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北商学院院长高攀:京东与微信合作变化 拼多多等平台短期受益

9月30日,一个持续了十年的电商入口神话将在微信生态中终结。据"京东购物"公众号最新通知,微信"发现-购物"一级入口将于当日正式关闭,这一入口曾为京东带来数亿用户和可观的GMV增长。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战略合作的阶段性结束,也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正经历从流量依赖到生态重构的转折

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为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京东将对微信生态内的服务进行升级:原微信【发现-购物】入口的京东页面将进行调整,微信【服务-京东购物】入口仍然保留,同时“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也将一起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基于过往与腾讯10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将持续加码微信生态,除了在原有的广告、会员、流量、数据等领域深化合作外,京东还将携手腾讯进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伙伴共建更高效的零售生态。

就此,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组织行业专家,并发布《微信京东十年“联姻”走向何方?——网经社独家解读报告》。

500

以下为江南北商学院院长高攀接受网经社专访。

1、合作变化的深层逻辑:战略重心转移与流量价值重估

(一)流量价值重估:

(1)腾讯内部数据显示,微信购物入口的点击转化率在过去三年下降超过40%,而视频号电商的转化率同期增长200%

(2)京东为该入口支付的年费用估计在80-100亿元,但带来的新用户获取成本已高于京东自有渠道的150%

(3)微信生态内,广告业务的CPM(千次展示成本)达到180元,而给京东的入口流量折算CPM不足50元

(二)战略重心转移:

(1)京东需要摆脱"流量依赖症",2024年财报显示其自有APP用户时长已超过微信入口3倍

(2)腾讯要推进视频号商业化,需要将最好的流量位置留给自有体系

合作终止不是“感情破裂”,而是双方边际收益同时归零的理性结果,可简化为一个不等式:腾讯“自营电商潜在增量利润” > 京东“入口带来边际利润 × 腾讯分成系数”。

2、京东视角:短期挑战与长期机遇并存

从京东视角来看,不续约腾讯合作有利有弊。短期来看,弊端较为明显。微信一级入口关闭后,京东短期内会面临流量冲击。过去十年,该入口为京东带来大量稳定用户,尤其是那些习惯从微信直接进入京东购物的用户,入口关闭后,部分用户可能因购物路径改变而流失,影响京东短期销售额与用户增长。

长期而言,也存在一定益处。减少对外部流量的依赖,京东可以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自身平台生态建设中。例如加大对京东APP的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包括搜索精准度、界面友好度等;进一步强化自身物流优势,巩固“快”和“靠谱”的品牌形象;还能借此机会拓展新业务领域,如深入三四线城市市场、发展生鲜业务等。长远来看,有助于京东摆脱对单一流量源的依赖,增强自身竞争力与独立性。

3、腾讯视角:电商战略的全面升级

腾讯不和京东续约,与自身电商布局紧密相关,有着深层次战略考量。近年来,腾讯在电商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进展。视频号电商发展迅猛,2025年腾讯将电商战略推向全域化,整合公域与私域流量。

在此背景下,腾讯希望将更多流量资源向自身电商业务倾斜。关闭京东一级入口,可把释放的流量分配给视频号商家、品牌小程序等,构建以视频号制造增量、微信小店承接交易、搜一搜和小程序承担货架分发、支付与广告完成闭环的自有电商生态体系。此外,微信“服务—购物消费”中的“品牌发现”板块集合了众多奢侈品牌小程序,腾讯通过发展高端品牌电商,与京东等综合电商形成差异化竞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电商布局。

4、竞争视角:拼多多等平台短期受益 但生态竞争加剧

微信关闭京东一级入口,对拼多多等依赖微信流量的电商平台而言,可能带来一定机遇。京东失去微信一级入口,短期内流量减少,这部分原本从微信进入京东购物的用户,可能会被分流到其他电商平台。拼多多长期依赖微信社交裂变模式获取流量,与微信生态联系紧密,可能承接部分京东流失的用户,在用户增长和销售额方面获得一定提升机会。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促使拼多多等平台居安思危。微信在电商战略上的调整表明,其未来可能对流量分配进行更多优化,不会过度依赖某一平台。这会促使拼多多等平台不能仅依赖微信流量,而是要加强自身平台建设,如提升商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多元化流量获取渠道等,以应对潜在的流量变动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

5、行业视角:互联网用户增长见顶、流量红利消退以及巨头生态格局重塑

电商平台的流量获取策略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变革。过去依赖单一平台“喂流量”或简单烧钱买量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的战略布局。企业纷纷转向“多点布局、多元触达”:一方面深耕私域,通过会员体系、社群运营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另一方面拓展合作生态,实现用户共享与场景互补。此外,内容电商(短视频、直播)、AI导购、本地生活融合等新形态崛起,流量获取更加分散化、场景化。未来,谁能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网络,谁就能在存量竞争中赢得主动。

6、未来展望:轻绑定、深协同的“竞合新生态”

未来互联网巨头间的合作将告别“资本捆绑+独家入口”的重模式,转向“轻绑定、深协同”的灵活生态。合作不再局限于流量互换,而扩展至技术(AI、云计算)、供应链、支付、物流等全链条协同。例如,腾讯的AI能力可赋能京东的智能推荐,京东的物流网络可支持微信本地生活服务。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合关系,既能保持各自战略独立性,又能实现资源互补与价值共创。互联网的下半场,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生态共赢。

500

专家介绍:高攀,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南北商学院院长、武汉天问机器人负责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