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楠喊出积极拥抱IP,但阅文很难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
随着Labubu的爆火,IP产业越来越火,成为了资本追逐的热点。
很多投资人都在寻找下一个泡泡玛特,其实IP衍生品并不是新事物,迪士尼等品牌早已享誉全球。
尤其在游戏和网文普及较广的中国,很多公司手中都有大量的IP,其中不乏知名的上市公司,譬如这次要谈及的阅文。
近几年比较火的庆余年、诡秘之主、大奉打更人、斗破苍穹等背后都有着阅文的身影。
阅文高层对于衍生品也早有布局,在今年的全员信中,晓楠提出,阅文将重点发力三个方面,坚守精品内容;积极拥抱IP商业化;全面拥抱全球化,在海外再造一个阅文。
从愿景上来看,如果阅文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它的上限绝对可能会比泡泡玛特高。
但是从阅文现在的局面和布局来看,阅文很难追赶泡泡玛特。
尽管阅文手握大量优质IP,但其在衍生品开发上的能力仍显不足,内容运营与商业化之间存在脱节。影视、游戏等产业链协同效率低,爆款偶发而非持续输出,国际化布局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
泡泡玛特在2025年的表现确实很亮眼,尤其是市值,已经超过了百度,让外界看到了IP巨大的商业潜力。
但是想要做好IP衍生品产业,前期的投入和精细化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对于阅文来说,能否有魄力进行持续性的基础设施投入,还真的不好说。
尤其通过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阅文上半年实现收入31.9亿元,同比下滑23.9%,这是其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如此大幅的营收下跌。
通过财报可以看出,阅文之所以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版本业务收缩导致。
目前阅文的IP影视化主要有新丽传媒操盘,今年上半年新丽传媒无任何新剧上线,这个其实是很反常的。
阅文通过网文业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优秀IP,按照正常的影视化节奏,应该每个季度都会有相关的影视剧商业化项目。
但是新丽传媒的业务遇冷,今年截至到目前,其在剧集领域的开机数量仍然是0,这对于阅文来说其实是个危险的信号。
近几年优爱腾都将盈利作为了核心目标,甚至还单独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室,这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这个行业的采购需求。
同时短剧这两年也越来越火,与影视剧相比,短剧的成本更低,甚至都不需要知名IP支撑,这会持续的压缩阅文在这方面的营收。
毕竟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当短剧不断的拿走网友的时间的时候,对于优爱腾等平台来说,势必会进一步压缩对IP影视剧的投入。
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阅文是否会有魄力长期的投入IP衍生品,这将十分考验侯晓楠等阅文高层的魄力!
至于在线阅读业务,阅文短期来看还是很稳,毕竟它的背后是腾讯系,有众多国民级APP提供了流量支持,但是它的对手其实并不弱。
除了字节旗下的番茄小说外,阿里系的夸克等产品也不断的布局网文赛道,尤其是随着AI工具的加持,未来的网文赛道,付费模式能否长期存在还真的不好说!
线下布局需加快速度
当你走进大商场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在核心区域看到泡泡玛特的门店,这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场景。
泡泡玛特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强,其实Labubu并不是主因,它们持续的线下布局及运营,才是泡泡玛特最核心的竞争力。
与泡泡玛特相比,阅文手中的优质IP并不会少很多,甚至还拿下了《哪吒2》IP衍生品的国内总经销权。
此外阅文还投资了很多IP衍生品产业公司,譬如投资卡牌潮玩品牌Hitcard和超级元气工厂。
但是与泡泡玛特相比,阅文目前的IP衍生品布局仅处于入门阶段,它还没有大规模布局终端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阅文好物首家门店于2024年8月开业,此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仅新增7家门店,扩张速度相对较慢。
作为实体类产品,IP衍生品想要做好,展示环节极其重要,这是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品牌魅力的最佳方式。
显然在线下布局上,阅文还没有想清楚如何去做?尤其是自营店的建设。
与初期的泡泡玛特相比,阅文并不差钱,面对着线下运营的大量前期投入,阅文选择了保守战略,这能让财报数据比较好看,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P商业化的速度。
如今中国IP衍生品开发市场的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头部品牌的年收入早已破100亿元,阅文如今全年的衍生品收入不足10亿元,这个量级确实很低,尤其阅文手中有大量的优秀IP。
线下基础设施的薄弱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到阅文IP版权的获取。
试想一下,《哪吒2》IP衍生品的国内总经销权如果给到泡泡玛特,是否会出现类似Labubu之类的爆款产品?到时候阅文再去建设基础设施就为时尚晚了。
抓紧摘掉“阅文坏物”标签
想要做好C端产品,口碑格外重要,这一点阅文显然没有做好,换种说法是做的一塌糊涂。
现在已经有部分网友给阅文好物打上了“阅文坏物”的标签,这对于阅文IP衍生品产业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目前阅文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留存住消费者。
首先是价格稳定,目前在社交媒体上,还会经常出现阅文IP衍生品降价的吐槽,甚至还有网友称阅文是晚买享折扣。
譬如阅文的谷子在谷圈是出了名的“早买早后悔,降价堪称IP衍生品最要命的“背刺”行为,而这种情况在阅文的部分产品上时常发生。
对于用户的吐槽,阅文也一定要及时的改进。
譬如有网友表示,阅文你该防的是我们这些粉丝嘛?大热天顶着39度的高温去打卡的,才会给你的全职花钱好吗? 你该防的不应该是那些黄牛吗?不反思自己那两百套满赠搞出来的破事,反而因噎废食,你们的企划赶紧早点换人吧!
线下门店的管理及货物摆放等细节,阅文也要进一步提高水准,实现不行可以高薪招聘泡泡玛特的店长或者线下运营人员,毕竟抄作业的成本是最低的。
可以看到有网友曾吐槽阅文好物线下服务差。
其表示全国阅文没有一家店服务像北京一样差,也没有一家店陈列像北京一样乱,新品是不摆台的,ip是多家的,非人哉,魔道,gbc,都可以杂乱的摆在架子上,全职高手也都混乱堆放,新品是不能及时入库的,就算上新品也要像宝贝一样摆在收银台,要一个拿一个,是不可以随便挑选的。
别人家阅文,小姐姐喜欢我们IP太好了,你喜欢盖章也可以盖啊,盖多个也可以啊,谢谢你来。 北京阅文不高兴你来,不可以盖哦,只可以盖一个哦,不喜欢就不要来哦。
北京阅文上班是可以打电话的,可以边哭边说我心情不好,要去演唱会都去不了,也可以说有什么活动你不会看电视吗(循环3秒播放广告),新品在哪自己不会看吗,赠品也是需要自己主动提醒才给的。
其实优秀的IP很多,但是能运营好IP的企业并不多。
阅文想要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甚至中国版迪士尼,显然目前的水准还完全不够。
正如网友称,国内网文IP[这块最大的问题就是,原作不出圈他是一点都不会去孵化的,日本那边轻小说,原作稍微有点起色,还没完结就有人赶着送动画化来,动画一启动,周边立马窜出来,噶完一波接一波,形成高速循环才玩得动。
而国内如果原作冷门不出圈,没有自带流量,资本是一点资源都不会给的,就抱着那些上古时期的老宝贝啃一辈子,IP循环如死水玩得起来就有鬼了。
针对阅文目前IP衍生品的运营,值接Talk在雪球上看到了一个网友的比喻。
这名网友称一个把IP当孩子养,一个是中间商。您说哪个孩子更增值。
投资阅文就看孩子进销差,能卖几家,自己留着卖艺,还是多卖几家使用。反正他们就是要卖的好。
迪士尼是吧孩子养好,培育好,唉!名气大了,您来请我带盐,请我出厂,总的来说,咱是赚角儿的钱。
IP衍生品产业规模未来会越来越大,尤其随着中国文化的出海,这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新市场,但是想要做好IP衍生品很难,不仅需要耐得住周期的考验,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线下建设。
阅文目前来看已经具备了做IP衍生品的基础条件,同时它的网文出海也做的不错,但是能否成为下一家泡泡玛特,还要看侯晓楠带领的阅文团队,是否敢于前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将是一个关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