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刚刚从列车上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
来源:战区
印度已对其具备核打击能力的“烈火-普里姆”(Agni-Prime)中程弹道导弹(MRBM)的铁路机动版进行了测试。这一进展使印度跻身少数掌握此类技术的国家之列。当前,印度正寻求增强其常规及核导弹力量,而其两大对手中国和巴基斯坦也在进行类似努力。
9月24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该国主要军事研发机构)宣布,已成功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试射了一枚“烈火-普里姆”导弹。DRDO表示,此次测试涉及“全作战场景”,是在印度境内一处未公开的地点,与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SFC)合作进行的。
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发射“烈火-普里姆”导弹。DRDO供图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今日在X平台上发文称:“此次成功的飞行测试,使印度跻身具备从移动铁路网络发射罐装导弹能力的精选国家之列。”
从公开的视频影像中可见,导弹发射装置被集成在一节经过改装的棚车内,顶部装有蛤壳式舱门。棚车侧面舱门可打开,以便导弹火箭发动机的尾焰从侧面排出。有趣的是,这节棚车似乎配备了一个可伸缩的支架,用于抬起上方的电线。考虑到印度几乎所有的宽轨铁路网络都已实现电气化,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烈火-普里姆”(或称“烈火-P”)的设计射程在1000至2000公里(621至1243英里)之间。据DRDO称,其公路机动版导弹已投入使用。
最终,该导弹有望补充或取代印度之前的“烈火-I”(射程700公里,435英里)和“烈火-II”(射程同样为2000公里)。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智库称,印度目前有12个“烈火-I”和8个“烈火-II”发射装置在役。
2021年6月28日,在印度奥里萨邦巴拉索尔海岸外一座岛屿上进行的“烈火-P”导弹飞行测试。DRDO供图
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版包括集装箱式“烈火-P”导弹,以及独立的发射能力、通信系统和未公开的保护特性。
有迹象表明,此次铁路机动导弹测试引起了中国的特别关注。发射前,有报道称中国导弹和卫星跟踪船“远望5号”出现在印度洋。
与此同时,印度宣布9月24日至25日在孟加拉湾上空设立禁飞区,与导弹测试时间一致。
在中国迅速进行军事建设、且印度与中国长期存在边境争端的背景下,印度继续努力增强其具备核打击能力的导弹力量。与此同时,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之间也存在持续紧张关系,两国今年5月曾爆发短暂战争。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军事层面也保持着密切关系。
据最新评估,中国拥有约600枚核弹头,远超印度(约180枚)和巴基斯坦(约170枚)。2021年3月25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巴基斯坦国庆日阅兵式上,巴基斯坦军用直升机飞过一辆载有远程弹道导弹“沙欣-III”(Shaheen
III)的车辆。
2021年3月25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阅兵式上,巴基斯坦军用直升机飞过一辆载有“沙欣-III”弹道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TEL)。图片来源:AAMIR QURESHI/AFP via Getty Images AAMIR QURESHI
有观点认为,印度可能会为其“烈火-P”导弹配备常规弹头,这将延续“烈火”系列导弹早期的做法,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但作为印度核力量的一部分,铁路机动版“烈火-P”导弹的意义最为重大。
毕竟,基于铁路车厢的导弹发射装置为新德里提供了一种相对廉价的部署额外弹道导弹的方式,可使其更不易受到先发制人打击或反击。
在实际作战中,铁路机动发射装置将利用印度庞大的铁路网络(总长约4万英里),使导弹能够迅速分散,任何对手都难以探测和监控。印度各地都有铁路隧道,这些隧道将为铁路机动导弹发射装置提供现成的加固掩体。这不仅将使它们更难被摧毁,而且对手要追踪其动向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铁路机动版“烈火-P”导弹在发射前部署。DRDO截图
通过这种方式,铁路机动版“烈火-P”导弹可以从隧道中驶出、发射,然后迅速驶回隧道或转移到另一个隧道,使其极难被摧毁。它们还可以伪装在普通火车车厢中移动,在日常运营中几乎无法被发现。同时,可以很容易地制造诱饵车厢,进一步增加任何对手的探测和瞄准难度。
冷战期间,苏联部署了一种铁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ICBM),即RT-23“莫洛杰茨”(Molodets)导弹。此前,克里姆林宫还曾计划重新引入这一能力,开发名为“巴尔古津”(Barguzin)的系统,但后来取消了该项目,转而专注于“先锋”(Avangard)高超音速导弹。
过去,美国也曾多次探索铁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作为降低其战略导弹力量脆弱性的多种选择之一。
然而,最近对这种导弹部署方式的兴趣再次兴起。值得注意的是,朝鲜也开始从铁路系统中试射弹道导弹,详情可点击此处了解。中国也在开发其DF-41洲际弹道导弹的铁路机动版。
2021年朝鲜从铁路系统进行导弹测试时,朝鲜官方媒体发布的一组照片。朝鲜官方媒体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铁路机动版“烈火-普里姆”导弹可能的部署时间表,但此次测试对印度而言是一项重大进展。这也可能对其自身战略力量以及该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