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曹磊:直播电商并非孤立 未来电商生态趋向

杭州依托完善的产业链与政策创新持续领跑直播电商行业,正从流量收割向价值深耕转型,致力于打造“直播电商第一城”,同时也面临着行业调整带来的挑战。对此,网经社独家策划“探究直播电商的'潮起潮落'专家系列访谈”。

500

以下为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解读。

1.为什么直播电商最初能够在众多电商模式中迅速走红?又有哪些因素推动杭州成为直播电商蓬勃发展的城市?

直播电商的迅速走红源于其独特的即时互动性和消费转化能力。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销售爆发,同时通过数据反馈优化选品和营销策略,形成"流量-销售-数据反馈"的闭环

杭州之所以成为直播电商的沃土,得益于其"电商之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活跃的互联网生态。杭州拥有成熟的电商基础设施、丰富的电商人才储备以及政府对数字经济的大力支持,为直播电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2.您认为辛巴等头部主播出走杭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政策、市场、供应链,还是其他方面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辛巴从杭州迁至广州,主要受供应链与政策等因素影响。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更靠近直播间热销品类的产业带,能够降低供应链成本。同时,广州的政策环境可能更具吸引力,如政府补助和税收政策。

3.头部主播出走对原有的直播电商生态,如杭州的直播电商产业链、人才结构、市场竞争格局等,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头部主播的大量出走或对杭州直播电商生态产生多方面影响。首先,产业链可能面临重构,直播电商核心环节如供应链管理、主播孵化等将重新布局。其次,人才结构将发生变化,杭州可能面临优质主播和运营人才流失。再者,市场竞争格局将被重塑,杭州的直播电商企业需重新思考竞争策略,从单纯依赖头部主播转向构建更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4.像辛巴等头部主播出走杭州,您觉得这是个别现象还是反映了杭州直播电商行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辛巴出走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反映了杭州直播电商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环境变化,政府补助和税收政策调整影响了MCN机构的选址决策;二是流量成本持续上升,行业"疯狂投流"时代结束,企业面临盈利压力;三是供应链效率与运营精细度不足,难以支撑长期可持续发展。

5.您认为当前直播电商行业存在的最突出弊病有哪些?这些弊病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如何演变的?

当前直播电商最突出的弊病是流量获取成本持续上涨和行业竞争加剧。早期行业快速扩张阶段,流量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企业依靠"流量红利"实现增长;中期阶段,随着参与者增多,流量竞争加剧,成本上升,企业开始依赖低价、补贴策略;现阶段,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流量获取成本高企,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疯狂投流"时代即将落幕。

6.您认为直播电商行业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为什么?

直播电商将朝着"数智化、精细化、私域化"方向发展。5G技术赋能"全民直播",沉浸式、互动性、高清化直播购物体验将成为主流。同时,行业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和供应链优化,实现"低价不低质"的闭环。直播电商将从"流量争夺"转向"效率比拼",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效率、运营精细度与场景布局。

7.您认为直播电商行业如何挤压了实体企业、以及传统货架电商的生存空间?这是否也间接导致了直播电商的衰落?

直播电商确实挤压了实体企业与传统货架电商的生存空间,其高流量转化率和即时互动特性使传统零售模式面临挑战。但直播电商的衰落并非必然,而是行业进入成熟阶段的必然调整。电商行业转向私域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直播电商的痛点:高流量成本、客户关系浅层化、复购率低等问题。

8.目前电商行业又往私域发展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向?转向私域电商的优势是什么?能够规避直播电商的弊端吗?

私域电商的优势在于构建长期客户关系,通过微信等私域渠道,企业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客户触达、更深度的用户运营和更高的客户复购率。私域电商能够规避直播电商的弊端,实现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直播电商与私域电商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关系。未来电商生态将趋向"多态融合",直播电商与私域电商协同发展,共同构建更加高效、可持续的零售生态。

500

专家介绍:曹磊,网经社总编辑,国家发改委认定“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委会主任、《未来科技法学》杂志编委会顾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