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口(心)算重要么?
相信你们已经发现了,最近我直播多起来了——无他,生活所迫,穷。
在直播的时候,有不少家长问我一个问题:小学口算怎么练?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其实分两个部分:首先是口算要不要练?其实计算无非就是两个要求:正确率和速度。口算很明显就是针对计算速度的,而且不少学校的课内练习也都包含了这块内容,所以很多家长觉得这个挺重要的。
事实上,口算确实也是计算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当然是有必要的。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口算在小学计算中,它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并不能当主角,所以过度的口算训练大可不必。
然而现实中,有些家长和孩子是为了口算而口算。对于我来说,一般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内的强度的运算习惯用口算,因为肯定比我打草稿快,而且正确率和笔算旗鼓相当;但有的孩子用了口算以后,要么速度慢,要么正确率降低,那这种口算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管采用什么计算方式,只要能同时提高正确率和速度,那就值得采用,反之则弃用。而且就算速度提升,但是正确率下降的话,那也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口算的意义就不大了。
那么口算练到什么地步够用了呢?结合以后的数学学习,我认为如果孩子能做到任意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可以很快得(比笔算快)计算出正确结果,那就算够用了,再复杂的数字计算就用笔算好了。
特别搞笑的一个事情是,由于我非常强调计算,结果有很多搞珠心算的对我的文章和视频断章取义:你们看,浙大博士说了计算很重要,你们快来学珠心算啊!我对于珠心算的态度就是完全没必要学,因为珠心算如果练了个三脚猫,还不如不练;而练到顶尖,同样需要天赋。同时,珠心算只能对数进行计算,不能对式进行计算,如果你娃小学毕业以后就去工作,那可以考虑学一下,否则大可不必。
其次要练习,那该怎么练?如果说是学习态度,那就是勤学苦练,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从内容而言,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考虑。
一是各种凑整。比如做加法,先把哪几个数加起来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或者乘法中,能凑十就凑十,能凑百就凑百,也就是要把这些乘数被乘数拆除一对对的2和5来。特别是乘法的凑整,其实还涉及到分解质因数的内容,所以既要会乘,也要会除,这是一种综合训练。
另外一个就是背平方表。两位数乘两位数想要做得又快又对,背平方表是个好方法。当然,平方表要和平方差公式结合起来用,这里过多的细节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