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秒,折价逾九成卖股票
《星岛》记者 叶紫 上海报道
9月25日,上纬新材(688585.SH)再次涨停,收盘价报132.1元,这已是该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
前一日晚间,公司公告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计划以每股7.78元的价格要约收购公司37%的股份。
这一收购价格仅为9月25日收盘价的5.9%,折扣堪比前无古人。正常逻辑下,不会有人出售。
不过,此前已达成约定,上纬新材的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承诺将其持有的33.63%股份用于申报预受本次要约,从而为本次要约收购的顺利达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步收购路径
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主动要约”的组合方式,精心设计了对上纬新材的控股路径。
第一步协议转让已于9月22日完成过户。智元恒岳受让上纬新材24.99%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受让另外5%的股权。至此,智元方面已合计持有上纬新材29.99%的股份;第二步是表决权安排。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等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持有的约53.62%股份的表决权,为智元恒岳掌控上市公司扫清了障碍;第三步即要约收购。智元恒岳计划收购37%的股份,若顺利完成,收购方将合计持有上纬新材约66.99%的股权,超过三分之二这一绝对控制线。
产业资本现身
本次收购的资本推手逐渐浮出水面。根据要约收购报告书,智元恒岳的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的股东结构首次详细披露。
致远新创合伙的合伙人包括:比亚迪持股12.75%、上汽金控持股8.29%、正大机器人持股19.12%,以及智元机器人核心团队邓泰华持股32.44%、彭志辉持股8.29%等。
这一股东结构揭示了强大的产业资本支持。比亚迪和上汽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参与不仅为本次收购提供了资金支持,更预示着未来上纬新材在新能源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业务协同拥有巨大想象空间。
产业资本对智元机器人的青睐早有迹象。根据公开信息,自2023年成立至今,智元机器人已完成1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京东、腾讯、比亚迪、上汽、北汽、TCL等多家产业资本。
巨额浮盈已成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的消息,已催化了一场A股“造富神话”。
截至9月25日收盘,上纬新材报收132.1元,总市值进一步扩大。自7月初宣布股权交易计划以来,上纬新材股价从7元/股附近一路飙升至当前价位,累计涨幅超过1700%,成为2025年A股首只“十倍股”,并向“二十倍股”迈进。
股价暴涨带来巨额浮盈。以9月25日收盘价计算,智元恒岳持有的24.99%股权对应市值已达约133.16亿元,较其7.84亿元的成本浮盈125亿元。
而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要的最高资金为11.61亿元,收购人已存入2.32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若本次要约收购完成,智元恒岳方面的总成本约为19.45亿元,以目前上纬新材股价计算,对应66.99%股权的市值已超过350亿元。
不得不说,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此时应该感到“肉疼”。对比9月25日收盘价,SWANCOR萨摩亚每股折价124元,价差惊人。
同样遗憾的还有金风科技(002202.SZ)旗下的金风投控,就在其完成清仓后,上纬新材股价持续攀升,若其保留股份至今,单是二级市场卖出的部分收益最少可增加6.7亿元。金风科技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4.88亿元。
▲截至9月22日上纬新材股东持股变动情况
华为系团队掌舵
智元机器人背景引人注目。9月19日,智元机器人在官网公布了“合伙人团队”新栏目。
团队核心为邓泰华和彭志辉。邓泰华出生于197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现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联合创始人彭志辉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稚晖君”,他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粉丝,以创意科技项目闻名。
合伙人团队还包括姜青松、姚卯青、王闯、罗剑岚和钮嘉等业内资深人士。这一豪华团队的技术和管理背景,是市场看好智元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务方面,智元机器人近期拿下了国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化领域迈出关键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