说,还有很多人可以骂”的狠话,更让观众期待这部名为《吴邪私家笔记》的新剧,能成为对过往魔改版本的“拨乱反正”,还原最贴近原著的盗墓故事。

500

《吴邪私家笔记》的故事,主要改编自《盗墓笔记》第一部“七星鲁王宫”与第二部“西沙海底墓”的核心情节,整体叙事节奏基本遵循原著脉络展开。

500

故事的开端,要从一百年前说起。

在一个名叫镖子岭的地方,吴邪的爷爷吴老狗还是个少年时,曾跟着几位长辈一同进山。

彼时他们并非为了探险,而是带着挖掘古墓的目的,可一铲子下去,却挖出了带血的泥土。

随行老人当即断言“这下面是个血尸”,语气里满是忌惮。

血尸的凶险远超想象,三位长辈决定冒险下到盗洞一探究竟,只留下年少的吴老狗在洞外接应。

500

可这一去,便成了永别。

三位长辈全部殒命洞中,唯有没下洞的吴老狗,带着一份从墓中盗出的帛书侥幸逃生。

这段往事,成了吴家几代人记忆里难以磨灭的印记,也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

500

几十年过去,吴老狗已至暮年,他的孙子吴邪则成长为新世纪的青年。

与小说里“盗墓世家后代”的身份不同,剧中的吴邪家世被调整为“爱好探险”,他继承了家里的古董店,日常守着小店打理生意,日子过得平静又悠哉。

本以为这样的生活能一直持续,直到一个名叫大金牙的人找上门,打破了这份安稳。

500

大金牙带来了一份战国帛书,而吴邪一眼认出,这份帛书与爷爷当年从镖子岭带出的帛书竟是同款,只是这是另外一份。

察觉到帛书的特殊,吴邪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的三叔吴三省。

两人对着帛书仔细研究,最终发现这份看似记载古事的帛书,实则是一张隐藏着地点的地图。

500

为了探寻地图背后的秘密,吴三省决定组建队伍前往目的地,同行的还有他的得力助手潘子、经验丰富的大奎,以及一位突然出现的神秘年轻人张起灵。

就这样,五人小组收拾行装,按照地图指示踏上了未知旅程。

旅途从一开始就充满波折。

他们先是遭遇了不明生物的袭击,原本小说里能让人闻风丧胆的“尸蹩”,在剧中被改成了“虱蹩”,设定也变为普通的杂食性动物。

接着又在途中看到诡异的“女尸鬼影”,可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不过是当地黑心导游为了谋财害命,用腐肉搭建的假人模型。

即便如此,队伍还是朝着地图终点不断靠近,直到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再次挖出了带血的泥土。

500

“七星鲁王宫”的故事,自此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地图指引,五人需要穿过一段幽暗的洞穴才能抵达核心区域。

小说里这段路程是令人胆寒的“尸洞”,洞里弥漫着尸臭,还藏着以腐肉为食的生物,可剧中为了贴合审查要求,将“尸洞”改名为“湿洞”,解释洞里的异味来自蝙蝠粪便,甚至补充“吃蝙蝠粪便的人扛不住白天暑气,只能晚上动手”的设定,弱化了原本的恐怖氛围。

进入洞穴后,众人又遇到了新的状况,一阵诡异氛围笼罩时,潘子突然让吴邪留意张起灵的手指,说“这种手是中国古武术的双指探洞”,暗示张起灵不简单。

可熟悉原著的观众都知道,这段情节原本是想体现张起灵“发丘中郎将”的身份。

500

作为古代盗墓四大门派之一的传人,他的双指探洞是盗墓的绝活,潘子提醒吴邪,是想让他放心“咱们这边有专家”,剧中的改编则让这段情节失去了原本的内核。

随着队伍不断深入,他们终于抵达了地图标注的核心地点。

令人意外的是,小说里明确的“古墓”,在剧中被改成了“废弃窑洞”,还特意补充设定称“这是鲁殇王用窑洞做伪装”。

可这样的改动,让后续很多情节显得逻辑割裂。

比如众人刚确认这里是“废弃窑洞”,远处就传来奇怪声响,张起灵突然扑通跪下身,还念念有词。

500

吴三省见状解释“这是捕虫人的习俗,用来测试里面有没有寄生的虫子”,可熟悉原著的观众都清楚,小说里张起灵的举动是在与墓中的粽子“讨价还价”,带有几分通灵的意味,与“捕虫人”毫无关联。

更别说张起灵本身血液就有克制虫子的功能,“测试寄生虫”的说法,实在难以自洽。

关于鲁殇王的传说,剧中也做了大幅调整。

剧集先是通过角色之口表示“这传说大概率是编造的”,接着讲述鲁殇王天生拥有一枚“癸玺”,只要亮出癸玺,他的士兵就能不知疼痛、战力大增。

后来鲁殇王以“使用癸玺多年导致身体虚弱”为由,向皇帝请求假死恢复元气,当场进入假死状态,皇帝便将他的“尸体”安置在神鼎山,等待他复活。

可这段改编不仅没解释“癸玺为何有如此功效”,也没说清“鲁殇王为何没能复活”,更与后续遇到的诡异事件脱节。

500

要知道原著里,“癸玺”本是“鬼玺”,鲁殇王召唤的是阴兵,所谓“假死”是他声称要带阴兵去地府平叛,而且原著早已用“鲁殇王其实是盗墓贼,士兵夜间消失是去盗墓”的设定,给出了唯物主义解释,剧中的改编反而让故事逻辑变得混乱。

在窑洞里,众人还遇到了诸多惊险状况。

他们不仅要应对“虱蹩”的突袭,还要躲避会缠绕人的神奇植物“蛇柏”,途中几人不慎走散,各自陷入险境。

也是在这段经历中,铁三角的第三位成员王胖子正式登场。

500

他原本也是为了探寻此地秘密而来,机缘巧合下与吴邪、张起灵、吴三省等人相遇,几人在共同对抗“虱蹩”和“蛇柏”的过程中互相帮扶,逐渐建立起信任,“铁三角”的雏形就此形成。

按照原著脉络,众人最终会找到鲁殇王的核心墓室,揭开更多关于古墓的秘密,可剧中因为设定调整,将“墓室”相关情节弱化,转而侧重“寻找失踪人员”的线。

剧中新增了“老马破解地图后组队探险失联,老马媳妇悬赏找人”的剧情,吴三省组建队伍的原因,也从“探寻古墓秘密”变成“接受委托寻找老马”,就连吴邪跟着同行的理由,都从“盗墓世家后代的宿命”改为“三叔想让吴家独苗接触探险,增长见识”。

500

追完《吴邪私家笔记》的核心剧情,再回看南派三叔最初“十年复仇”的宣言,不难理解为何观众会给出大量差评,甚至直言“期待落空”。

《盗墓笔记》原著之所以能吸引无数粉丝,不仅在于紧张刺激的探险情节,更在于“永生”主题下,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墓传说、诡异生物与人性博弈。

当剧中为了过审,将“发丘中郎将”改成“古武术传人”,将“与粽子对话”改成“捕虫人习俗”,将“鲁殇王召阴兵”改成“莫名其妙的癸玺传说”时,原本扣人心弦的悬疑感和奇幻感荡然无存,只剩下逻辑割裂的剧情。

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剧中大量台词与演员口型对不上,甚至出现“口未动、词已出”的情况,明显是后期为了修改设定强行配音,严重影响观看体验。

500

当然,审查限制并非剧集质量拉胯的唯一借口。

对比同类型的《鬼吹灯》系列,同样面临审查压力,却能凭借扎实的剧本、贴合角色的选角和精良的制作产出佳作。

可《吴邪私家笔记》在选角和制作上,明显存在短板。

饰演吴邪的徐振轩,在独角戏中表现尚可,但与吴镇宇(饰演吴三省)、曹磊(饰演潘子)等实力派演员对戏时,演技短板瞬间凸显。

饰演张起灵的程相,只演出了角色的“装酷”外表,却没能传递出张起灵骨子里的冷峻与疏离。

就连剧中的特效,都显得敷衍,“青面狐尸”被做成类似“哥布林”的模样,动作戏全靠慢镜头和频繁切镜掩盖瑕疵,棚拍感严重,难以让观众代入剧情。

500

更让稻米失望的是,南派三叔作为原著作者,本应最懂《盗墓笔记》的核心魅力,却在“十年复仇”的噱头下,交出了这样一部“自我阉割”的作品。

从2015年第一部《盗墓笔记》网剧上线至今,十年间已有十个“吴邪”亮相荧幕,可除了《终极笔记》等少数作品能勉强贴合原著精神,大多数改编都在消耗IP热度。

观众期待的“复仇之作”,是能还原“铁三角”的生死与共,是能展现古墓探险的惊险刺激,是能找回当年追小说时的热血与感动,而不是一部为了过审强行修改设定、为了流量堆砌噱头,却丢失了IP灵魂的“四不像”剧集。

500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