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钱不好挣,江西银行下乡捡漏

500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压力的背景下,区域性银行的生存挑战尤为凸显,收购村镇银行会是一步好棋吗?

作为江西省属法人银行,江西银行近期的日子并不好过,一边斥资千万增持旗下村镇银行股权,试图巩固地方市场地位;另一边深陷业绩下滑与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困境——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飙升至19.07%。

叠加此前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被罚等事件影响,这家港股上市银行正面临诸多挑战。

01

增持村镇银行或意在“村改支”

9月20日,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上,江西银行以1385.90万元竞得南昌大丰村镇银行2200万股股权。

500

图片来源于京东拍卖官网

这是南昌大丰村镇银行第二次挂牌拍卖,这笔股权曾在9月1日以1732.35万元起拍过一次,但是因无人报名而流拍。相对于2474.78万元的评估价,江西银行以1385.90万元拿下,相当于打了一个“五六折”。

其实,南昌大丰村镇银行本身就是由江西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天眼查显示,南昌大丰村镇银行成立于2010年9月30日,注册资本为2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陈志华。

500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2200万股权,占南昌大丰村镇银行的股权比例为10%。此次增持后,江西银行持有的股权比例从30.68%提升至40.68%。

江西银行成立于2015年12月,2018年6月在港股上市。截至目前,江西银行共有22家一级分支机构,27个职能部门,232个营业网点,营业机构已覆盖江西省全域,并在广州、苏州设立两家省外分行,以及发起设立了江西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和5家村镇银行。

除去南昌大丰村镇银行之外,江西银行旗下的村镇银行,还有进贤瑞丰村镇银行、四平铁东德丰村镇银行、南丰桔都村镇银行、广昌南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分别为69.50%、20%、40%、30%。

近年来,随着部分村镇银行风险暴露,监管部门持续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多家区域性银行选择剥离或减持村镇银行股权,以聚焦主业、降低风险敞口。例如,山东金融监管局2025年7月发布一系列解散批复,同意济阳北海村镇银行等7家村镇银行解散。

在当前银行业普遍对村镇银行采取“收缩整合”策略的背景下,江西银行的逆势增持显得格外突兀。其“反其道行之”究竟是基于何种战略考量呢?9月25日,源媒汇致函江西银行,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不过,江西银行的意图,从几个月前的一次股东大会或可窥见端倪。4月22日,江西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审议并批准收购进贤瑞丰村镇银行改建为支行》的议案,计划收购进贤瑞丰村镇银行的剩余股权,使持股比例达到93%,随后将该村镇银行改建为支行。

“村改支”本身也符合村镇银行化解风险的政策指引,江西银行此次增持南昌大丰村镇银行之后,或许也是为下一步“村改支”做准备。

02

业绩双降背后的结构性隐忧

与增持村镇银行的“积极动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西银行下降的经营业绩。

2025年上半年,江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减少19.91%;归母净利润为5.58亿元,同比减少10.53%。这已是江西银行连续两个上半年出现净利润下滑,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更是高达48.15%,近乎腰斩。

虽然江西银行2024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达到10.57亿元,但仍旧低于2021年、2022年的数据。

拆解江西银行的营收构成可见,投资收益的“过山车式”波动,是导致其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江西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行实现投资收益4.61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是13.50亿元,一下减少了8.89亿元,同比降幅达65.88%。

江西银行将投资收益下滑归咎于“市场利率以及资产价值波动共同影响所致”。但回溯数据可知,2024年上半年其投资收益曾同比暴增243.04%,这种极端波动本身就反映出资产配置策略的不稳定性。

从资产配置调整来看,江西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收缩基金投资,同时增加债券投资。

具体而言,基金投资金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96.2亿元降至184.30亿元,同比减少37.78%;债券投资金额从1165.45亿元增至1270.08亿元,同比增加8.98%。然而,债券投资的增加并未对冲基金投资收缩的影响,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金融投资余额为1580.1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减少63.77亿元,整体投资规模仍在下滑。

500

图片来源于江西银行2025年半年报

除投资收益外,江西银行的核心营收板块同样承压。

2025年上半年,江西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7.77亿元,同比下降5.27%。作为银行业传统核心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的下滑,反映出江西银行信贷业务扩张的乏力——尽管截至上半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2024年末增长3.39%至3649.03亿元,但贷款规模增长并未带来利息收入的同步提升,侧面说明该行贷款定价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弱化。

虽然江西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5.27%的同比增长,达到2.46亿元,但该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5%左右,对营收的支撑作用太小,中间业务的薄弱可见一斑。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7月在《江西银行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由于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负债成本率降幅,导致净利差收窄,同时减值计提力度较大,江西银行净利润增长承压,整体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营收结构的单一化与投资收益的剧烈波动,使得江西银行的业绩缺乏抗风险能力。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若无法尽快优化营收结构,江西银行未来业绩将依旧承压。

03

房地产不良率飙升是个大问题

相较业绩下滑,江西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更令市场担忧。

2025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约为3649.0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但是不良贷款率升至2.36%,较2024年末增加0.21个百分点,远超商业银行1.49%的平均不良贷款率(2025年二季度数据);拨备覆盖率则从2024年末的160.05%降至154.85%,下降5.2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弱化。

从具体数据来看,江西银行的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呈现“双升”态势。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29亿元。其中,次级类贷款约为50.5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3.35亿元;可疑类贷款约为7.2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0.77亿元;损失类贷款约为28.3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29亿元。

500

图片来源于江西银行2025年半年报

从不良贷款分布来看,个人贷款与房地产业成为风险高发领域。

2025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的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91.9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8.79亿元、下降3.51%,原因是“受购房信贷需求影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有所下降”。但是个人不良贷款金额达23.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13%;个人不良贷款率升至2.97%,较2024年末增加0.54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则更为严峻。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7.9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5.03亿元,但是不良贷款率高达19.07%,较2024年末增加1.26个百分点。

尽管江西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承诺“前瞻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但从结果来看,风险防控措施并未见效——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2023年末仅为3.29%,2024年上半年飙升至16.61%,2024年末又升至17.81%。

“考虑到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相关行业风险管控压力较大,信贷资产质量仍面临下行风险,拨备计提压力需关注”《江西银行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如是指出。

不断增长的不良贷款,也导致江西银行在不良资产化解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2025年4月,江西萍乡金融监管分局对江西银行罚款40万元,缘由是“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这也反映出江西银行内控管理存在漏洞。

除去不良贷款,江西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逾期贷款余额达到131.70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31.88亿元,增幅高达32.1%。其中,3个月以内的逾期贷款金额从21.43亿元增至48.37亿元,增加26.94亿元;1年以上3年以内的逾期贷款金额从25.32亿元增至48.19亿元,增加22.87亿元。短期逾期贷款的激增,意味着未来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500

图片来源于江西银行2025年半年报

从增持村镇银行的战略布局,到业绩“双降”的经营困境,再到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隐忧,江西银行当前面临多重挑战。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监管要求不断趋严的当下,江西银行若不能尽快破局,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会令资本市场越来越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什么该行每股净资产高达7.20元,而股价依旧低于1元的原因所在。

对于这家区域银行而言,未来的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