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中国研制新一代大载重战略运输机的研制团队是不可能停手的
【本文由“wqw9955”推荐,来自《120吨载荷重型战略运输机方案曝光?我们真的需要安-124、C-5这种运输机?》评论区,标题为wqw9955添加】
运20于2007年立项,2013年首飞,现在过去了十几年,这期间不可能不研究新一代大载重战略运输机,研制团队是不可能停手的,人跟项目走,没有项目,人才就会流失,团队解散,尤其对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事情,也基本不太可能研发运输机的调去研发战斗机,极大可能会继续研发运输机下去。因此猜测,下一代战略运输机和配套的发动机等相关的关键部件几乎100%在研发或者预研了,项目有很大可能已经立项了,这种超大型的战略装备研制周期长,不可能不提前作出时间安排,尤其是现在美国对中国的重视和遏制力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将来如果发生重大军事冲突或者执行海外的军事或者人道主义部署或者为了运输大尺寸的航天部件等等需要这样的装备的时候就会很棘手,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或许我们不会装备很多,但是一定要有,现阶段运输超大尺寸的工件印象中都是租借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以前还租用过乌克兰的安225运输机来运输火车车厢,现在最后一架安225也在战火中烧毁了,还需要继续依赖俄罗斯,这不是一件好事。类似于超级种马这样的超重型运输直升机、安124和C5银河这样的超重型运输机在一次性运输大量装备、超大尺寸的列车车厢、风力发电叶片、核电站和航天火箭工件等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肯定会汲取美俄类似装备的优缺点开展对标型号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