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K签证放外国人进中国,这种口号在全世界无敌!
K签证引起互联网上的很多担忧,老胡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就设置K签证的目的、将如何执行它、对该签证启动后实际效果的初步评估,以及防止它走向偏差的管控措施等向公众做一些说明,以安人心,以正视听。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中方决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下,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图源:央视新闻)
移民问题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而且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这个问题在他们的社会里很容易被政治化。特朗普崛起、意大利梅洛尼政府上台,德国选择党和英国“改革英国”党等取得成功,重点打的都是反移民牌,日本在不久前的参议院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参政党”从之前仅占1席猛增到赢得15席,靠的也是打反移民牌。这些都说明,抵制移民现在是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内部的“民心所向”。
中国不是传统移民国家,历史上几次种族大融合之后,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种族面貌稳定了下来,即使改革开放之后,也没发生很大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崛起,少数外国人在华违法犯罪,或者他们有严重违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被曝光出来,每一次都很轰动,聚集起了公众对部分低质外国人进入中国的强烈反感。
一些大学接收了部分第三世界留学生,并且基于对外关系的考虑,对他们给予一些照顾,这本是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分,其中有个别留学生行为失德,表现乖张,在互联网上一出现,很容易刺激网上情绪,这是互联网时代很难避免的刷屏效应。
▲2022年,曾在宁波担任外籍教师的美籍黑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因为残忍杀害女学生陈某,被抓捕入狱,并且判处死刑。这个事件当时在互联网引起轰动。
客观说,外国人在中国的数量目前很少,在外国出生并实时在本国逗留者占本国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里德国最高,占18%,美国其次,占15%,日本是3%。中国没有相关统计,但我看到一些估计,这个数字大约是0.1%-0.2%。目前来中国的外国人绝大多数都是短期停留,在华工作甚至称得上是“移民”的外国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然而互联网传播给人的印象并非如此,网上的各种信息描绘或者暗示了外国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外国人正在加速涌入中国,而且情况似乎正在失去控制。
老胡建议国家相关机构和权威媒体直面网上的各种困惑和传闻,有些情况可以用数据说话,把政策条文背后的执行逻辑和要求也告诉大家,让公众对外国人来华的情况形成客观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