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土菜馆上了高德扫街榜

今年国庆连着中秋,双节就要有双倍喜庆,假日气氛伴着人间烟火气息充斥社交网络。朋友圈大家都在旅游,还有铺天盖地的高德扫街榜的美食探店照。

跟以往一样,我还是自驾回老家,带女儿回家看老公公、老外婆,也就是我的爷爷和外婆。根据提醒,选择错峰出行,下午2点半上高速,晚上9点到家,一路只有两三段缓行,还算顺畅。

长假回老家跟旅游不太一样,不累,吃得好,睡得香,除了温馨,还有无聊。

老家属于莽山旅游区,但我极少去,因为熟悉,不愿扎堆,也因无聊随手点开高德看看,这才发现,村口土菜馆居然上了高德扫街榜。说是村口,其实是隔壁乡镇,这个村在山上,正经的莽山,属于瑶寨,直线距离不过10里路,开车过去要十多公里。

500

郴州的“郴”字是“森里之城”,跟黄山的歙县、黟县类似,是地名专属汉字。郴州有句古谚,“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这是形容郴州的偏远。郴州是湖南最南,老家宜章是郴州最南,跟广东交界,从村里去县城坐大巴车也要先出省,路过广东坪石,小时候,老家也有句俗话,形容交通不便——“白沙白沙,烂泥稀垮,天塘天塘,黄泥高裤膛”。如今这些也都是过去式了,郴州有了高铁,村村都有水泥路直通,交通便捷,一到春节乡村道也堵车,走亲访友停车成了头等问题,家乡也在做旅游开发,莽山名声在外,我在香港也见过莽山的旅游广告。

荣登高德扫街榜的这家土菜馆以前在长沙有分店,我去过,味道不错,可惜没有继续经营,莽山店算是总店吧,开在山上村口的总店。我问老板,从黄莽旅游公路到你们村,路有点远,怎么不开在山下?老板说,莽山游客以广东自驾游客居多,只要好吃就不怕路远,他们场每年出栏几百头土猪,主要销往广东,餐厅从2015年开店,主要做产品展示,经营是顺带做的——餐厅的厨师、服务员都是村里的,蔬菜也是村里园里种的。至于营销,全靠口碑,以前会上美团点评,现在有小红书,还有高德地图。

老板知道高德地图,也知道马云,却不知道高德地图竟也是马云做的。

500

莽山美食上过一次央视纪录片“舌尖”,是蕨根糍粑。我们小时候逢年时也吃,它是有特点的,糖煎或者炒腊肉,味道不错。推蕨根糍粑应该出于旅游推广的需要,莽山是瑶族乡,能在央视露脸,让全国人民记住的必须要特色,蕨根糍粑取材自山林,制作是纯手工的,能够把当地山水人文融汇一起。非它莫属。但说到宜章或我们几个相邻乡镇的美食,我更推荐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名菜,广东、广西都有,整个湖南,从衡阳往南都有酿豆腐,还可以酿茄子,酿苦瓜,酿辣椒,酿南瓜花,万物皆可酿,但最正宗也是最好吃的,还是酿豆腐。广东、广西酿豆腐多用水豆腐,湖南则多用油豆腐——去年10月带陶然、陈楚、建华、小车他们走湘军之路就看到曾国藩老家特产,油豆腐。

500

同是油豆腐各地也有不同,长沙菜市场经常能见各种油豆腐,更像是油豆泡,豆腐炸成金黄小球,中间豆腐炸成了中空的蜂窝状,容易吸味,也容易酿菜。老家的酿豆腐,融合了衡阳油豆腐和广东水豆腐,彼此优点,兼而有之,水豆腐切块,放油锅炸,豆腐表面炸透起酥,放置冷水浸泡就有了虎皮状,豆腐中间呢,还是扎实、水嫩的水豆腐。这样的酿豆腐,口感层次更丰富,最初是油豆腐的香韧,有嚼劲,接着水豆腐的滑嫩,再是馅酿的滋味,一口酿豆腐,三种口感,三种滋味。至于酿的馅,丰俭由人,可以纯肉加葱,也可以粉肠切碎,拌冬笋加马蹄什么的。

500

小时候要吃上酿豆腐必须是逢年过节。腊月二十四五各家各户磨豆腐,杀年猪。杀完年猪后才好酿豆腐,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油来炸豆腐,有肉来做酿馅。最好的酿豆腐是新杀的年猪,前腿肉或梅花肉剁馅,伴着山里采挖的新鲜冬笋,到了元宵开正了,要清肠胃,大家喜欢用菠菜剁纯素馅做斋豆腐。

我在村口这家“莽山黑豚”餐厅点了一份酿豆腐。在我看来,酿豆腐是考验本地土菜馆出品最好的一道菜,餐厅的猪肉好不好,新鲜不新鲜,豆腐好不好,酿得用心不用心,一道菜全吃出来了。

我常建议朋友,吃土菜,只点最常见的家常菜,鸡鸭鱼肉这些常见,厨师经常做,熟能生巧,手到擒来,能吃出差异口感和层次来。家常菜中一定要点的就是,豆腐和蔬菜。现在的豆腐,黄豆大都进口的,差别不大,真正影响豆腐品质的,是水质。旅游区尤其是山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大都出好水,有好的水本地出产的豆腐自然就好。老家豆腐最有名的是东风乡,东风挨着莽山,也因为莽山水质好。按家乡土话说,莽山水是麻石水,甜。

至于蔬菜,除了水质时令,还有土质。古人迁徙定居依山势水形,逆流而上,越往江溪上游,越是偏远,土地也越贫瘠。相邻几个乡镇,莽山的蔬菜确实是好吃很多,因为这里是水流上游,土地贫瘠是沙砾土,海拔高,气候冷,云雾缭绕,蔬菜长得也小,甚至奇形怪状,但小白菜更有小白菜的味道,菠菜更有菠菜味道,萝卜也更清甜几分。朋友说,这样蔬菜更有生命力啊。

500

这家土菜馆所在的村子叫跳石子,即便是十多年前,甚至村庄诞生的数百年都属于穷乡僻壤,以前是穷山恶水,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改变,因为精准扶贫,因为乡村公路、移动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因为旅游开发和互联网普及。

美食,一靠厨艺,二靠食材,厨艺和食材相辅相成,但主要还是靠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城市厨师多,小地方食材好,厨艺和食材都好的平衡地域是县城,或者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处,南方城市流行各种农家乐就是这个道理。宜章县城的美食,除了酿豆腐、三鲜粉、猪脚粉,茶油猪脑壳饭应该也有一席之地。猪头肉国内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奇,猪头有各种肉,猪鼻子、猪脸肉、猪耳朵、天梯等,肉质、口感、气味层次不一,处理繁复,稍有不慎就气味太冲,有人避之不及,有人甘之如饴。宜章猪脑壳讲究的是香、辣、浓、醇。具体做法是,洗净猪头小火慢炖,炖烂炖透,熬煮出浓白稠汤,拆肉去骨,拆肉要手工,不宜刀切,再以本地青椒大蒜煸炒,下老酱油,猛火爆炒,然后浓汤回锅收汁,起锅前再浇上一圈热烈茶油提味。

500

猪脑壳猪皮肥厚,炖煮久了便出胶,这胶质是把各种味道链接调和的关键,辣椒大蒜是以味调味,茶油则是增香。合格的猪脑壳饭,会把猪头上各种口感和味道的肉和谐共处,茶油清香伴着浓郁肉香,然后是辣到头皮发麻,有的肉酥烂软糯,有的肉劲道耐嚼,还有咬起来咯吱咯吱作响,浓稠汤汁裹着酱香如味蕾炸弹,稍有停歇,上下嘴唇都要被满满胶质给黏上。

500

猪脑壳在老家话里是骂人的俚语,说一个人蠢笨,久而久之也有了“呆萌”的言外之意,说一个人笨得让人捉急又些许可爱。

高中时一位人面广交友广也爱吹牛的数学老师,跟学生混成一团,时常跟我们吹嘘的一句话是,天天有人请客,这猪脑壳都吃烦了,吃腻了。世纪之初,一份猪脑壳饭应该是十几块钱,价格不菲,我是大学寒假回家路过县城才第一次吃到,确实好吃,念念不忘。现如今,猪脑壳盒饭已经从宜章县城走出去,成了郴州市的美食名片。一桩不算陈旧的趣闻是,2022年特殊时期,有人香港坐船“偷渡”,从珠海登陆,然后自驾回郴州,因为没有申报,他们大概也是知道接下来要面临刑罚,回到郴州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吃了一碗茶油猪脑壳盒饭。有人拼死吃河豚,有人涉险吃猪脑壳饭,民以食为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是包括了美食。

这一次高德扫街榜,宜章小吃快餐榜单里就有三家猪脑壳饭上榜,确实有人间烟火味。不得不说,高德的数据确实精准,扫街榜推荐也符合我的预期,大数据诚不我欺。或者这才是真正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世界在地图里,家在导航里,世界很大,再大也大不过一碗家乡饭。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