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出手,优必选能否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泥潭?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机器人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备受瞩目。近日,一则优必选与富士康云智汇达成全球战略合作的消息,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机器人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富士康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巨头,在3C电子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庞大的产业生态。其关联上市公司云智汇,凭借在3C高端产品行业30余年IT服务实施经验,融汇富士康“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创新技术,不仅推动富士康集团内智能制造全面升级,还为全球提供数字化工厂全场景服务能力。
对于优必选而言,与富士康云智汇合作,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终于找到了那盏照亮前路的明灯。富士康在制造业的深厚底蕴和庞大的全球工厂网络,能为优必选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稳定的订单来源,帮助优必选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成长阵痛
虽说这次合作像是给优必选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实则“内伤”仍需时间疗愈。
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财报数据呈现出高增长与高亏损并存的状态。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7.5%;毛利润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17.3%。然而,同期的净亏损额依然高达4.39亿元人民币,虽然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4亿元亏损收窄了17.2%,但亏损规模仍然较大。
一方面,业务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物流及行业定制机器人业务发展不佳。
2025年上半年,物流智能机器人收入为5616万元,同比减少5.7%;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业务收入为6380万元,同比减少了29.8%。而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达2.60亿元,同比增长48.9%,教育智能机器人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8.8%,这两大业务合计贡献营收八成以上。
可见,被公司寄予厚望的物流及行业定制机器人业务未能成为收入支柱,反而是消费级和教育级业务成为增长的中流砥柱,业务结构存在“错位”。
另一方面,持续地技术创新、产品迭代需要巨大的现金消耗,优必选运营成本高企。
2025年上半年,尽管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但整体成本依然较高。此外,中美关税战可能导致优必选在销售端和制造端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营业成本4.04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营收增速27.5%,直接导致整体毛利率从38.0%降至35.0%;此外,经营性现金流出从去年同期的-4.27亿元收窄至-3.70亿元,烧钱的速度惊人。
营收向上利润向下,物流与定制机器人拖后腿,优必选在“烧钱换成长”中阵痛前行。
短板显形
如今的机器人行业,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路“豪杰”纷纷登场。从国际市场来看,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是其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也在迅速崛起,与优必选展开角逐。
从市场份额看,优必选“光环”正被快速稀释。据财经网报道,优必选2025年产能目标1000台,上半年已交付约580台,全球市占率约12%,位列第二,但远低于特斯拉18.7%的潜在份额。而宇树科技,2025年仅G1/H1两款已出货超1500台,全年冲刺4000台,国内市占率由12%飙升至30%,中标次数和合同金额均居行业第一。
此外,智元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量产下线超2000台(含轮式),人形占比约70%,全年目标数千台,并率先拿到富临精工等亿元级工业订单,份额紧追宇树。
从价格上来看,当行业还在几十万元的“高价区”贴身肉搏时,宇树科技已打出“腰斩价”这张王牌,把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直接拖进“9万元时代”,逼得一众对手——包括优必选——连夜重算成本、重写定位表。2024年上市的G1基础版标价9.9万元,不到同级产品市价的十分之一;2025年H1、G1双机型上线即秒空,用“售罄”两个字为极端定价做了最有力的注脚。
从技术创新来看,优必选专利“厚度”碾压宇树,但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细分领域的技术实用性更具优势。 根据网络公开数据,宇树科技全球专利申请量约500项,其中发明专利约200项,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轻量化结构设计等方向。在低成本高性能电机、四足运动能耗优化(可实现续航提升30%)等细分技术领域,宇树科技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从场景端来看,宇树与智元正把“实验室玩具”送进工厂车间:宇树机器人在蔚来产线搬零部件,2025年底前要跑通商业闭环;智元借比亚迪、北汽、上汽的资本纽带,直接“刷脸”进厂做巡检、上下料。新战略产业研究所统计,2025上半年国内公开的人形机器人招标已超83单,总金额3.3亿元,宇树中标7次居首,三家(宇树、智元、优必选)瓜分60%金额。
市占率跌、对手疯长、价格被腰斩、场景遭卡位——优必选正从“领跑者”变“守城人”,日子肉眼可见地难过。
下一场“翻身仗”
当下,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但又充满挑战的阶段。
据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报告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突破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 年将超过800亿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优必选破局的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
其一,优必选应充分利用富士康在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与富士康的紧密协作,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在价格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借助富士康云智汇的销售、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网络,快速地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二,优必选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针对当前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感知、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上的不足,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例如,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运动稳定性和精准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场景的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突破。同时,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如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探索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可能性。
其三,优必选应积极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在国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优必选可以针对养老市场需求,开发具有陪伴、护理、健康监测等功能的机器人产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需求。
在国际市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需求,进行产品本地化定制和推广。例如,在一些劳动力短缺的发达国家,推广物流和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广价格亲民的教育和消费级机器人,满足当地民众对科技产品的需求。
总而言之,优必选站在机器人行业的潮头,既拥有着与富士康等巨头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盈利困境、激烈竞争等诸多挑战。破局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却至关重要且紧迫。我们期待优必选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多辉煌,为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