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8年不能电弹,F-35至今没上福特号航母,问题比想象严重
我们的福建舰航母成功电磁弹射三型舰载机之后,也引发了美国福特级首艘航母为什么至今不能电弹F-35的话题。是啊,福特号服役8年了,至今还没有电弹过美海军的五代隐身战斗机F-35C。

其实,我们发布福建舰航母电磁弹射视频时,这个问题福特号电磁弹射的问题也引起了美国网友的热议,但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此前公布的原因上:
第一,福特号建造的时候,F-35还没有研发好,所以根本没有考虑过电磁弹射F-35飞机。即便现在美军测试电磁弹射,实际上也仅限于F/A-18E/F、E-2D等机型,没有提到F-35C。
这一点其实就是原因之一,美海军正式公布的原因也是如此:2010年F-35C首飞时这艘航母内购结构已经定型,之后F-35C也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至于什么困难,美海军至今没有提及。

第二,F-35有太多的缺陷,“软脚病”就是它最大的问题,这几年F-35趴下去、掉海里的视频太多了,让人们不得不怀疑美国到处出售的F-35是不是有很大的缺陷,根本不是先进的五代机。
前些年,美海军将1980年代服役的卡尔文森号改造成可以弹射F-35,结果在2022年跑到南海惹事生非的时候,掉了一架到海里,搞定此后再也没有公开露脸了。
第三,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采用的是飞轮储能,整个航母采用的是中压交流系统,真正使用起来存在很大的故障率。

比如,美海军报告中指出,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已经弹射了12500次,并且在某段时间内约3,975次弹射中“平均崩溃间隔”远低于标准要求,但是GAO(政府问责局)的报告却说:福特号电磁弹射系统在可靠性上还未达到设计目标水平,需要改善。
这说明,美国的电磁弹射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至少故障率居高不下。弹射F/A-18E/F、E-2D等机型都有问题,更不要说本就不完善的F-35了。其实,不光弹射系统有问题,其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才是最严重的。四套电磁弹射器严重依赖一套中频电源模块,一条弹射轨道出问题,整体就要趴窝。

所以,福特号航母尽管服役了8年,海外部署只有2次,并且都没有公开电弹的画面。甚至福特号一条电弹出问题,维修就要好几天,甲板上的所有飞机都只能趴窝等着。
我们没有上述问题,自然是歼-15T、歼-35、空警-600飞机本身就很优秀,加上马伟明院士团队搞定了电磁弹射系统、电磁阻拦系统,以及最为关键的中压直流供电系统。
然而搞定这一切,其实还不够。最大的问题还是福特号航母没有搞定电磁骚扰问题。电子工程师的最大噩梦其实不是方案本身,而是电磁兼容和抗干扰能力太差。

具体到航母上,我们从辽宁舰、山东舰航母建造时就将该系统列为重要的因素,“最年轻航母建造总师”的王硕威就开创性地成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首次形成了电磁干扰性静态与动态等效试验、脉冲电磁环境下弹药安全裕度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有效攻克了工程研制难点。
而福特号电磁弹射雷达也很落后,以至于弹射时,要么是F-35出问题,要么就是雷达、导航系统出问题。所以美方现在宣布肯尼迪号航母延期交付2年,但是建造进度还很缓慢,其实既有供应链的问题,更有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

另外,福特号航母可能还存在挡焰板耐热问题、F-35超重问题,以及数据链不匹配、机库问题等等。烂飞机遇到了烂船,哪里都是问题!
今年8月一份美国国会研究处报告称,这一系统的可靠性目标很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

不过,研究福特号,不如学习福建舰,毕竟我们也还没有弹射过F-35,就不操那些闲心了,写个文章了解一下就算了。