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谷歌”“微软”
作者丨封华
编辑 | 魏晓
云栖大会,一向是阿里云分享行业思考、展示目标与能力的舞台。
2024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执掌阿里云后首次露面,就已展露AI野心。他不满足于做一两个超级手机APP,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时隔一年,9月24日,2025年的云栖大会如期举办,阿里云的宏大目标,有了更清晰、更大胆的路线规划。
“AGI(通用人工智能)已经是个确定事件,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ASI(超级人工智能)。”
在此目标下,阿里云不再满足于做一家传统的云服务商,其野心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阿里云是全球少数几家在大模型和云计算方面都能够做到全栈自研,能够做到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按照阿里云智能集团CTO周靖人的定义,全栈自研包括三部分:AI模型、Agent开发、AI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副总裁张启自信地表示:“从这三个部分来看,全球能够对这三层同时有布局的公司只有阿里和Google”。
同时,技术产品的发布也围绕着全新的战略目标,通义大模型7连发,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和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在吴泳铭的带领下,阿里云正在脱胎换骨。
AI时代的“谷歌”“微软”
AI时代来临的速度,比任何人的想象都要快。
Tokens的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就翻一番,未来5年全球AI的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AI对各行各业的渗透速度远超历史上所有技术。
对任何科技企业来说,AI带来的想象空间,都带有致命的吸引力。阿里云将AI置于最高的核心位置,是锚定下一个时代的必经之路。
而掌舵人吴泳铭,对AI的野心确实很大。
9月24日,吴泳铭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实现比AGI(通用人工智能)更激动人心的ASI(超级人工智能)。
这条路径,被他分成三个阶段:智能涌现(学习人)、自主行动(辅助人)、自我迭代(超越人)。当下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开端,AI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辅助人。
对于未来,吴泳铭提出了两个判断:
大模型将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LLM将会是承载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成为AI时代的OS。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可能都是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
超级AI云将是下一代的计算机。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正在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这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
由此,阿里云确定了并行的两条路径:其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在PC时代,Windows引领了人机交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ndroid深刻影响着软件应用。到未来的AI时代,阿里云将超级AI云视为新型计算机,将大模型视为运行其上的操作系统。
阿里云要做的,就是从“传统云服务商”的身份中实现升维,做“全栈AI服务商”。
面向这个目标,阿里云正在加速前进。
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一口气发布了7个模型更新。截至目前,阿里通义系列模型已累计发布了300多款,通义千问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
在现场,AI蓝媒汇看到了阿里云更多的AI活力。
与以往相比,明显的的变化是,阿里AI家族的存在感更强了。由庞大的通义家族领衔,阿里旗下的淘天集团、夸克、饿了么、斑马智行、菜鸟等系数登场,展现着阿里云与具体业务在AI上的协同作用,似乎也彰显着在AI领域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AI与这些业务的深化融合,也在接连落地。
电商业务中,AI工具“全站推广”持续带动淘天商家经营效率提升;淘宝的“猜你喜欢”,在大模型的助力下更精准,用户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均提升超5%。高德、钉钉等业务也早已全面AI化。
在C端,夸克升级了AI超级框,支持AI搜索、AI写作、AI生图、AI PPT等功能,还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在通往ASI的道路上,阿里云正在开花结果,外界给予了积极的反应。9月24日,阿里港股单日飙涨9.16%,市值涨了近3000亿港元。
吴泳铭的AI“手术刀”
脱胎换骨的阿里云
就在吴泳铭接手以前,阿里云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020财年,阿里云成为中国首家单季营收突破百亿的云服务厂商,之后增速却开始显著放缓。
彼时,阿里CEO张勇提出了“1+6+N”组织变革,表示“条件成熟一个,上市一个”。作为阿里转型的先锋业务,阿里云被寄予率先上市的厚望。
可惜的是,由于增速疲软、大客户流失等因素,市场对阿里云的估值为2000亿元,大幅低于阿里的期望。
十年耕耘,却没能换来美好的回报,阿里云转型迫在眉睫。
2023年9月,新任CEO吴泳铭对阿里云进行了一场从战略到架构的深刻重塑——从传统云服务商转向“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全栈智能云提供商。
到今年第二季度,阿里云交出一份逆势而上的战绩:收入同比大涨26%至333.98亿元,增速创三年新高。其中,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了三位数的增长。阿里云经调整EBITA利润为29.54亿元,同比增长26%。
据调研机构Omdia的报告中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稳居第一,超过二到四名的总和。
此次云栖大会上,吴泳铭指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旨在为即将到来的 ASI 时代做好充足准备。
当下的阿里云,如今,阿里云正成为阿里最具想象空间的新故事,不仅成长性强劲,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发展路线,已经站在另一个维度了,还以“云服务商”形容阿里云,已然不准确了。
阿里云的眼光,也已经覆盖全球,今年起,阿里云将出海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如果从AI云的层面上看,阿里云是全球前四里面的唯一一个中国选手。
而有关AI时代,一切才刚刚开始。
AI 将成为真实世界的核心驱动力,重构产业与生活。从芯片到算力,从模型到应用,阿里云选择的全栈自研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对于阿里来说,是成为世界顶级科技企业的必经之路。
Lanmeih/今日话题
你看好阿里云改变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