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转型“云南茶”,首店日销破2万!地域红利真来了?

500

地域风的红利,这次轮到“云南茶”!

最近,昆明一家主打云南茶的饮品店快速走红。在试营业期间,没有营销造势,也未推出优惠活动,仅堂食的日营收就突破2万元。

他们是如何做的?有哪些点值得借鉴?

500

500

单店日营收破2

昆明火了一家“云南茶”

上周末,在云南昆明市中心南屏街,一家20多平方米的茶饮店成了新晋打卡点。

店外排起的队伍中,不乏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喝完见手青柠檬茶会不会见小人人?”“想试试会冒气的汽锅奶茶!”

我发现,这家店最大的特色是“满杯云南味”,除了云南的茶叶、鲜花、水果,连野生菌、汽锅都被纳入产品体系。

比如见手青柠檬茶,在柠檬茶中加入野生牛肝菌脱敏干粉,满足大众对“菌子神奇口感”的好奇,并采用变色杯,呼应见手青切开变青色的自然属性。

500

店里还展示了非遗汽锅奶茶,将云南非遗紫陶汽锅改成装茶的容器,喊出“云南十九怪,奶茶装进汽锅卖”,模拟汽锅冒气的视觉效果。仅凭产品预告,就吸引了上千名顾客预约,未上先火。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家新品牌,而是柠气3.0品牌升级后的首家门店——柠气云南茶。

不仅品牌名从“柠気”简化为“柠气”,定位也从“糯米香柠檬茶”变为“云南茶”,还打出“云南茶自然香”的Slogan,门店形象和产品包装全面植入云南文化符号。

尤其是产品,以云南茶为主线,在原有糯米香柠檬茶基础上,拓展出云南柠檬茶、高原鲜果果奶、野生菌系列、非遗汽锅茶、高山原叶鲜奶茶等多个系列,几乎每款都带着鲜明的云南基因。

500

非遗汽锅雪顶鲜奶茶,灵感汲取自云南建水非遗紫陶汽锅

“目前还在试营业,没做营销造势,也没推优惠活动,只开放堂食,日销售额突破2万元。”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糯米香柠檬茶到云南茶,柠气战略转向背后有何深意?

500

用“云南茶”抢占品类定位

柠气打算怎么做?

升级前,柠气已是糯米香柠檬茶细分赛道的代表品牌,积累了稳定的客群。但团队逐渐意识到,单一品类标签虽清晰,却难以承载更大的文化内涵与产品延展。

“柠气作为饮品行业率先将云南特色糯米香柠檬茶标准化的,并且细分成品类赛道的品牌,有责任推广更多的云南茶。”柠气创始人黄磊表示。

500

在他看来,云南虽是公认的世界茶树发源地,拥有数千年的茶叶种植与制茶文化历史,但在茶饮领域,云南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品牌标签。

“云南餐饮文化在全国已有高认知度,但茶饮赛道里,真正以云南茶为核心做深度开发的品牌几乎没有。普洱、滇红、滇绿以及云南特有的植物茶和鲜花茶等,足以独立支撑一个品牌的茶体系。”

经过多轮市场测试与产品打磨,柠气决定将“云南茶”作为品牌的核心战略,从原料、文化到表达方式全面深耕。

1、专注云南高山原叶茶,建立产品辨识度

“不是所有产自云南的茶都符合我们的标准。”黄磊强调。

500

柠气首先为云南茶建立了一套可感知的品质体系,从海拔、产区位置到茶叶品种、采收时节,均有明确标准,让每种茶都有清晰的身份标签。

比如,糯米香叶限定海拔1800~2000米、秋季采收,“成熟度不够,香气就差一大截”;普洱茶源自景迈山海拔1600米以上的古树茶园;滇红产自凤庆海拔1500~2200米的高山区域……

“我们想在茶饮行业树立起‘云南茶’的标准。”黄磊强调,当前茶饮行业的原料竞争多停留在产地层面,而柠气希望通过具体参数,让消费者真正感知到云南茶的独特性。

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品牌升级后,强化了云南特色原料的溯源与展示,以糯米香柠檬茶为例,升级前该单品销售占比为18.7%,升级后提升至38.9%,这也证明了消费者对云南茶和云南高山好食材的认可。

500

糯米香叶实拍图

2、深挖地方风味“富矿”,做透云南标签

柠气的升级不仅聚焦茶叶,还深度绑定云南在地文化,打造“茶+文化”的复合消费体验。

升级后的柠气门店中,世界茶王树、孔雀、茶马古道、云南咖啡等云南标志性元素随处可见,强化“喝柠气等于体验云南”的品牌认知。

500

产品层面,安宁八街镇食用玫瑰、元江茉莉等云南鲜花,大理宾川阳光玫瑰、丽江雪桃、华坪晚熟芒果等云南水果被融入茶饮,让“云南味”更立体。

“未来,云南特有的红果参、酸木瓜等,都将逐步纳入产品体系。”黄磊透露。

3、用年轻化表达,化解地域“距离感”

地方特色走向全国,常面临口味差异与认知门槛。柠气的策略是:文化底子要厚重,但表达方式要轻松。

比如,见手青柠檬茶用“会不会见小人人”的调侃引发猎奇心理。

尤其是杯子采用变色设计,门店员工在出杯时会主动询问顾客:“你好,我们将展示见手青变色的过程,可以打卡拍照。”如此互动也带动了消费者的分享欲。

云南玫瑰柠檬茶使用鲜玫瑰入茶,装入粉色玫瑰杯中,“9朵玫瑰一杯茶”的概念在暑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打卡。

“好看、好玩,消费者才愿意分享。”黄磊总结道。

500

500

区域品牌全国化

关键在“做减法”和“年轻化”

纵观现制饮品发展,不少区域品牌在寻求突破时容易陷入“元素堆砌”的误区:把当地的人文风貌印在包装上、将地方食材一股脑装进杯中,反而导致重点缺失。

但柠气的打法是 “抓核心、立标准、轻表达”,聚焦“云南茶”这一主线,通过建立可感知的原料标准与轻松的表达方式,让地域文化变得可亲近、易理解,做大众喝得懂的特色饮品。

500

“能让本地人常喝、外地人必喝的地域特色,才真正有走出去的底气。我们想把云南压箱底的东西,一步步呈现给消费者。”黄磊说。

这次升级,柠气还有两个“伏笔”:一是将品牌英文名改为NEETEA,为未来国际化做准备;二是布局云南咖啡产品线,强化云南饮品代表品牌的标签,为品牌预留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茶饮赛道虽竞争激烈,但成功突围的区域品牌,往往能够在“保持特色”与“适应市场”之间找到平衡。

500

柠气的尝试证明,“笃定一个具有全国化潜力的地域特色,并将其做到极致”,仍是区域品牌突围的有效路径。

正如柠气团队的愿景:“云南走出的霸王茶姬正在代表中国茶走向世界,希望柠气能代表云南走向全国。”

500

“云南茶”能否成为下一个茶饮风口,尚需市场检验。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连锁品牌纷纷关注,普洱、滇红、糯米香、米布、菌子等云南元素正在被大众熟知。在消费者追求情绪价值与文化体验的当下,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产品力的区域品牌,仍有增长机会。

把“地域特色”做出标准化与年轻化,或许真能走出一方水土,拥抱更广阔的市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