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超车一路爽!福建舰创下两个“第一”反超美国福特号
大家好,我是乌鸦。
有这么一群人,在他们自己颇为自信的“专业知识领域”,被反复打脸无情摩擦,左一个不懂右一个讲错,可是,越被虐他们越喊爽,直呼:还不够,再来点!
提问:他们是什么人?
答:是中国军迷。
经历过九三大阅兵将军迷知识储备瞬间清零的酸爽体验之后,军迷朋友们现在一个个的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意识到如今中国军工的进度那真是把军迷当M整,想从军盲再变回军迷真是太难了,就算哪天真看到我们搞出了高达、歼星舰,可能也不会感到意外。
这不,最近官方放出福建舰一口气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的视频,又打了广大军迷一个措手不及:
俗话说,过于先进不便展示,一般先进可以展示,过于落后随便展示。
万万没想到,连航母五代机电磁弹射这都已经属于不太先进可以展示的了?
当然如今军迷们已然比之前淡定得多啦,只想问一句: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假设,我们像短剧中的主角一样,直接重生回到2005年,然后告诉那时候的军迷:
虽然美国今年已经开始计划建造福特航母,并酝酿第五代战斗机F-35项目。但20年后,咱中国的003型航空母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电磁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而且是第一艘成功弹射隐身五代机的航空母舰。
你要是说这话,直接被所有人喷炸,当场社死沦为大笑话。
人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才二十年,已是换了天地。
1
9月22日,媒体集中发布了福建舰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的视频和报道,相信到现在大家都看过不止一遍了。基本的信息,乌鸦就不多赘述。这里就提一个关键的细节,那就是这次电磁弹射发生的时间。
在中国军号发布的《远海有多远》这部宣传片里,出现了这么一个镜头,显示船用时钟控制系统的时间定格在2025年3月19日。
再结合甲板上起飞、调运、偏流板等工作人员身着厚重冬装,也压根不符合现在9月南海的天气特征。
那结论就很明显了:这三款舰载机的弹射实际上是在半年前完成的。好家伙预制视频了属于是。
当时,福建舰正在举行第7次海试。
而从年中以来,福建舰在军迷圈子里就处在“随时加入现役”的薛定谔状态之中,猜了7月猜8月,8月没来猜9月,这会儿这视频憋了半年才发布,看来是真要来了。
而众所周知,解放军的军备,是研发一代装备一代公开一代,就像大阅兵时候虽然很多装备和作战理念咱们看得跟科幻片似的,但其实都已经是投入现役的了,国家队拿出来给大家看的是时候,那就意味着这个东西已经很成熟可靠了,所以相比于6个月前拍的视频里展示的状态,现在的福建舰在电磁弹射稳定性上肯定是又上了一层楼。
那福建舰“三机齐飞”的历史意义应该怎样理解呢?
仅说“从航母上电弹舰载机”,那第一次确实是属于美国人的。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航母电磁弹射器并实际应用于航空母舰的国家。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就提出了相关概念,但因成本过高被当时美国军方放弃。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这项技术才被重启并开展可行性研究。2004年,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磁弹射器全尺寸样机;2009年,经数万次测试后被认定技术成熟。2010年,改进型电磁弹射器成功弹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随后获选安装于福特级航空母舰。随着2017年福特号航母正式服役,美国摘得人类首艘装备电磁弹射器航母的桂冠。
不过,当时美国人的理论是电磁弹射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搞定。因为按照他们掌握的数据,航母电磁弹射器的用电量十分巨大,常规动力航母根本支撑不起这种用电需求。说不定还没弹射个几次,全舰就没电可用了,或者弹射次数有限,也就无法保证起降效率。
那现在这个“不可能”就被福建舰破掉了。
想当年,多少人期待003航母是核动力,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电磁弹射的匹配。当003官宣为常规动力,大家一下觉得那电弹只能等到004出来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当今中国军工就是这么不信邪,没有核动力不等于不能电弹。在福建舰这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上实现电磁弹射器的成功应用,同样是电弹界零的突破。
当然,咱们这次还创造了另一个“第一”,那就是第一次在航母上电弹五代机,不管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的航母。因为美国人虽然早已电弹了舰载机,但到现在弹射过的舰载战斗机,也只有四代的F/A-18系列。
没错,美国电磁弹射航母无法弹射本国五代机……
明明福特号服役都10年了,F-35系列也早就已经服役了,总生产数量都已经突破了1000架,仅F-35C的装备数量也超百架;但极其魔幻的是美国始终没有把福特号和F-35C结合起来,甚至没有完成哪怕一次弹射任务。
这一点,连美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美国议员曾在听证会上质疑:
为何耗资超130亿美元建造的福特号航母无法弹射F-35C?
美军方回应称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福特号设计早于F-35项目,其初始参数仅能适配当时现役舰载机,无法兼容F-35。
美军这个“不能兼容F-35”,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其中真谛。至少在理论上,福特号完全具备弹射F-35C的能力。
但现实就是如此:
美军方刻意将福特号部署于东海岸,该区域海军未配属哪怕一架F-35;
而所有F-35C均部署在西海岸,尤其是太平洋方向,且全部安排在上一代的尼米兹级航母上。
好一个王不见王。这硬生生给福特号和F-35C搞了一个物理隔离,也不知道是美军哪个老哥想出来的化解尴尬的办法,天才,直接出院!
其实早在福特号服役之前,美国海军就早早官宣过:福特号、林肯号,是不弹射F-35C的!要等到电磁弹射器的性能完善之后,安装在后续的几艘福特级上,补上这个遗憾。
那至于之后美国的新航母到底能不能实现电弹F-35,至少现在还确证不了。只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到现在实现不了,中国军工率先实现了突破。
落后的帽子真甩到太平洋另一边了。
2
正是依托马伟明院士及无数中国军工人的不懈攻关,咱们才得以跳过蒸汽弹射阶段,直接实现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至少节省了15至20年的技术探索时间,走出了一条高效的技术跃升之路。
要领先就领先美国,这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这不仅是赶,而且是超。即便不考虑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五代机还是四代机,咱们这次展示出的电磁弹射效果,也肉眼可见地比美国人的优秀。
都知道相较于滑跃式航母,弹射器无疑是更先进的起降方案。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弹射器能提供巨大能量,舰载机可满油满弹起飞投入作战,这不仅显著提升航母舰载机的运行效率,还有效扩展了舰载机的作战覆盖范围。
在官方公布的视频中,明确展示了福建舰电弹舰载机时的“满状态”场景——这与福特航母形成鲜明对比:
福特号弹射时舰载机脱离甲板后经常会出现下坠的动作;相反,福建舰的舰载机往往在未完全脱离甲板时便已实现腾空。
舰载机起降时的这种状态差异,说明中国电磁弹射航母的弹射力道比美国更强劲。
这种力道优势,未必只是单纯依靠增加能耗实现。相反,得益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安装在舰上的电磁弹射器可通过智能计算实现弹射力道的精准调节——对不同舰载机适配差异化的弹射力道,从而更高效、合理地利用电能。
那又有人要说了,这种“精打细算”的用电模式,那是因为福建舰是常规动力。未来电磁弹射系统装上核动力航母,就不必如此了。
其实这精细调控不光是为了省电。力大砖飞,但你不能真把舰载机当成砖来用。精准控制每次弹射的力度,既要保护舰载机的结构安全,又要确保起降过程稳当可靠——这就像给飞机系上“隐形安全带”,既不能勒得太紧伤着机身,也不能松了让飞机失控。
从这些年的技术突破和实际表现看,中国在电磁弹射这块已经跑到了美国前面。
再往长远看,中国造核动力航母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肯定不止一艘。
这会儿轮到美国人着急了:
人家常规航母都能做到,怎么我们美国核航母还做不到?等人家也有了核动力航母那还有得追吗?
现在有些国会议员急得直跳脚,嚷嚷着:“林肯号要是弹不了F-35C,就退回船厂重造!”
但以美国军工现状,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思路,说不定反而会捅出新的娄子。
话说如今美国佬面对中国军工的发展,确实好多事是搞不懂。
美国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因克(Troy Meink)最近就发言,说一看数据,显示中国军力发展比美国快这么多,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学吧,学无止境啊。
要不五角大楼也加入我国军迷队伍得了,反正大家都是啥也不懂。
3
当然,就算美国人再多的东西看不懂,他们也能看懂现在西太平洋战略形势攻守异形的进度正在加速。
咱们这次电磁弹射的展示中,继大阅兵“维护太空和平”和“覆盖全球”之后,又贡献金句—— “射程之内、没有远洋”。
原来听这种话大家想到的都是火箭军。
现在不一样了,结合“你探、我打、他协同”的战术思路,空警600预警机将是前出西太平洋地区的探测核心,歼35舰载型承担踹门攻击任务,歼15T则变成了协同角色,不再如同山东舰和辽宁舰上一样担任主力了。
在作战数据链和指挥中心的共同作用之下,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一架架舰载机,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张网。
我们不光是在技术上要赶超,战略战术思路上更要领先他们,这也是解放军一直以来的传统优势。
如此,把整个大洋都变成了透明的,所谓的远海,也就变得不再遥远了。
那么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其实这次的展示视频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1000公里。
虽然视角不是航母,而是伴随着航母一起出动的055万吨大驱。
关键就在于“伴随”这两个字——055并不是单独出动的,而是给航母扮演着“带刀侍卫”的角色。
055能到达的地方,航母自然也能到达。
那么从沿海算起,向外拓展1000公里去了哪里呢?
唉怎么那么“巧”呢,刚好就是美国远东布局中的第二岛链。
岛链战略作为西方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地缘政治与军事概念,最初用于应对苏联威胁。苏联解体后,自然开始指向中国,核心目标始终是围堵与遏制。
但早在多年前,由琉球群岛、台湾地区、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等节点构成、旨在将中国军事力量投射范围限制在近海的“第一岛链”,已然松动,美军也早早就意识到解放军突破第一岛链的能力,不得不战略重心后移、全力构建第二岛链的。
可如今,中国远洋海军,已从“远洋过客”转变为“远洋常客”。由小笠原诸岛、关岛、帕劳群岛等组成的第二岛链,其实也失去了原有的战略封锁效能。
测试阶段的福建舰上,已配备三架空警-600、两架歼-35及多架歼-15T。参考美军舰载机配置标准,未来空警-600将达4至5架,歼-35与歼-15T也将实现满编配置。
当福建舰编队携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综合补给舰及核潜艇等舰艇前出西太平洋关键海域、直逼关岛时,更可获得陆基火箭军的战略支援。若说过去解放军对第二岛链的威慑仅限于远火覆盖,如今我们已能以完整舰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压制。
至于台湾岛内那些什么“青鸟”“黑熊”,你们怕呢其实也不用太怕,这些新东西显然也不是为你们这些小卡拉米准备的。
当然啦,威慑归威慑,懂不懂“以武止戈、和平盾牌”的含金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