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不是企业老板不想省钱,是盗版被重罚实在受不了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软件产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haha
作者显然不是计算机行业的人,所以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在美国,绝大部分企业老板都认为软件远比硬件要贵,愿意对软件付高额成本。在中国,几乎所有企业老板都认为硬件的确有“成本”,不给钱是真不行,而“软件”这玩意就没有成本,都应该是“送”的,习惯“白嫖”。
中美在软件商业环境中的差距,比创新药支付能力的差距还要大,毕竟后者虽然是真的没钱,但是用来救命的,不吃真不行。
这就导致了目前中国在偏软件领域只有一个商业模式大规模的跑通了,是真正能赚到大钱的,那就是2C的超级平台。只有面向亿级用户的超级平台,才能够把系统的成本边际效应降低到足够低,通过向商家收费用户免费的模式,本质上是海量流量的租赁服务,能够对海量的商家收取到足够多的流量营销费用,是当今中国软件领域除游戏外唯一真正跑通的商业模式。
其余做企业软件的,都苦逼到死,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软件,没什么企业愿意付费,简直堪称地狱级商业模式。在美国,有很多家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做2B商业化软件、服务的公司,反过来,在中国,你连一家100亿美元市值的2B软件公司也找不到,做了几十年的用友和金蝶,包括金山软件,曾经被各种寄予厚望,但大家最后都发现,这些公司要赚点钱简直比登天还难,比要饭的还惨,苦逼熬了好多年,也就是勉强活下去,现在市值都不过几百亿人民币,折合不到100亿美元。
不想买软件又想用怎么办呢?那就回避不了“用盗版”。
欧美不是企业老板不想省钱,是盗版被重罚实在受不了。这就跟国内劳动法规落实差是一回事,还是违法成本太低了。
单机软件和游戏,在国内是最难生存的,以金山为例,WPS赚不到钱,单机游戏赚不到钱,当年上市靠的是网游。所以雷军离开金山创业就不搞最熟悉的软件业,他太明白国内是个什么市场了。
微软和Adobe在中国打击盗版也是很费劲,不知道的才以为他们故意纵容盗版,实际上国内相关行业公司大多数都接到过微软和Adobe它们中介或法务打来的电话威胁,很多网民不知道罢了。但它们有利之处在于本土市场首先就能让他们生存发展,海外属于能赚多少算多少,可中国软件企业本土就先让它们很难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