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宋清辉:AI热潮非概念炒作 三大方向把握机遇
未来,面对AI赛道的机遇与风险,投资者应采取审慎而理性的态度,亟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已牢牢把握新时代的AI浪潮。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沪港通锦囊】AI热潮非概念炒作 三大方向把握机遇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掀起了一股新的AI热潮。从各国政府密集出台的战略规划,到科技巨头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再到全球资本市场对AI概念股的狂热追捧,无不昭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在笔者看来,AI正迅速演变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从投资角度来看,本轮AI热潮并非概念炒作,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技术进步之上。
在以上背景下,AI赛道催生了多层次的投资机遇。例如,「AI+办公」正在重塑办公软件,极大地提升了白领工作者的效率。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与资本市场的学者,笔者认为,AI赛道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的同时,亦暗藏着如下五个方面的潜在风险。
注意五大投资潜在风险
首先,一部分AI概念股的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其市盈率甚至高达百倍。在笔者看来,这种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投资者对未来增长的极度乐观预期。一旦增长不及预期,或者市场情绪发生变化,这些高估值的公司无疑将面临巨大的调整风险。
其次,如今AI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想像,今天的技术领先者,明天可能就会被新的演算法或模型超越。与此同时,开源模型的崛起正在打破少数巨头的垄断,使得更多的开发者都能够参与到AI应用开发中,这既是机遇,也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
再次,许多AI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仍然处于「烧钱」阶段。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则是它们面临的一大严峻考验。因此,投资者应警惕那些只讲「技术故事」而没有明确盈利路径的公司。
再者,AI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诸多社会和伦理问题,如数据隐私、演算法歧视、信息安全以及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已开始对AI进行更严格的监管,这可能对AI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任何一项新的监管政策都可能对相关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最后,AI产业链的全球化特征使其极易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例如,在半导体领域,芯片制造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任何供应中断或技术封锁都可能对整个AI产业产生连锁反应。在此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以评估潜在的供应链风险。此外,数据作为AI的「燃料」,其跨境流动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此举亦可能对跨国AI公司的发展构成一系列挑战。
理性投资方为上策
未来,面对AI赛道的机遇与风险,投资者应采取审慎而理性的态度,亟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已牢牢把握新时代的AI浪潮:
一是,应进行深度研究,而非盲目跟风,更不要仅仅因为「AI」这个标签而投资,而是要深入分析公司的技术实力、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管理团队。
二是,注重多元化配置,除了投资AI芯片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卖铲人」外,也应该关注那些在「AI+」垂直领域深耕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没有超高的估值,但其商业模式或更具确定性,能够将AI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利润。
三是,AI是一场漫长的技术革命,其影响或将持续数十年甚至更久。基于此,短期的股价波动不应影响投资者长期的投资判断。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