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让我们挺直脊梁、平视世界的底气,从何而来?
“盖子合上时,我的孩子随便踩;盖子打开时,我看谁敢踩在我孩子的头上!”近日,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现场的一段视频刷屏。
孩子们在军舰导弹发射井上肆意玩耍的画面,配上这句感慨,瞬间戳中无数国人的心。有不少网友留言:“这不就是大国底气最鲜活的注脚吗?”
让国人自豪的,又何止这一幕?九三阅兵场上,先进装备列阵的震撼连资深军迷都自嘲为“军盲”;福建舰甲板上,三种不同型号的舰载机呼啸着直冲云霄;长春航空展上,飞行表演队画出巨大的“爱心弧线”,让浪漫与硬核完美交融……
当这样充满力量又温馨的场景高频次叩击心门,我们不禁追问:这份让我们挺直脊梁、平视世界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一)
底气,源于“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觉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近代中国的记忆里,写满屈辱。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接踵而至的不平等条约如沉重的枷锁,将中华民族拖入苦难的深渊。圆明园的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掉的不仅有园内的奇珍异宝、亭台楼阁,还有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脸面。
“弱肉供强食,人人虎口危。”黄遵宪的悲叹,道尽了那个时代的无助与悲凉。而苦难并未止步,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得中国自此坠入长达14年的黑暗岁月。
但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民族。越是绝境,我们越能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黑暗最深处,总有人举火前行: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宁死不屈;赵一曼在酷刑面前始终铁骨铮铮、守口如瓶;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敌人引上绝路,弹尽粮绝后纵身跃下悬崖……这些勇敢无畏的有志之士,不甘山河破碎、家国蒙尘,用最炽烈的牺牲,在暗夜中为中华民族趟出了一条希望之路。正是循着这束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辱,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
而这段浸透血泪的历史,也给予我们最深刻的觉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底气,从来都源于自身的足够强大。唯有把命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
底气,源于自主创新铺就的强国之路。
1949年开国大典,有一幕至今仍烙印在国人记忆深处: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空中梯队,是用仅有的17架战机勉强拼凑而成。为了让场面更显壮观,部分战机不得不绕飞第二圈。那时的我们,望着稀疏的机群,心中满是对强大国防的深切渴望。
76载风雨兼程,山河早已换了人间。如今的天安门上空,再也不是当年的单薄景象。上百架先进战机组成的编队,在苍穹上划出气势恢宏的航迹。有人说,阅兵阅的不只是装备,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气场。如今的人民军队,早已实现“钢多气更多”,即使隔着屏幕,我们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官兵们身上不服输的志气、敢拼搏的勇气以及能胜利的底气。
回溯来时路,每一份底气的积累,都藏着不信邪、不服输的自主拼搏。曾几何时,西方国家笃定我们造不出原子弹。钱学森归国时那句掷地有声的“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不仅道尽了中华民族的骨气,更点燃科研工作者的斗志。没有图纸,就自己画;没有资料,就自己摸索;没有设备,就自己研制……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全中国为之沸腾;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中国人不行”论调的有力回击;每一次成功,都为中华民族的底气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
再看海军装备的逆袭之路,当年辽宁舰刚入列时,曾有人冷嘲热讽,认为中国只是买了个二手船壳,搞不出真正的航母。但质疑声没能拦住我们的前行的脚步,如今我们不仅拥有了自主建造的航母,更实现了五代机电磁弹射技术的跨越。
中国的追赶之路,从来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在自主创新的赛道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
我们用一次次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仅能“搞得成”,更能“搞得好”。
(三)
底气,源于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
我们常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抗战时期,先辈们回答的是事关中华民族生死的“存亡之问”;建设年代,先辈们回答的是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强之问”;如今的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摆在我们这代人面前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问”。
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今天的中国,每一朵浪花都在奔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人民子弟兵守护着大好河山,科研工作者用一个个突破托举起大国尊严,各行各业的人奋斗在自身的岗位上……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是无数人“+1”的坚守、“+1”的付出,才让祖国的根基愈发坚实,前行的步伐愈发稳健。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气概、决心与能力,从未像如今这样强大,鼓舞着我们每个人。
此刻,举国同庆之际,不管身处哪里,每个人都不难感悟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深刻意涵。许多人千里迢迢赶赴北京,从黑夜等到天明,只为见证五星红旗升起的瞬间。当国歌奏响,激昂的旋律响彻四周,每个人都心潮澎湃,觉得所有等待都值得。这是作为中国人的本能反应,是最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
习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见证过苦难与抗争,也正书写着辉煌与复兴。这个国庆,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更应铭记:拥有底气,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
当亿万人的心跳与这片土地的脉搏同频共振,当个人梦想的涓涓溪流汇聚成国家发展的浩荡江海,当 “强国有我” 的铿锵誓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务实行动,我们定能把这份底气,变成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