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驱动的“变废为宝”技术 | 科技前线
全球每年产生约7000万吨PET塑料,广泛用于饮料瓶和纺织纤维。然而,超过80%的废弃PET最终被填埋或丢弃,既污染环境,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点塑成金”的技术——仅借助阳光照射,就能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与清洁氢气,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光重整废弃PET塑料制备甲酰胺耦合制氢
01
高效产出高价值化学品与氢气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名为Pt1Au/TiO2的光催化剂,它如同一位高效的“光能调度师”,在太阳光驱动下,精准引导废弃PET塑料实现高值转化。
该技术的目标产物甲酰胺,是制造农药、聚合物、塑料等精细化学品的核心原料。传统合成路线存在工艺毒性高(涉及CO为原料)、环境负荷大(三废排放量高)、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有了这项光催化新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甲酰胺合成,环境友好、效率优异:每小时每克催化剂可产生约7.1 mmol的甲酰胺和22.8 mmol的氢气。
▲光催化生成甲酰胺和氢气
02
双金属协同效应
高效的关键在于“双金属协同效应”。研究人员发现,铂(Pt)和金(Au)就像两位默契的搭档:铂原子负责捕捉光生活性电子,金纳米颗粒则负责接收空穴,大大提高了电荷分离效率,使催化活性提升整整30倍。
整个反应的实现路径也具有独特性,它通过自由基路径进行。在光照下,塑料中的乙二醇单元和氨分子被活化,产生醛中间体和氨基自由基,最终两者结合形成高附加值的甲酰胺。
▲光催化生成甲酰胺和氢气的反应路径
03
开拓绿色转化之路
这项研究为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含氮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提供了全新思路。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每一片阳光照到的塑料,都不再是垃圾,而是资源的新起点。
来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